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51年9月16日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在862年前的今天,1151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初五),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韓世忠1089~1151年9月16日,字良臣,南宋朝名將,陝西省綏德縣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戰功。爲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檜,爲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崇寧四年(1105),西夏擾邊,世忠所在部隊抵銀州(在今陝西米脂西北馬湖峪)御邊抵敵,韓世忠斬將奪關,夏軍大敗,經略上報其功,爲童貫所疑,“止補一資”。後又立戰功,方補進義副尉。繼以功轉進武副尉。宣和二年(1120),江南發生方臘起義,韓世忠以偏將隨王淵出兵鎮壓,以伏兵擊敗起義軍,王淵贊他:“真萬人敵也。”他又乘勢追擊方臘至睦州清溪桐,俘獲方臘,以功轉承節郎。三年(1121),隨劉延慶出兵燕山(今北京市郊)收復被金所掠失地。宋軍被金兵一擊即潰,唯世忠率五十餘騎抵滹沱河,出敵不意,擊敗金兵。又隨軍擊山東、河北小股地方武裝起義,以功轉武節郎。

宋欽宗即帝位(1126),升武節大夫,以平息山東淄、青亂兵,遷左武大夫、果州團練使。奉詔入朝,授正任單州團練使,率部屯滹沱河。真定(今河北正定縣)被金兵所佔。世忠率部趕往趙郡援守將王淵。金兵到來,攻勢兇猛,糧盡援絕,部下勸世忠突圍而走,他不許。夜半下大雪,他命敢死士卒300人突襲敵營,致敵軍自亂,互相攻殺,金兵主將竟被刺死,金兵盡退,以功遷嘉州防禦使。康王趙構在濟州(在今山東鉅野縣南),金兵大至,約數萬人馬。時世忠部下僅千人,他單人獨騎,突人敵營,斬其酋長,金兵大潰。

康王即皇帝位(1127),授世忠光州觀察使、帶御器械。韓世宗奏請遷都長安(今西安市),朝臣議論不從。御營建,以世忠任御營左軍統制。建炎二年(1128)升爲定國軍承宣使,隨高宗至揚州。金兵攻河南,翟進會合世忠夜襲悟室營,爲敵所敗,轉汴州,與翟進有了矛盾。帝召世忠還,授鄜延路副總管,加平寇左將軍,屯軍於淮陽(今江蘇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將粘罕敗於沭陽(今江蘇沭陽縣)。三年,高宗移蹕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世忠從海道趕往行在。平苗傅、劉正彥叛亂,高宗手書“忠勇”二字賜,授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金兀朮將大舉南犯,高宗召諸將議移蹕於何地?張俊等勸高宗自鄂、嶽往長沙,世忠反對說:“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帝即以世忠爲浙西制置使,守鎮江(今江蘇鎮江市)。兀朮分兵渡長江,宋軍各路守將皆敗,世忠亦退保江陰。兀朮破臨安(今杭州市),帝赴浙東,世忠至行在見帝,奏請於長江上伏兵截擊北歸的金兵,帝准奏。遂引兵至鎮江,屯兵焦山寺,與金兵大戰黃天蕩48天,梁紅玉擊鼓阻金兵,使兀朮軍無法奪路北歸。兀朮向世忠求請,世忠說:“還我兩宮,復我疆士,則以相全。”兀朮無語。後兀朮鑿渠30裏出江口,以小舟縱火而遁,宋軍因無風,帆弱而船艦不能行,使金兵北逃過江。此次戰役,世忠以8000兵大戰10萬金兵,著名於史冊。高宗拜世宗檢校少師,武成、感德軍節度使,神武左軍都統制。

宋、金停戰期間,韓世忠先後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裝,被授太尉,賜帶、笏,爲江南東、西路宣撫使。

紹興三年(1133)三月,進開府儀同三司,充淮南東、西路宣撫使,駐泗州(今江蘇盱眙縣西北淮水西岸)。次年,以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鎮江。是年金兵與僞齊劉豫南侵,世忠遣將於大儀(今江蘇儀徵縣)、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縣)、高郵(今江蘇高郵縣)大敗金兵。捷報入朝.帝贊世忠忠勇、臣沈與求說:“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嘗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於是朝廷擢升了世忠的部將董旼、解元等。

紹興五年(l135),韓世忠晉爲少保。六年,授武寧、安北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駐楚州(今江蘇淮安縣)。賜號“揚武翊運功臣”,加授橫海、武寧、安化三鎮節度使。金廢僞齊劉豫,世忠請出師北伐,丞相卻主張和議,世忠幾次上疏,力主舉兵決戰,終不爲帝所納。九年,授少師。十年,金軍棄盟約南犯,世忠在淮陽大敗金兵,晉級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十一年,復與金兵戰於淮河岸。世忠駐楚州十餘年,兵僅三萬,金人不敢犯。秦檜收大將兵權,將世忠拜樞密使。宋金和議,韓世忠抗疏言秦檜誤國,連疏乞解樞密職,又上表乞骸,於是被罷爲禮泉觀使、奉朝請,封福國公。自此,這位抗敵多年的名將杜門謝客,不言朝事。

十二年(1142),改爲潭國公。十三年,封鹹安郡王。十七年,改鎮南、武安、寧國節度使。二十一年八月(l151)卒,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追封蘄王。

韓世忠生性直爽,忠於朝廷和國事。岳飛陷冤獄,滿朝文武官員無一人敢言,唯世忠仗義執言,爲秦檜所恨於心。以反對和議,觸怒於秦檜。他持軍嚴整,能與士卒同甘苦,知人善任。部下將校多成長爲勇將。解兵罷政後歸家十餘年,泊然自若。晚年喜釋、老之學,自號“清涼居士”。

韓世忠在抗擊西夏和金國的戰爭中爲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除平定方臘外,還爲宋庭平定了建安範汝、廣西曹成、淮南李橫、淮陽劉豫等反叛,爲偏安一隅、搖搖欲墜的南宋支撐了幾十年。這些赫赫戰功,使得他從一名士兵,一步步地被提拔爲副尉、承節郎、軍統制、團練使、節度使,並歷任爲江南東、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等要職,進太保,封英國公、潭國公。建炎十三年,封鹹安郡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抗戰英雄,卻觸犯了南宋小朝廷求和媚外的投降政策。由於韓世忠反對議和,多次上疏彈劾奸相誤國,爲投降派所不容。岳飛蒙冤,舉朝文武多不敢言,而他卻敢於當面質問秦檜。當秦檜以“莫須有”三字回答時,他氣憤地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有人替他擔心,勸他不要與秦檜作對,他回答說:“畏禍苟同,他日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後來,他終於被解除了兵權。自此杜門謝客,居家閱書讀經,絕日不言兵。他經常騎着毛驢,攜小童一二,帶着酒壺,悶遊於西湖之上。他一生清廉,仗義疏財,歷年所得賞賜都分給了部下,田產都分給了他封邑的百姓;他持軍威嚴,能與士卒同甘苦。解職後居家十餘年,澹然自若。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這位一代名將憂鬱而死,時年六十八歲,死後被拜爲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溢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1932年9月16日日軍制造平頂山血案

在81年前的今天,1932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十六),日軍制造平頂山血案。

1932年9月16日,日軍在遼寧平頂山兇殘屠殺3000多中國同胞。

平頂山位於遼寧省撫順市南花園區西露天煤礦東部,距撫順市約4公里,有居民400戶、人口3000多。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愛國民衆紛紛自發地組織成立了各種抗日自衛軍。本月15日夜,以樑聚夫爲首的遼寧民衆抗日自衛軍約1200人途經平頂山攻打撫順,在平頂山燒燬了日軍的配給店,然後向東崗、老虎臺、楊柏堡、東鄉和古城子進發,途中又襲擊了日軍楊柏堡採炭所,處死了採炭所所長渡邊寬一,打死了自衛團長平島善作等七八個日本人,並放火燒燬了採炭所。

16日上午,日本憲兵撫順分遣隊隊長小川一郎和守備隊中隊長川上精一率領大批日本兵進襲平頂山實施報復。日軍首先控制了東、西兩個大山頭,包圍了全鎮,然後以照相爲名,用刺刀將百姓和礦工逼趕到平頂山南面的窪地裏。它的北面是鐵絲障;西面爲陡壁斷崖;東面放着六個被紅布蒙着的東西,大約午後1點多鐘,突然,紅布被揭開,露出了六挺機槍。一聲令下,機槍瘋狂地向人羣掃射,頓時,鮮血四濺,血肉橫飛,慘叫聲、呼喊聲連成一片。活着的人們拼命地往外衝,只有南面一個缺口,早有日軍設防,衝出去的人倖存者甚少。一位婦女當刺刀刺進她的胸膛時,她身上帶着刺刀坐了起來,雙手攥住刺刀。劊子手一腳將她踢倒在地,拔出刺刀,她的十個手指頭被割落在地。她瞪着憤怒的雙眼,至死還緊緊盯住劊子手。平頂山3000多骨肉同胞倒在血泊裏。同時,日本兵把平頂山居民的房子全部潑上汽油點着,整個平頂山被火吞沒。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2張

事後發掘出來的慘死於平頂山的部分同胞遺骨

機槍聲停止後,整個屠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日軍剛要撤走,沒死的人都掙扎着往外跑。日本兵發現還有人沒有死,馬上跳下車,一個個端起刺刀,從北到南挨個地往人身上刺。刺到死人身上,只聽到喀吃聲,沒有反應;刺到活人身上,發出各種淒厲的慘叫聲。第二次屠殺直到太陽快要落山,整個草坪被鮮血染紅,成了一片血海。陣陣晚風捲着又鹹又腥的鮮血味,夾雜着機槍射擊後的硝煙味,撲鼻而過,令人感到分外淒涼。大屠殺歷經三個小時,直至傍晚結束。昔日的平頂山,只剩下一座老君廟。

大屠殺後的第二天,日軍僱傭朝鮮浪人到平頂山,用鉤子將屍首壘到山崖下,澆上汽油焚燒,之後用炸藥將山崖炸崩,以掩埋罪證滅跡;然後又在屠殺場四周拉上鐵絲網,抓來勞工在此鋪設鐵道;接着,又以守備隊的名義,命令撫順縣長夏宜在平頂山、粟家溝和千金堡的廢墟上製作假房,拍成照片,以掩蓋其屠殺罪證。同時,川上精一親自到撫順縣署借款5萬元賄買正在瀋陽的國聯調查團新聞記者,讓他們保持緘默。事後,日軍佈告全縣,不準收留平頂山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的百姓,違者即是“通匪”,其全家將處死。

此次屠殺,平頂山3000餘名無辜百姓橫遭殺戮,其中三分之二是婦女、兒童,400多戶人家幾乎被殺絕,800多間民房被燒燬,整個平頂山只有二三十人死裏逃生。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3張

李舜臣

  1597年9月16日鳴樑海戰爆發,李舜臣以朝鮮水師殘存的13艘戰船大敗日軍

在416年前的今天,1597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初六),鳴樑海戰爆發,李舜臣以朝鮮水師殘存的13艘戰船大敗日軍。

1597年9月16日,鳴樑海戰爆發,李舜臣以朝鮮水師殘存的13艘戰船大敗日軍。當日,日軍統帥藤堂高虎率領330餘艘船隻(133艘戰船和200艘運輸船)和2萬陸軍出發,欲趁漲潮時攻進鳴樑海峽,企圖全殲朝鮮水師僅存的力量。李舜臣以誘敵戰術將大批日艦引入鳴樑海峽。不久,潮水退落,日艦被暗設的鐵索、木樁所阻,無法駛出。李舜臣即派水師反攻,以13艘戰船擊沉日船31艘,擊傷92艘,日軍陣亡高達8000人以上,來島通總等多名將領戰死,朝鮮僅陣亡34人。

  1782年9月16日清朝道光帝旻寧出生

在231年前的今天,1782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初十),清朝道光帝旻寧出生。

道光帝旻寧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距今已231年)擷芳殿,母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后。(嘉慶即位,冊喜塔拉氏爲皇后。)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爲智親王。嘉慶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7月25日病死後,他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爲“道光”。

道光處於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使他寢食不安。最後下決心嚴厲禁菸,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則徐爲欽差大臣,到廣東禁菸。林則徐將收繳的鴉片,共19179箱、2119袋,總計2376254斤,在虎門當衆銷燬。

虎門銷煙也引發了中英之間的緊張關係。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六月,英國遠征軍到達中國海面,鴉片戰爭爆發。戰爭伊始,驕傲自大的道光認爲英軍不堪一擊,但隨着戰事的發展,英軍圍困珠江口、攻佔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大爲震驚,忙派琦善等人與英軍談判。最後對外妥協,將林則徐、鄧廷楨、楊芳等主戰派查辦,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人,重新開放廣州。然而,英軍並不滿足於此,他們繼續對虎門、寧波、廈門等地進行攻擊,並於一八四二年攻佔吳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與英國簽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共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爲通商口岸等。此後,清政府又與法美等國簽定了中法《黃埔條約》和中美《望廈條約》,使中國淪爲半殖民地的社會。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4張

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開始還勉強支撐着臨朝辦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再也沒有康復希望,急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大臣載恆、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內務府大臣文慶等進宮,命令他們隨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取下錦盒,宣讀詔書,詔書上只有皇四子奕濘五字。中午,道光死於圓明園慎德堂內。

  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創辦的蘭州機器織呢局開工

在133年前的今天,1880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十二),左宗棠創辦的蘭州機器織呢局開工。

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創辦的蘭州機器織呢局開工。這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官辦最早的機器毛紡織廠。1884年倒閉。

左宗棠作爲晚清時期的湘軍首領、洋務派代表性人物之一,他還是開創中國西部工業的先驅者。他所創建的蘭州製造局是西北近代工業的搖籃,創建的蘭州制呢局是中國第一個毛紡織企業。

清同治四年(1865年),西亞浩罕汗國阿古柏率軍侵入我國新疆南部,同治六年(1867年),在南疆建立“哲德沙爾汗國”。此後,沙俄於同治十年(1871年)乘機派兵佔領伊犁地區。當時,東南沿海防務十分緊張,朝中有人主張放棄新疆,全力加強海防。左宗棠則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認爲東南海防不可忽視,但收復新疆更是當務之急。這種意見,得到同治皇帝的讚許。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率軍鎮壓西北杜文秀領導回民起義。當時陝、甘兩軍的軍火均依靠左宗棠部,左宗棠部的軍火等項,也“皆由上海洋行採辦而來,價值即甚昂貴。其他軍裝所用……從前均由鄂省製造,轉運西安。”由於價值昂貴和運輸不便,使左宗棠一到西安,就下決心籌建一個小型軍工廠,西安機器局也就應運而生。爲了使西安機器局能迅速投入生產,左宗棠從江南製造局和金陵製造局調募了一批受過訓練的熟練工人,又花了30餘萬兩銀子購買機器,用以製造洋槍、銅帽和開花子彈等軍火。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5張

隨着戰事進展,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宗棠行營進駐蘭州,籌劃收復被阿古柏侵佔的新疆,實現其“東則海防,西則塞防”的主張。因戰爭的重心移到甘肅,左宗棠就把西安機器局的設備全部拆遷,移到了蘭州,設在蘭州暢家巷,即今蘭州體育館西南一帶,改名爲蘭州機器製造局。當時,建廠經費十分困難,左宗棠便委託上海侯補道、紅頂商人胡雪巖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400萬兩白銀,購置了機器設備。爲增強蘭州製造局的技術力量,左宗棠一方面從浙江、廣東、福建等地抽調來一批技術工人,一方面委派一名追隨他多年的、頗懂機器的記名提督賴鎮主持工廠事務,着手籌建,當年就建成投產。蘭州製造局主要生產武器彈藥。賴鎮是兵器製造專家,他領導一些廣東、浙江的工匠,還有外國的工匠,日夜不停地生產。產品有仿德國後膛螺絲大炮、仿意大利重炮、仿德國後膛七響槍。並且改進國內的劈山炮和廣東製造的無殼擡槍。原來的劈山炮很笨重,要13個人施放,改進後只需要5個人就夠了;擡槍原來是3個人放兩支,改造後,成爲一個人放一支。製造局還大量生產銅引、銅帽和大小開花子彈等。裝子彈、炮彈的火藥原來由國外進口,運費昂貴。光緒元年(1875年),又成立了蘭州火藥局,生產出質量上乘的火藥。

槍炮裝備進疆部隊

光緒元年5月初,左宗棠被任命爲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開始全權實施收復新疆的主張。

當時,蘭州製造局生產的優質槍炮彈藥,其製造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準,這些槍炮彈藥源源不斷地供應進軍新疆的部隊,在掃平阿古柏政權,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正義戰爭中發揮了極大威力,開創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37年中,第一次使用國產武器戰勝外國侵略者的先例。

左宗棠在調離陝甘後,與護督楊石泉說,“大炮開花子均系賴鎮一手經理,攻克肅州,即得其助。用開花子至一千四百餘枚。若非當時設局自制,必致匱乏,不能應手。見在新疆各城,次第速復,唯西四城所得賊遺大小炮位一百數十尊,餘則空城一座。正須增添佈置,伊犁收回舊炮既不合用,俄人槍炮豈肯留以贈我,將來亦費周章。弟見飭賴鎮查明存炮若干,尚須添置若干尊,每尊約須炮子五六百顆,方勉敷急用,是此項製造不能停工也。尚希面諭該鎮,仍前趕造火炮,儲存待撥,開花子照炮預備爲要。”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蘭州製造局遷到武都路南的小倉子。民國5年(1916年),遷至甘肅貢院,即現在的蘭大二院處。甘肅督軍張廣建在門樓上題額“甘肅機器局”,繼續生產槍支彈藥。民國14年(1925年),國民軍進駐甘肅後,甘肅機器局進入全盛時期。有職工上千人。能夠仿造捷克式、漢陽造等槍支,也能造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民國31年(1942年),遷於土門墩。廠址成爲甘肅學院醫院。民國35年(1946年)甘肅學院擴建爲國立蘭州大學。甘院醫院改爲蘭大醫院。解放後先後改爲蘭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蘭醫附屬二院門診部。

左宗棠對西北工業的開發,是在因戰爭需要而開辦的軍火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他並沒有把軍火工業僅僅侷限在生產武器上面,而是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把它發展成民用工業。他在新疆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後,深深感到,要鞏固西北邊防,就必須大力發展西北地方經濟。於是便利用西北得天獨厚的羊毛資源,在暢家巷前路、原後營基址上創建甘肅織呢總局。

第一家中外合作工廠

當時辦廠的條件非常困難,左宗棠委託胡雪巖在上海向德國商人購買機器設備1200多件,花了一年時間運到蘭州。並從德國聘請匠師十多人,從陝甘丁勇中選拔工廠學徒,爲甘肅培養了第一批產業工人。在左宗棠看來,利用西北的特產羊毛,開發毛紡織工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業,他說:“今日之學徒,皆異時匠師之選……以中華所產羊毛,就中華織成呢片普銷內地,甘人自享其利,而衣褐遠被各省。”光緒六年(1880年)9月16日,織呢局開工。甘肅制呢總局的建成是我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家毛紡廠,也是整個亞洲的兩個織呢廠之一,比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我國第一家棉紡廠還要早幾年,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作工廠,在近代中國乃至亞洲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織呢局每天生產10至14匹蘭呢。左宗棠見織出的羊毛絨質薄而細,美觀耐穿,並不比洋人的差,非常高興。當年冬天他把甘肅制呢總局生產的毛紡織品帶到北京,引起各方人士的興趣和稱讚,同時也引起了近代工業比較發達的一些國家的關注。英國派人到甘肅制呢總局考察,並把考察報告刊登在上海的《字林西報》上。蘭州解放後,甘肅織呢局改爲蘭州第二毛紡廠。

蘭州製造局、甘肅織呢局的創辦,使近代工業在一向閉塞落後的蘭州地區閃現出一縷光華,打破了蘭州封建經濟的沉寂局面,使古老的蘭州開始邁入了近代工業的殿堂,對蘭州乃至整個西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進步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6張

甘肅南部的天險臘子口

  1935年9月16日中央紅軍攻佔臘子口

在78年前的今天,1935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十九),中央紅軍攻佔臘子口。

1935年9月16日,陝甘支隊抵達甘肅南部的天險關隘臘子口。國民黨軍魯大昌部3個團據險阻擊紅軍前進。當天,紅軍正面強攻,未能突破國民黨軍防禦陣地。17日,紅軍兩個連翻越懸崖陡壁,穿插國民黨軍側背,一舉將守敵擊潰。天險臘子口突破後,中央紅軍進入甘南開闊地帶,北上陝甘地區的通道開闢出來了。9月18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先頭部隊到達甘肅省岷山縣以南的哈達鋪。紅軍各部先後在哈達鋪一帶休整。21日,中共中央進駐哈達鋪。22日,毛澤東等在哈達鋪期間,通過國民黨的報紙瞭解到陝北紅軍的大致情況。是日,毛澤東、周恩來等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宣佈要到陝北去,那裏有劉志丹的紅軍。並宣佈陝甘支隊下屬3個縱隊。第一縱隊林彪爲司令員,聶榮臻爲政委;第二縱隊彭雪楓爲司令員,李富春爲政委;第三縱隊葉劍英爲司令員,鄧發爲政委。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羅鎮召開會議,正式決定以陝北作爲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1935年9月16日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陝北

在78年前的今天,1935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十九),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陝北。

1935年9月16日,中共鄂豫陝省委率領紅二十五軍3400多人到達陝北延川縣永坪鎮,同陝甘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勝利會師。至此,紅二十五軍歷時10個月,轉戰鄂豫陝甘4省、行程約萬里的長征結束。

紅二十五軍和陝甘紅軍會師,爲中共中央和紅軍主力到達陝北鋪平了道路。

9月17日,中共鄂豫陝省委和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在陝北延川縣永坪鎮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決定,撤銷中共西北工委、軍委和中共鄂豫陝省委,組建中共陝甘晉省委員會,由朱理治任省委書記,郭洪濤任副書記,統一指揮這個地區的革命鬥爭。會議還決定,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編爲紅十五軍團,由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7張

紅二十五軍與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在延川永坪鎮第一次會師

21日,中共陝甘晉省委發出指示,建立政治保衛系統,頒佈赤色戒嚴令,實行肅反,逮捕了以劉志丹爲首的大批紅軍幹部。

  1948年9月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

在65年前的今天,1948年9月16日(農曆八月十四),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

1948年9月16日,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發動濟南戰役,經過10天激戰勝利結束。此戰,殲國民黨軍10.4萬餘人。9月9日,解放軍一部自濟寧向濟南進軍。9月10日,解放軍一部自泰安地區向濟南進軍。17日,解放軍一部攻佔多處敵外圍據點。18日,解放軍一部殲國民黨軍整編八十四師一部,接近了商埠,以炮火封鎖了飛機場。20日拂曉,解放軍佔領了商埠以西除齊魯大學以外的全部陣地,直逼城下,23日,解放軍向內城發起總攻。王耀武率部拼死抵抗,致使戰況異常激烈,突擊亦未成功。經調整部署,24日2時解放軍再次發起突擊,在拂曉以前,突破進入城內。王耀武化裝潛逃被俘,被圍之敵投降。

9月19日,在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的緊要關頭,國民黨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兼第八十四師師長、濟南西線指揮官吳化文率部起義。吳化文部是國民黨軍隊中的一支雜牌軍。中共十分注意對吳化文部進行爭取。抗戰勝利後,中共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負責爭取吳化文的工作,井派人到吳部開展祕密工作。吳化文經過多次猶豫和動搖,最終決心起義。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19日上午,吳化文請求解放軍接收防地。晚上,按解放軍指定的路線開始撤退。至21日,濟南西線的防地均移交給解放軍。至此,吳化文率整編第八十四師一五一旅、一六一旅及第九十六獨立旅等約2萬餘人起義。

歷史上的今天9月16日 南宋名將韓世忠逝世 第8張

突擊隊穿過突破口向濟南市內發起衝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