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文子有着怎樣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論

文子有着怎樣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先秦宇宙生成論

《文子》的首篇《道原》即開宗明義地解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說:“夫道者,高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原流泉浡,衝而不盈,濁以靜之徐靜,施之無窮,無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吐陽,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淵以之深,獸以之走,烏以之飛,麟以之遊,鳳以之翔,星曆以之行,以之取存,是天地萬物的起源。道先天地而生,窈冥無形,渾而爲一,一分爲天地,輕清者爲天,重濁者爲地,四時陰陽亦依此而生,萬物乃得以生存活動。因此道是自然的究竟根本,自然萬物皆循道而行。“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萬物恃之而生,莫之知德,悖之而死,莫之能怨。”道無形無狀,無所不包,無處不在。道也是氣,“陰陽陶冶萬物,皆乘一氣而生。”

道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原始材料,德是萬物各得於道的一部分,蓄養成長爲具體事物,道與德相輔相成。道是萬物的主宰,以無爲方式生養了萬物,道使萬物生長,而德使萬物繁殖。道是整體,德是部分。《文子》中的《道德》、《上德》、《下德》諸篇都論述了道與德的問題。認爲“天道爲文,地道爲理,一爲之和,時爲之使,以成萬物,命之曰道,大道坦坦,去身不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物,其德不絕。天覆萬物,施其德而養之,與而不取,故精神歸焉;與而不取者,上德也,是以有德。高莫高於天也,下莫下於澤也,天高澤下,聖人法之,尊卑有敘,天下定矣。地載萬物而長之,與而取之,故骨骸歸焉;與而取者,下德也,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道亦是自然規律。“道者,物之所道也,”是陰陽陶冶而變化萬物的必由之路。因此他又認爲:“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故一之理,施於四海,一之嘏,察於天地……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爲一,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即無一之能知也。”因此,“萬物變化,合於一道。”

文子有着怎樣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論

《文子》對老子的無爲思想也進行了發揮,認爲無爲並非絕對消極的不動,而是排除主觀偏見,按規律辦事,指出“所謂無爲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往,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慾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也。”也就是要順應自然規律而成事。

確立了“道”是物質的生成本源後,即發現了天地間最深微的奧妙,認爲道不僅是物之所原,而且也可以導引向人事,爲人之所由。《九守》篇中即多處論到養生之道。他指出:“夫人所以不能終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原。夫唯無以生爲者,即所以得長生。”以爲極力追求物質利益,縱情於聲色,則不得終其天年,只有不追求這些東西,淡泊名利者,纔可長生。又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無行,其死也物化,靜則與陰合德,動則與陽同波。”以爲聖人,即得道之人不貪求榮華富貴,依據自己所處的時代安居樂業,沒有喜怒憎恨等情緒擾亂道的修行,因此他的生死都符合自然的規律,與萬物變化一樣。

《文子·九守》的宇宙生成模式“一→天地→四時→陰陽→人蟲→剛柔→萬物”

審美性批判思維

老子的理論追求是救世。爲救世,老子先必須對社會現實子以剖析和批判;爲了救世,老子要求人們超越不合理的現實社會制度向大道迴歸,從天道的高度救世。文子沿着老子救世的道路吸取他的救世方法,發展了老子思想中積極入世成分,同時又給予後來的墨家、法家、陰陽家以積極的影響。

老子針對孔子不懂大道而嗜談仁義的做法,主張“絕仁棄義”,認爲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民復孝慈”。孝是一種血親之情,慈是發自內心的愛人之情。孔子也主張“仁者愛人”,但又說“克己復禮歸仁”。如此,孔子的愛人服從於禮的等級制度,這就不合大道。

文子有着怎樣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論 第2張

不以大道爲本的仁義,就違背了人的孝慈之本性。文子深諳老子的思想,他認爲“仁莫大於愛人”,“兼愛無私”(《文子·道德》),以兼愛反對有差等的愛,因爲兼愛體現了“天道無親”這個意義上。大道的衆愛是沒有等級的。

文子以爲,得道之人是可以達到不爲是非左右的境界的,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對事物,從而得到一種超然的自由。《文子·道厚》曰:“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貴治身而賤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亂情,隱其名姓,有道則隱,無道則見,爲無爲,事無事,知不知也。懷天道,包天心,噓吸陰陽,吐故納新,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與剛柔卷舒,與陰陽俯仰,與天同心,與道同體,無所樂,無所苦,無所喜,無所怒,萬物玄同,無非無是。”又稱:“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善,而非其所惡,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非去邪也,去邇於心者,公吾俗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不知其所謂是非也。……故通於道者如車軸,不運於己,而與?殳致於千里,轉於無窮之原也;故聖人體道反至,不化以待化,動而無爲。”這就是要達到一種逍遙無爲的境界,超脫一切榮辱得失的思慮,容身於自然,從而獲得至道。

“道”也是統治者必由之路,“聖人所由曰道”。“夫道,無爲無形,內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與天爲鄰,無爲而無不爲。”統治者要能很好地進行統治,就要修己體道。又曰:“故聖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亂情,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爲而成,是以處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天下歸之,奸邪畏之,以其無爭於萬物也,故莫敢與之爭。”主張不用人事或貪慾等來破壞自然規律,要按道爲政,不用謀略欺詐,不加重人民負擔,由此爭取人民的擁護,爭取政治上的勝利。文子還注重“得人心”的統治方法,稱:“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也,自得者,必柔弱者。”

文子有着怎樣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論 第3張

即得道者其德柔弱,用柔弱容衆,可以以柔克剛。又稱:“用衆人所愛,則得衆人之力,舉衆人之所喜,則得衆人之心,故見其所始,而知其所終。”“得衆人之力者即無不勝也,用衆人之力者烏獲不足恃也。”“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則無不成也。千人之衆無絕糧,萬人之羣無廢功。”這是論述得衆人之力來統治纔可以無往不勝,纔可以成事,而要得衆人之力,就須順民心,即要“用衆人所愛”,“舉衆人之所喜”。他認爲:“故云上德者天下歸之,上仁者海內歸之,上義者一國歸之,上禮者一鄉歸之,無此四者,民不歸也,不歸用兵,即危道也。”他這種對於政治的看法,即加入了仁、義、禮的內容,與老子學說稍有不同。

此外,《文子》指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並肯定對立雙方可以轉化,指出“陽氣盛變爲陰,陰氣盛變爲陽。”“天道極即反,盈則損,物盛則衰,日中而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