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劉完素有着哪些著作理論?對哪些病症有獨到的見解

劉完素有着哪些著作理論?對哪些病症有獨到的見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氏一生著述較多,主要有《黃帝素問宣明論方》(1172年)15卷,《素問玄機原病式》(1186年),《內經運氣要旨論》(即《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1186年)3卷,《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二卷),《三消論》《附《儒門事親》》,《素問藥注》(已佚),《醫方精要》(已佚),其他託名劉完素的著作還有《習醫要用直格並藥方》、《河間劉先生十八劑》、《保童祕要》、《治病心印》、《劉河間醫案》等。後人多把完素的主要著作統編成“河間六書”、“河間十書”等,其中或加入金元其他醫家的著作。

爲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建國以來,曾對劉完素著述進行了一些整理和研究,重新出版其部分專著,發表了不少研討劉完素學術思想和診治經驗的論文,從而挖掘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爲了進一步總結整理劉完素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使其更廣泛地運用於現代中國醫理論研究和臨牀實踐,使其更廣泛地運用於現代中醫理論研究和臨牀實踐,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編輯出版《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之機,對劉完素的原著《黃帝素問宣明論文》《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傷寒標本心法類萃》《新刊圖解素問要旨論》《三消論》《保童祕要》共7本,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校注和研究,編成《劉完素醫學全書》。

劉完素有着哪些著作理論?對哪些病症有獨到的見解

劉完素認爲火熱病機非常廣泛,故而對於風、溼、燥、寒等一些病證,劉氏也從火熱闡發,這樣就形成了其以火熱爲中心的學術觀點。其中,劉氏強調了風、溼、燥、寒諸氣在病理變化過程中,皆能化生火熱,而火熱也往往是產生風、溼、燥、寒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六氣皆能化火”學說。劉氏認爲風氣與火熱的關係十分密切,風有助火勢之力,若已有火熱之證,再兼有風氣,則又可使火熱病症表現更爲突出。另一方面,病理上的風,又往往因火熱過甚而成。而且,風與火熱之氣,在病變過程中,又往往容易相兼爲病,這樣風與火熱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對溼與火熱而言,劉氏認爲人體感受熱邪之後,由於火熱怫鬱於人體之中,造成氣機不得宣行,則津液不布,水溼不運,停於人體成爲水溼之邪。此外,若溼氣閉鬱,陽氣不得宣通,亦可以內生火熱。溼與熱二者之間互相影響,形成了非常密切的關係。

就燥與火熱來講,劉完素認爲燥邪性屬秋陰,屬陰邪範圍,並提出了治療原則“宜開通道路,養陰退陽,涼藥調之,慎毋服烏、附之劑”。他認爲:“金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溼,反同於風火熱也”。即指燥雖屬陰邪,但又有與風、火、熱等陽邪類似的特點。而火熱邪氣傷人往往表現出乾燥之象。這樣,燥與火熱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至於寒與火熱,一爲純陰,一爲純陽,水火難融,二者不可相兼爲病。劉氏指出,寒性收引,感寒之後,閉塞其外,陽氣不得宣通而怫鬱,也可以成爲熱證。而“心火熱甚,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慄也。然寒粟者,由火甚似水,實非兼有寒氣也。”說明寒鬱可以生熱,熱鬱可見寒證,寒與火熱的關係也十分密切。這樣,就形成了以火熱病機爲中心的六氣病機學說。

劉完素有着哪些著作理論?對哪些病症有獨到的見解 第2張

劉完素不僅重視外感熱病的病機與治療的探討,同時對雜病的證治亦十分重視。如對消渴病認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飢,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已與後世分消渴爲上、中、下消三種,上消多渴,中消多食,下消多尿基本一致。而且對此病的病機認識也很有見地。他說:“如此三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因此,在治療時,劉氏主張“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強調了清除腸、胃、心諸臟腑之熱而補腎水之衰,是主要治法。若津液得生,燥熱得去,則消渴自除。

劉完素有着哪些著作理論?對哪些病症有獨到的見解 第3張

對於中風,在劉河間以前,多從外風論治。唯劉氏在“六氣化火”、“五志過極皆爲熱甚”的理論指導下,在《內經》“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的病機啓示下,提出中風一病乃由內而生,並非外中風邪,而是陽盛陰虛、心火暴盛、腎水虛哀的病機所產生的。其病因多是情志失和、五志化火所致。劉氏的這些論點,糾正了前人以外風論中風的謬誤之說,是對中風病機學說的發展。在治療方面,劉氏主張用寒涼之藥除鬱熱、開結滯、散風壅、通氣血。或用三一承氣湯通腑瀉熱以瀉心火之暴盛,或用靈寶丹(硫黃、自然銅、雄黃、光明砂、磁石、紫石英、陽起石、長理石、虎脛骨、膃肭齊、龍腦、麝香、牛黃、龍齒、鍾乳、天麻、遠志、仙靈脾、巴戟、烏蛇、苦蔘、肉桂、鹿茸、木香、肉豆蔻、延胡索、胡桐律、半夏、當歸、生地黃汁、童便、無灰酒、皂莢仁、犀角)、至寶丹(生犀角、生玳瑁、珀琥、珠砂、雄黃、金箔、銀箔、龍腦、麝香、牛黃、安息香)等以清心火、開心竅、安心神等,至今仍有臨牀實際意義。雖然,劉氏提出中風的內風論,治療方法尚不十分完善,但對後世還是頗有啓發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