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吳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樣的著作理論

吳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樣的著作理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示瘟疫病原

根據其發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點,指出這是由於天地間存在着—種異氣,又稱作厲氣、疫癘之氣所致。他認爲,雖然《傷寒論》中提出時行之氣有傳染之說,但據實際情況,有時行之氣末必有疫,故而時行之說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於厲氣所致。厲氣是雜氣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疫氣的存在盛衰多少,與地區、四時與歲運有關。感受疫癘之氣之後,可使老少俱病。這就從病因學方面將溫疫與一般外感病區別開來,並與傷寒病加以區分。吳氏突破了六氣致病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新的傳染病病原觀點。這些,已被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所證實,這是吳氏對溫病學的一大貢獻。

總結瘟疫侵犯

總結瘟疫侵犯途徑、傳染方式和流行特點,溫疫邪氣侵犯人體的途徑不同,當是從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裏,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間,此處稱爲膜原。這裏的膜原,是說明溫疫之邪在人體之內,外可連於表,內可入於裏的特點。指出溫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療不得痊癒,就是因爲此病邪的部位不同於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裏,而是在於半表半里的膜原,這個部位是一般藥物所不能到達的。由於其既連表又連裏,邪氣盛時則可出表或入裏,這時纔可根據邪氣潰散的趨勢,因勢利導予以治療。吳氏將溫疫病的傳變從表裏兩大方面進行總結,歸納出九種傳變方式,稱爲“九傳”。即但表不裏、表而再表,但裏不表、裏而再裏、表裏分傳、表裏分傳再分傳、表勝於裏、裏勝於表、先表后里、先裏後表等。

吳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樣的著作理論

探尋治療藥物

創立了達原飲一方以治療溫疫。達到使邪氣盡快從膜原潰散,以利於表裏分消的目的。方中檳榔能消能磨,爲疏利氣機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嶺南瘴氣;厚朴亦屬疏利氣機之品,可以破戾氣之所結;草果辛烈氣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藥物相合協力,以使氣機疏利,直達巢穴,促使邪氣潰散,速離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陰,蓋溫疫之邪性屬溫熱,易傷津液之故。熱傷營血,故加芍藥以和血,再加黃芩以清燥熱之餘,用甘草以調和諸藥。藥雖七味,卻能調暢氣機,透達膜原,故爲治療溫疫之邪的主方。由於溫疫之邪從膜原既可入裏,又可出表,故而經常兼見表裏症狀,吳氏又創立三消飲,以治療溫疫之邪出入表裏,表證、裏證、半表半里之證兼見者。三消飲即達原飲再加大黃、羌活、葛根、柴胡、生薑、大棗而成。

吳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樣的著作理論 第2張

若溫疫之邪已經散漫則又要根據邪氣所在部位予以不同治療。若見脈長而洪散,大汗大渴,周身發熱,則說明邪氣已離膜原,而裏熱散漫,其病機已與傷寒病陽明氣分證一致,故仍可用白虎湯辛涼解散。若邪氣透於胸膈,而見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雖吐而不得大吐,腹中不滿,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說明膜原之邪已外潰於胸膈,邪氣在上,可選用瓜蒂散涌吐疫邪。若溫疫之邪入於裏,見有可下之證,就可以使用下法。吳氏十分重視下法的應用,並認爲下法的應用範圍很廣。吳氏指出,若舌苔由白轉黃、黑苔、或舌芒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舌砂苔、脣燥裂、脣焦、脣口起皮、鼻孔如煙煤、口臭、口燥渴、目赤、咽乾、呼吸氣如噴火、小便紅赤或涓滴作痛、大便極臭、揚手擲足、脈沉而數、潮熱、善太息、心下滿、心下高起如塊等四十症,均屬可下之證。由於溫疫之邪由口鼻而入,先入其裏。若裏氣結滯,使氣機閉塞不通,則膜原之邪不能透達,表氣亦不能解,故而攻裏尤重於解表。

吳有性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着怎樣的著作理論 第3張

創立溫疫學說

創立了溫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溫病辨證論治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學術見解,充實了祖國醫學溫熱病學的內容。他的邪氣侵犯途徑對葉天士的溫熱學說有一定的啓示。其學術思想使溫疫學說獨立成體系,對祖國醫學的貢獻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