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頡剛(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名誦坤,字銘堅,號頡(xié)剛;小名雙慶,筆名有餘毅、銘堅等。漢人,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顧頡剛畢業於北京大學,後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

1893年5月8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顧頡剛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一個讀書世家。

1897年,入私塾讀《四書》。祖父、祖母和家僕都極能講故事,顧頡剛從小就聽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

1906年,入當地一所公立高等小學。

1908年轉蘇州第一中學堂。

1912年秋,入上海神州大學,醉心於文學。

1913年,入北京大學預科,沉迷於戲劇,發現一個故事會因時、因地、因人而流遷變化。

1915年,顧頡剛因病回家,完成《清代著述考》二十冊,對清代學術有較深領會。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1916年,轉北大本科,讀哲學。1918年北大教授劉半農等人發起徵集歌謠運動,徵集各地民歌,並按日在《北大日刊》上發表一二首。此事引起顧頡剛的興趣,時值夫人病逝,他回家閒居,心情鬱悶,無法着手古史研究,於是便蒐集起歌謠來。先在家中搜集,逐漸向鄰居親友蒐集,一二年間竟搜到歌謠數百首,並其他方言、謎語、諺語、唱本、風俗、宗教等資料若干。

1919年5月,顧頡剛續絃,他寫了一篇《一個“全金六禮”的總禮單》的民俗文章。至此他開始考慮民俗學、民間文藝的一些問題,發現歌謠也和小說戲劇的故事一樣,會隨時隨地變化。

1920年,顧頡剛在北大畢業,留校任助教,計劃長期編纂一部《中國書籍目錄》,約二三百卷。冬,開始點校《古今俗書考》,同時,將自己收集的歌謠,對方言加註後陸續發表在《北京晨報》上,頗獲學界好評。

1921年,顧頡剛改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助教,任《國學季刊》編委,編點《辨僞叢刊》。同時常與胡適、錢玄同等人書信來往,討論古史、僞書、僞事等問題,着手撰寫“古史辨”論文。

1922年,顧頡剛爲商務印書館編纂中學歷史教科書,擬將《詩》、《書》等古籍中的上古史傳說整理出來,初孕“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學說,認爲古代的史實記載多由神話轉化而成。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第一,“時代愈後,傳說中的古史期愈長”;第二,“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第三,“我們在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

1923年底,顧頡剛離開商務印書館、回北大研究所,擔任《歌謠》週刊編輯,專心從事民俗學、民間文藝研究,成爲《歌謠》週刊的主要撰稿人。曾先後發表《鄭樵對於詩詞與故事的見解》、《東嶽廟的七十二句》、《兩個出殯的導子帳》、《各種方言標音實例(蘇州音)》等文章。

1924年,《吳歌甲集》在《歌謠》週刊連載,反響很大。同年底發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轉變》一文,驚動了中外學術界,一時應者蜂起,提供資料、書信討論紛至沓來。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第2張

1925年4月,顧頡剛等人到北京西效妙峯山進行社會民俗調查,後發表《妙峯山的香氣》等文章。“五卅”慘案後,顧頡剛爲《京極》主編《救國特刊》。9月,撰《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開頭》。

1926年初,《吳歌甲集》由北京大學歌謠研究室出版。4月《古史辨》第一冊出版,受到各界矚目,使顧頡剛成爲史學界的核心人物。在所撰長序中,顧頡剛備述自己治學因緣,治學甘苦及治學方向。5月發表《孟姜女故事之歷史系統》,6月撰成《蘇州的歌謠》。秋天,赴廈門大學任國學院研究教授。年底,遊泉州考察風俗,撰成《泉州的土地神》。

1927年初,發表《孟姜女故事研究》,比之以前,對孟姜女故事的見解更加成熟,體系更加完整,使顧頡剛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在學術界的地位更加鞏固了。4月,赴廣州中山大學,後擔任學校歷史系教授兼主任、圖書館中文部主任,代理語言歷史研究所主任,主編《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週刊》等。

1928年3月,顧頡剛赴嶺南大學演講《聖賢文化與民衆文化》,闡述民俗研究的意義和目標。同時,顧頡剛任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叢書》的總編輯,負責歷史學和民俗學兩類叢書的編纂。在中大期間,顧頡剛還先後爲劉萬章《廣州兒歌甲集》,周振鶴《蘇州風俗》、錢南揚《謎史》、謝雲聲《閩歌甲集》、陳元柱《台山歌謠集》、魏應麟《福州歌謠集》、吳藻汀《泉州民間傳說》、姚逸之《湖南唱本提要》等書作序,發表《天后》及《東莞城隍廟圖》等文章。

1929年5月,顧頡剛到北京,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歷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課,主編《燕京學報》。自到燕大後,顧頡剛專心於古史研究,決定對舊系統的古史作出清理,先後撰寫了大批論文,如《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論易繫辭傳中現象制器的故事》、《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洪水之傳說及治水之傳說》等。治史過程中,顧頡剛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尚書》,發現其中《禹貢》等部分牽涉問題很多,必須進行全面的歷史地理研究,才能搞清有關問題。這樣,顧頡剛於1933年在北大和燕大開設了“中國古代地理沿革史”課。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第3張

1934年初與譚其驤等人籌備組織禹貢學會,創辦《禹貢》半月刊,制定“禹貢學會研究邊疆計劃書”,爲挽救民族危亡致力於邊疆和民族歷史與現狀的研究。《禹貢》刊物成爲當時中國歷史地理、邊疆和民族史研究的總彙,培養了一代歷史地理學人才,並創立了中國的歷史地理這門學科。

1935年初,顧頡剛曾擔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歷史組主任,主編《史學集刊》;7月,調查河北省古蹟,編纂《北平志》。

1936年5月,當選爲禹貢學會理事,秋,任燕京大學歷史系主任,主編《大衆知識》。

從1929年顧頡剛到燕京大學至抗戰前夕,他曾做過民間文藝研究,1931年與吳立模合作寫成《蘇州唱本敘錄》。

1933年參加燕京大學教職員學生抗日會,成立“三戶書社”(後改爲通信讀物編刊社)。接着,發表《鳴鳳記中的吳歌》、《明俗曲琵琶調》、《王恩任擬歌謠》、《北平說書分類》、《灤州影戲》、《孟姜女故事材料目錄》等文章,又點校馮夢龍《山歌》等。

1934年,與譚其驤創辦歷史地理學專業刊物《禹貢》(半月刊)。次年年成立禹貢學會。

1935年,由於當時民族危機深重,逐漸側重邊疆地理研究,並於1936年創立邊疆研究會,同時宣傳抗日。抗戰期間,轉入內地。

1937年,七七事變後,顧頡剛赴西北工作。9月,任甘肅“老百姓社”社長。編印《老百姓》旬刊。

1938年春曾先後赴臨洮、渭源、康樂、岷縣等地考察。

1938年10月,顧頡剛到昆明,任雲南大學文史教授,在《益世報》上闢辦《邊疆》週刊。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第4張

1939秋,顧頡剛到成都,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先後到郫縣、雙流、新津等地考察。同年,發表《中華民族是一個》,開啓了輸血論的先河,提出“漢人是許多民族混合起來的,他不是一個民族”。

1940年3月,創辦《責善》半月刊,陸續發表《虞幕》、《乘龍》、《麗江禹跡》等《浪口村隨筆》中的一些篇章。4月,被聘爲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員會委員。

1941年春,赴重慶主編《文史雜誌》。5月,任邊疆語文編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8月,任中央中文系和歷史系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冬,遷北碚,任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社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教授等職。

1944年秋,受聘齊魯大學重任國學研究所主任,同時考察大足、合川等地,該年,與婁子匡主編《風物誌集刊》。

1945年,任交通書局總編輯,1946年主編《文訊》,完成《晉文公》等著作。是年秋,赴西北,任蘭州大學教席。

1947年,擔任大中國圖書局總編輯,創辦《民衆週刊》,完成《當代中國史學》等重要著作。

1948年7月,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兼復旦大學教授。

1949年,上海合衆圖書館油印出版了他的《西北考察日記》、《上游集》、《浪口村隨筆》等著作。秋,任誠明文學院中國語文系教授兼主任,又兼震旦大學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顧頡剛任上海市文管會委員、上海圖書館籌備委員、中國史學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第5張

1951年,任上海學院中文系教授。

1952年,任復旦大學教授。

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員,擔任《資治通鑑》總校。

1955年,開始標點《史記》。

1956年,加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

1957年,發表《息壤考》。1958年,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

1959年,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發表《禹貢註釋》。

1962年,發表《〈尚書·大誥〉今譯》。

1963年,出版《史林雜識初編》,內含《蚩尤》、《顓頊》等篇。

顧頡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 第6張

1965年冬,因病到北京香山療養院療養(期間口述歷史,後由何啓君編成《中國史學入門》一書)。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顧頡剛作爲“反動學術權威”,戴高帽,受批判,每天到歷史所勞動,一直持續到70年代初才得以解脫。

1971年,開始,擔任“廿四史”和《清史稿》的總校工作,1977年完成,先後由中華書局出版。

1979年,發表《柳毅傳說與遺蹟》、《嫦娥故事的演變》、《〈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周公制禮”的傳說和〈周官〉一書的出現》、《〈尚書·甘誓〉校釋譯論》等論文。該年,擔任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學術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中國民研會副主席等職。

1980年12月25日,因腦溢血於北京逝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