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羅庸:中國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

羅庸:中國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庸,蒙古族,中國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字膺中、號習坎、筆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蘇江都、出生於北京,是清初揚州八大怪之一“兩峯山人”羅聘的後人。先後入學國立北京大學文科國學門、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1924年畢業後,先後在教育部任職兼北大講師,加入三時學會、參與創辦華北大學、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講學,1927年任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浙江大學教授,1932年起任教國立北京大學,1937—1938年任教長沙臨時大學與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1939年秋,任北大文科研究所導師兼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主任,1944年任雲南大學特邀導師,1946年任昆明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在梁漱溟創辦勉仁文學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慶北碚。著有:《中國文學史導論》《陶詩編年》《陳子昂年譜》《魏晉思想史稿》《漢魏六朝詩選》等。

羅庸:中國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

羅庸(1900~1950),蒙古族。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字膺中,號習坎,筆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蘇江都,是清初揚州八怪之一“兩峯山人”羅聘的後人,生於北京。1917年進入北京大學文科國文門(1919年改稱國文系)學習,1920年畢業。1922年以《清代小學家書目提要及其治學方法》的選題,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1921年11月,蔡元培向北大評議會提出《北大研究所組織大綱提案》,獲得通過。1922年1月,北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國學門)進修研究生,期間曾著有《尹文子校釋》,與史學家鄭天挺、藏學家張煦(字怡蓀)是同學。1924年畢業後在教育部任職,與魯迅同事,同時兼任北大講師,女師大、北師大教授。1926年加入三時學會,並參與創辦華北大學。1927年應邀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講學。同年秋,應魯迅之邀,任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是魯迅《兩地書》和《魯迅日記》都曾提及的知名學者。

羅庸:中國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和國學家 第2張

1931年任浙江大學教授,1932年起,回北京大學任教,在國文系講授《詩經》、《楚辭》、《論語》、《孟子》等課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由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合併而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西遷昆明後,改名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羅庸先生均在兩所大學任教授,講授《中國文學史》、《詩經》、《楚辭》等課程。他任西南聯大當教授的同時,也在雲大任導師。1938年12月,雲大與西南聯合大學交換代課教授,當時在聯大任教授的羅庸先生到雲大來任教。1939年秋,任北大(已併入西南聯大)文科研究所導師,後兼任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1944年雲大文史學系設文史研究室,羅庸先生被聘爲特約導師。1946年秋西南聯大結束,任昆明師範學院國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赴重慶,在梁漱溟創辦的勉仁文學院任教。1950年病逝重慶北陪。著有《中國文學史導論》、《陶詩編年》、《陳子昂年譜》、《魏晉思想史稿》等多種,另編有《漢魏六朝詩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