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學派的繼承和發揚者,被後世人稱爲“亞聖”。他的著作《孟子》是由孟子其本人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彙編而成。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四書五經之一《孟子》

《孟子》一書約創作於公元前250年至150年,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爲“四書”。據稱,《孟子》一書是“四書五經”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多字,共計286章。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孟子》原著有十一篇,現僅存七篇十四卷。

孟子主要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學成後,他像孔子一樣,遊說當時的列國,他主要到過樑、齊、宋、魯等國。在遊說中,他試圖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實現他的“仁政”的政治理論。他在齊國當了一段時間的齊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意圖,卻沒有被齊宣王採用。孟子回到家鄉,聚衆講學,成書立說。

一開始,《孟子》一書並沒有被列入“經書”的行列。直到五代時期,後蜀的孟昶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孟子》也在其中,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經書的開始。宋朝時期,宋太宗又翻刻了十一經。到了南宋孝宗皇帝時,當時的大儒朱熹把《孟子》正式編入“四書”的行列,從此,《孟子》有了一個新的高度。明清時期,《孟子》已經是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了,相當於現在的教科書

孟子的思想主張

相信朋友們對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從教學課本上,還是從文言故事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張。嚴格的說,孟子是孔子的後世弟子,當然作爲孔子的弟子他傳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第2張

孟子畫像

作爲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無論是政治思想還是社會地位在戰國時都是深有影響的,孟子對當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關於仁政的思想主張,戰國時期孟子曾遊歷於各個國家,遊說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這對於當時戰亂頻繁的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

孟子在人性,社會觀點,仁政,禮儀,民本,價值觀等多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張是仁善,與人爲善,主張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們多注意檢討自身;在社會和政治觀點上,同樣是仁政治理天下,讓王者一定要仁義治國,重視人民的自身意願;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價值觀方面更是強調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張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鄉是現在的山東,他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人學習的榜樣,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國家,他將儒家的思想傳播久遠,對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世人都稱他爲“亞聖”,並建“亞聖廟”供後世人敬仰。

孟子語錄

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後一直被人們廣爲傳頌。孟子認爲,君王和國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民。所以,對於封建統治階級來說,老百姓的地位,比國家和君主更爲重要。他認爲,國君當政,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國家就不會強盛。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第3張

孟子畫像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對於義利觀的核心思想。他對於“義”和“利”假設了一個鮮明的衝突和矛盾,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但是在這裏,孟子並沒有完全否定利的價值。只是把義的價值置於在利的上面。

仁者無敵。此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孟子對於“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辯論思想。孟子認爲的“仁”,分成爲三個方面,第一,是減輕刑罰。第二,是減輕賦稅。第三,是鼓勵人民種田,發展農業。只有做到了這三點,人民纔會甘心情願來歸附。而人民歸附了,國家的實力纔會強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在孟子認爲,想要在戰亂不聽的戰國時期稱雄,唯一的辦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這也是孟子對於“仁政”思想的一種闡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種理論。他認爲,在推行仁政的時候,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人民根據着法律法規行事,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孟子是個怎樣的人

衆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亞聖”的美譽,他的學術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譽爲先秦時期中國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哲學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並且效仿孔子周遊歷國,最後也是鬱郁不得志,美譽實現他的理想抱負。

揭祕戰國時期亞聖孟子的真實面目 第4張

孟子

孟子的爲人處世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族,從小生活艱苦,而且又自幼喪父,全靠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歷經艱辛把他養大。孟母爲了給孟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有“孟母三遷”和“斷機教子”的典故,可見是費盡心思才把孟子培養成一個有學問的人。所以孟子對母親十分孝敬,他曾經很想遠遊,見識世面,但是一想到家中還有年邁的母親要侍奉,就會不忍心,於是他就在家鄉附近教書,一有時間便回家陪伴母親,直到母親去世,孟子又守孝一年,才依依不捨離開家鄉周遊歷國,他是孔子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的最好的實踐者。

孟子還是一個很善於辯論的人,這一點與儒家其他的學者不同,他們通常放不下讀書人的身段,不屑於或者說不善於與人爭辯,但是孟子沒有故步自封,他在向國君和諸侯推銷自己的理論的時候,大量運用排比、比喻、將故事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在氣勢上壓倒對方,野史上甚至記載孟子就是因爲與張儀的辯論處於下風,一氣之下,吐血而亡的,可見孟子有其真性情的一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