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婉約派是中國古代宋詞中的一個流派,和婉約派相對應的就是以大文豪蘇軾、辛棄疾爲大代表的豪放派。婉約,從字面來理解的話就是,婉轉含蓄的意思。這也真是婉約派的主要特點,該派別的詞主要內容側重的就是兒女情長,詞的結構則大多縝密深細,音律十分婉轉動聽,語言則圓潤精緻,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周邦彥《蘭陵王·柳》配圖

周邦彥,出生於公元1056年,字美成,號爲清真居士。是錢塘即現在的浙江杭州人。他曾經做過太學正、知溧水縣等官職。少年時期的周邦彥個性灑脫不羈,不管對於讀書確是非常熱衷的。在宋神宗的時候,曾經寫了一篇《汴都賦》來稱讚當時推行的新法,到了宋徽宗繼位之後擔任了徽猷個待制和大晟府提舉的職位。周邦彥被後世之人稱爲婉約詞的集大成者,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廣泛吸收各家所長看,同時又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把婉約詞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於後世的婉約派風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被後世婉約派的詞人尊稱爲“正宗”。他還開創了了格律派的先河,爲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蘭陵王·柳》、《蘇幕遮·燎沉香》、《西河·金陵懷古》等。他於1121年去世,終年六十五歲。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婉約派和豪放派並無高下之分,他們只是在詞的風格上有所差異,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財富和遺產。

 瑣窗寒周邦彥

《瑣窗寒·暗柳啼鴉》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所創作的一首詞,該詞又被叫做《瑣寒窗·寒食》。該詞主要描寫的是作者在年紀很大的時候在外面遠遊,觸景生情,思念家鄉的悲涼感情。該詞出自《片玉集》,後來也被收錄了《宋詞三百首》之中。縱觀全詞,在忽此忽彼的時空轉換之中,吐露了作者複雜的心情和思緒。而且字句典雅,充滿韻味,在巧妙化用前人詩句的同時又沒有給人雕琢之感,獨具匠心。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第2張

詩詞配圖

全詞一共分爲上下兩闕。我們先來看上闋:在昏暗的柳樹上有烏鴉在啼叫,我穿着單衣站在硃紅色小門的簾外,看到落下的桐華已經佔了半畝地的庭院,院子靜靜地佇立在那裏,而天正下着大雨,實在是讓人憂愁不已。雨打在空蕩蕩的階臺上,一直下到深夜還沒有停止。這種情況使得我產生了和當年李商隱相同的心情:期盼着有一天能和愛妻一同在西窗下剪燭,對他訴說雨中思念的情景。又好像在年輕的時候,夜宿在楚江邊,風颳進了屋子裏,使得燈不停地晃動,終於品嚐到了在外漂泊的滋味。在上闋之中作者通過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和回憶的情景抒發了一個人飄蕩在外那種孤寂無依的心情。

然後是下闕:我已經有了遲暮的感覺。在平時遊玩的地方,因爲碰上了冬至之後的寒食節,京城裏的旅店客舍都已經不見人煙了。於是我只能到酒樓上和狂放不羈的酒友們喝酒買醉。想到我家鄉的東園裏,桃花一定開的正豔,還有那個長着小嘴脣、面頰上有淺淺酒窩的人是否還是一樣漂亮?哪一天我回到家中的話,一定會有殘餘的花朵在等待着遠方歸來的我帶着美酒佳餚去觀賞吧。下闕主要寫的是在寒食節的思鄉之情,通過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襯托出了自己對家鄉真切的思念。

  周邦彥菩薩蠻

《菩薩蠻·梅雪》的作者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周邦彥,收錄於他的文集《片玉集》當中。其中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比較常見的”菩薩蠻”,而“梅雪”纔是該詞真正的名稱。該詞乍看之下可能會讓人覺得就是一首普通的寫景詞,實則是通過吟詠梅雪來抒發漂泊在外的異鄉人的艱辛,其中也暗含了飄零不偶的感概。全詞只有八句,但是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可謂渾然天成之作。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第3張

詩詞配圖

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在北宋新舊兩黨爭鬥最激烈的時候。那時候就連原本應該是一心求學的太學都成爲了兩黨的爭鬥場。在周邦彥進入太學之前,有一個名叫虞藩的太學生向朝廷上報太學存在授課不公的現象。這本應該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但是卻被新黨所利用,最終引發了一場震動一時的大案。結果就是在太學內任教的舊黨成員不是被流放就是關進大牢。自此新黨便成爲了太學的主導,他們的學說和思想也成爲了太學的標準教材,而與之相對的是,任何違揹他們宗旨的學說都會被視爲邪門歪道。其中新黨的領袖王安石的威望和詮釋達到了最高峯,太學教授必須按照他的解說上課,學生也必須以他的學說應考,誰要是敢提出反對的意見就被無所不在的眼線給告發。可見當時周邦彥身處環境之惡劣。

該詞借對景物的描寫巧妙地抒發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憤懣之情,既達到了抒發感情的目的,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無論是在詞句上還是感情上都是無可挑剔的精品。

 周邦彥夜飛鵲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是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代表詞作。其中”夜飛鵲“是詞牌名,而”河橋送人處“則是詞的第一句。該詞出自周邦彥的文集《片玉集》之中。該詞先追憶往日送別的情景,然後寫宴席的散場,匆匆分別的情景。該詞表達的感情是對個人身世浮沉的悲嘆,之後又變爲了對民衆所受柯南呢的關心和無法改變這一局面的悲憤之情。該詞似然也夾雜了個人的依戀之情,但是從全詞來水已經擺脫了那種個人的小情小愛,更多的是一種欲罷不忍的躊躇和沉重的思慮之情。  

周邦彥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嗎 周邦彥的作品欣賞 第4張

《夜飛鵲·河橋送人處》詩詞配圖

該詞一共分爲上下兩闕。先來看上闋:在河橋旁邊的亭子和情人告別,難捨難分,一直到了深夜,涼意漸漸重了,而我們竟然不知現在是什麼時間。天邊的一輪殘月拖曳着餘輝慢慢地向西墜落,地上銅盤中的蠟燭也快要燃盡了,清涼的露水打溼了衣襟。離別之前的相聚已經接近了尾聲,探起頭聽風傳來渡口的鼓聲,看看樹梢上的光影,應該已經是黎明時分了。那邊的花驄好像通人性,即使我揮鞭催趕,它行進也十分緩慢。上闋主要通過描寫送別的情景,來抒發依依不捨之情。

然後來看下闕:送別情人之後,我滿懷憂愁地踏上了歸途。漸漸渡口上嘈雜的人聲已經漸漸遠去了。原野上十分空曠孤寂。原來歸途竟然是如此的遙遠孤單。我沒有想到再次來到當初和她分別的地方時,不但沒有看見她的一點痕跡,而且連小路都已經難以分辨了。斜陽照着菟葵、燕麥,長長的影子好像與人一樣齊了,我在那和她相依過的草叢邊不斷徘徊,用酒澆地,向西方望去,好像丟失了靈魂的樣子。下闕主要寫的是離別之後的感想,抒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