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蘇軾 〔宋代〕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爲餘浩嘆。

譯文

月光皎皎如霜,秋風送爽猶如流水一般清涼,這清秋的夜色令人如此沉醉。環曲的港灣魚兒跳出了水面,圓圓的荷葉露珠兒晶瑩流轉,這景緻夜夜可有,終是無人見的時候多。三更鼓響,秋夜深沉;一片葉落,鏗然作聲,竟把我的夢驚斷。夜色茫茫,再無處重尋夢裏悲歡,醒來後走遍小園心中多惆悵。

我是漂泊天涯的遊子,已經感到十分疲倦。看那山中的歸路,對着故鄉家園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樓空空蕩蕩,佳人已不在,樓中的畫堂裏空留着那呢喃雙燕。古今萬事皆成空,還有幾人能從夢中醒來,有的只是難了的舊歡新怨。後世有人,面對着這黃樓夜色,定會爲我深深長嘆。

賞析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此詞是作者夜宿燕子樓感夢抒懷之作。上片尋夢,以倒敘筆法寫驚夢遊園,描寫了燕子樓小園的無限清幽之景;下片感夢,抒寫憑弔燕子樓,登高遠眺,直抒感慨。詞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全詞將景、情、理熔於一爐,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着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曠,餘味悠然。

這首《永遇樂》是一首清麗脫俗的詞,抒發對人生宇宙的思考與感慨。詞中狀燕子樓小園清幽夜景,抒燕子樓驚夢後縈繞於懷的惆悵之情,言詞人由人去樓空而悟得的“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之理。

上闋寫清幽夢境及夢醒後的悵然若失之感。

起三句總寫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風,並小結以“清景無限”,賞愛之心已溢於言外。首句寫月色明亮,皎潔如霜;秋風和暢,清涼如水,把人引入了一個無限清幽的境地。“清景無限”既是對暮秋夜景的描繪,也是詞人的心靈得到清景撫慰後的情感抒發。“清”字是核心,蓋既有夜風清涼之感,又有超越現實之外的清淨之意。

“曲港”三句接寫夢境,靜中見動,仍是着力刻畫“清景”,只是視點相對集中而已。景由大入小,由靜變動:曲港跳魚,圓荷瀉露。魚跳向上,露瀉向下,一上一下,錯落有致。魚跳暗點人靜,露瀉可見夜深。詞人以動襯靜,使本來就十分寂靜的深夜,顯得越發安謐了。

“寂寞無人見”一句,含意頗深:園池中跳魚瀉露之景,夜夜可有,終是無人見的時候多;自己偶來,若是無心,雖在眼前,亦不得見。夜深人靜之時,人事已歇,自然界卻是生機初展,只是這種生機罕爲人見,徒形寂寞而已。在夢境中揭示人與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對比人事之無情,則雖雲寫夢,實是曲寫現實。

然魚跳曲港、露瀉圓荷雖也不無聲響,終不至於驚動夢境。只是三更時候的鏗然鼓聲才擾人清夢,使清景頓失。詞句轉從聽覺寫夜之幽深、夢之驚斷:三更鼓響,秋夜深沉;一片葉落,鏗然作聲。“紞如”和“鏗然”寫出了聲之清晰,以聲點靜,更加重加濃了夜之清絕和幽絕。悠然如雲的夢境倏地被鼓聲葉聲驚斷,不免感到黯然。

上闋末三句,寫夢斷後之茫然心情:詞人夢醒後,儘管想重新尋夢,但在茫茫夜色之中,顯然已經不可能重睹夢中的“清景”了,故把小園行遍,也毫無所見,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詞先寫夜景,後述驚夢遊園,故夢與夜景,相互輝映,似真似幻,惝恍迷離。“行遍”二字,尤見執着留戀夢境之態。夢境之舒心逍遙與驚夢遊園的黯然神傷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的意趣也從旁得到了昭示。

下闋乃醒後述懷,語意沉鬱而超然獨悟。

換頭三句是實寫心境,寫在天涯漂泊感到厭倦的遊子,想念山中的歸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園一直到望斷,極言思鄉之切。此句帶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詞人無限的悵惘和感喟。杜甫曾有詩云:“天畔登樓眼,隨春入故園。”蘇軾此處當是化用杜詩,寫登樓後的思家心理。熙寧四年開始,蘇軾外任已七閱寒暑,身心極爲疲憊,京城故園欲歸無期,情緒不免躁急難忍。“望斷”二字,尤見其迫切心情。

接下“燕子樓空”三句由自己寫到燕子樓的滄桑和佳人盼盼的杳無蹤影,由人亡樓空悟得萬物本體的瞬息生滅,然後以空靈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燕子樓原建何人何時已無考,唐貞元中張尚書鎮徐州時曾別築一新燕子樓以安寵妓盼盼。盼盼妙善歌舞,雅多風態,爲感念張尚書深恩,在張去世後,居燕子樓十餘年而不改嫁。唐代白居易曾有《燕子樓詩三首序》述其情事,但只言張尚書,未著名,言盼盼而未著姓。舊傳張尚書即張建封,盼盼姓關。但清代汪立名撰《白香山年譜》,考爲張建封子張愔之事。兩說兼陳,並非亂人耳目,只是意在考察史事,尤當慎重也。蘇軾敘寫有關燕子樓的一段情事,將要眇之情和悽迷之境寫得簡約而富於理趣,詠寫古事而如此超宕,亦用事而傳神之典範也。其以示秦觀“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並自以爲語約事豐,誠非虛妄。張炎、鄭文焯亟賞此三句,亦意在抉發用事使典之妙諦。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古今”三句,由古時的盼盼聯繫到此時的自己,由盼盼的舊歡新怨,聯繫到自己的舊歡新怨,發出了人生如夢的慨嘆,表達了作者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這三句是用莊子“吾與汝,其夢未始覺者也”之意。由古代燕子樓中的佳人到此日登樓覽感的倦客,再到古今所有的普羅大衆,無一不是寄身夢中。這是蘇軾人生哲學的一次集中反饋,它淵源於《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爲覺。”人生如夢,惟醒者知其爲夢。可惜自以爲醒者,其實仍是在做夢,自視爲智者的人仍不免爲愚者。因而古今之間,並不是夢者與醒者的不同,而只是所夢內容在舊歡新怨上的差異,古今同此一夢而已。不獨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此日蘇軾登樓興感,彷彿是醒者感嘆夢者,將來若有人再相登臨,面對黃樓夜景,恐也有醒者對夢者的浩嘆。然究其極,亦不過是天地古今一夢者而已。醒者是痛苦的,夢者因其夢而反得逍遙。蘇軾從莊子哲學中找到了消解痛苦的良藥。“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行香子·清夜無塵》)

結尾二句,從燕子樓想到黃樓,從當日又思及未來。黃樓爲蘇軾所改建,是黃河決堤洪水退去後的紀念,也是蘇軾守徐州政績的象徵。但詞人設想後人見黃樓憑弔自己,亦同此日自己見燕子樓思盼盼一樣,抒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無窮感慨,把對歷史的詠歎,對現實以至未來的思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終於掙脫了由政治波折而帶來的巨大煩惱,精神獲得瞭解放。從現代的角度來看,蘇軾的人生態度不免消極。但在北宋黨爭頻仍,詞人迭遭打擊的歷史條件下,讀者是不應苛求古人的。畢竟,超越現實的虛幻慰藉也是古代士人相當普遍的一種精神生存狀態

詞人將景、情、理熔於一爐,圍繞燕子樓情事而層層生髮。景爲燕子樓之景,情則是燕子樓驚夢後的纏綿情思,理則是由燕子樓關盼盼情事所生髮的“人生如夢如幻”的關於人生哲理的永恆追問。全詞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風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曠,用典體認著題,融化不澀,幽逸之懷與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顯示出蘇軾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這首詞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着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詞中“燕子樓空”三句,千古傳誦,深得後人讚賞。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據詞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記夢詞。他的靈魂從夢境中得到了淨化和昇華。醒來後十分感慨,寫下這首別具意境的佳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