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柳含煙·御溝柳》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柳含煙·御溝柳》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柳含煙·御溝柳

毛文錫 〔五代〕

御溝柳,佔春多,半出宮牆婀娜。有時倒影蘸輕羅,麴塵波。

昨日金鑾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譯文

禁苑水溝邊的柳樹,佔盡了明媚的春光。那婀娜的枝條一半飄出了宮牆,有時又倒映在輕羅一般的水面上,拂起淡黃的漣漪。

昨日君王巡遊上苑,春風吹過它的腰肢更加纖軟。它被栽培在皇宮中受盡恩寵,枝條上籠罩着祥和的輕煙。

註釋

《柳含煙·御溝柳》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柳含煙:唐教坊曲名,用作詞調。雙調,四十五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下片四句二仄韻轉二平韻。換頭二句例用仄韻,餘皆平韻。

御溝柳:宮苑中皇家所植的柳樹。御溝:禁苑中的流水渠。據《古今注》載,長安御溝,引終南山水從宮內過,亦曰“禁溝”。唐代所傳“紅葉題詩”的故事,即言從御溝中流出紅葉,上有題詩。

婀娜(ē nuó):柔細而俏美的樣子

蘸(zhàn)輕羅:如輕羅綢沾漬於水中。蘸:在水或其他液體裏沾一下。這裏是寫柳枝倒影在水中如輕羅一片。

麴塵波:盪漾着淺黃色的微波。

金鑾:唐代大明宮內有金鑾殿,爲帝王朝會之處。此以金鑾代替皇帝車輦。

上苑: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新唐書·蘇良嗣傳》:“帝遣宦者採怪竹江南,將蒔上苑。”

亞:同“壓”。舞腰:比喻柳條嫋娜。

得地: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

創作背景

毛文錫的《柳含煙·御溝柳》約寫於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李存勗滅前蜀之後,是宮廷應制之作。該作品代表了唐代唱和類著辭的主要一些形式。宮柳題材的作品,曾有兩次大量創作,第一次是在大曆十二年(777)的一次進土考試;第二次是貞元八年(公元792)的一次進士考試,此後,唐代的宮柳類作品走入成熟,毛文錫的《柳含煙》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創作的。

賞析

《柳含煙·御溝柳》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這首詞先描寫了柳的風姿美態,再寫其得寵於一時,頗爲風光的情形。全篇正是從這兩個方面渲染了御溝柳得意神情。明是詠寫御溝柳沐浴皇恩,成爲帝王生活的點綴,實則卻是諷刺那些小人得志者或一些得寵之人。

御溝之柳,描寫如人,如婀娜輕柔的女子。作者抓住其“栽培得地”來寫,因柳近皇宮,所以說它“佔春多”。寫柳樹的影映水時作者用筆很細,着色很新,細細的柳絲影映水中,好像輕絲細羅織成,染得水波一片淡黃。當然,光有美麗還不夠,還得要皇帝寵愛才好。下片寫柳的媚態,寫柳近皇宮,得福得吉祥得天獨厚。

此詞賦詠御溝柳沐浴皇恩,成爲宮廷昇平生活的點綴,其實蘊含着詞人自己的仕進之想。由於供奉內廷的身份,毛文錫的詞作經常流露出貴族享樂的情趣。這首詞帶有鮮明的皇家氣派,宣揚“不如移植在金門,近天恩”、“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柳枝的依附高門,恰正是毛文錫人格精神的形象寫照。

毛文錫

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爲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