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平樂·春歸何處

黃庭堅 〔宋代〕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裏?尋不見它的蹤跡只感苦悶寂寞。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去之處,請叫它仍舊回來的我同住。

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只好去問一問黃鸝。然而黃鸝的婉轉鳴聲,誰又能懂呢?一陣風起它便隨風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註釋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寂寞:清靜,寂靜。

無行路:沒有留下春去的行蹤。行路,指春天來去的蹤跡。

喚取:喚來。

誰知:有誰知道春的蹤跡。

問取:呼喚,詢問。取,語助詞。

黃鸝(lí):黃鸝:又叫黃鶯、黃鳥。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後部黑色,嘴淡紅色,啼聲非常悅耳,食森林中的害蟲。益鳥。

百囀:形容黃鸝婉轉的鳴聲。囀,鳥鳴。

解:懂得,理解。

因風:順着風勢。

薔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類甚多,花色不一,有單瓣重瓣,開時連春接夏,有芳香,果實入藥。

鑑賞

這是一首惜春詞,表現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之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道破,結語輕柔,餘音嫋嫋,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這首詞上片是說,春天回到了哪裏?找不到它的腳印,四處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來同我們住在一起。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 第2張

這首詞賦予抽象的春天以具體人的特徵。詞人因爲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像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如果詞人僅僅限於這樣點明惜春的主題,那也算不了什麼高手。這首詞的高妙之處,在於它用曲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好像盪鞦韆,既跌得深、猛,又蕩得高、遠。上片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着和追求。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下片前兩句是說,誰也不知道春天的蹤跡,要想知道,只有問一問黃鸝。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裏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線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爲什麼呢?因爲黃鸝常和春天一同出現,它也許能得知春天的訊息。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裏去了。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末兩句是說,那黃鸝千百遍的婉轉啼叫,又有誰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黃鸝鳥趁着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

最後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着,它婉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見黃鸝趁着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天已經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實是回不來了。與一般惜春詞不同,這首詞不以景物描寫爲主,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專寫其尋春,表達對春天的愛戀,所以全詞空靈蘊藉,深沉含蓄,情趣盎然。

創作背景

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本首詞就是作於貶謫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寧四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