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曾覿《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整首詞用字精煉,感情豐富

曾覿《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整首詞用字精煉,感情豐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覿(1109年-1180年),字純甫,號海野老農,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其詞語言婉麗,風格柔媚。代表作爲《阮郎歸》、《水調歌頭》(三)、《西江月》(一)、《定風波》(【二】、【三】)、《長相思》、《採桑子》、《眼兒媚》(一)、《憶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歸》一詞爲最著名。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曾覿的《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一起來看看吧!

曾覿《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整首詞用字精煉,感情豐富

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

曾覿〔宋代〕

風蕭瑟,邯鄲古道傷行客。傷行客。繁華一瞬,不堪思憶。

叢臺歌舞無消息,金樽玉管空陳跡。空陳跡,連天衰草,暮雲凝碧。

詞的上片講行客之“傷”眼前邯鄲古道的連天衰草固足令人神傷,當年轉瞬即逝的繁華,也因現今的政治形勢和疆界的劃分而成爲“不堪思憶”的東西了。下片緊承“古”“傷”二字,結穴於“空”這個觀念。全詞描寫了邯鄲道上的見聞,表達了作者懷古傷今的沉鬱情懷。作者用以虛襯實的表現手法,寄寓了作者對宋王朝割土分疆、國家衰微的悲痛之感,表達了作者的屈辱和慘痛又無法逃避痛苦。

詞的上片以“傷”字爲主線,悼古今,傷興亡。詞人望着如今己爲陳跡的叢臺,想到了曾經繁華一時的古都邯鄲,想到了曾建立赫赫功績的趙武靈王,想到了他“胡服騎射”的改革,想到了風雲變幻的戰國時代。而如今,繁華何在,英雄何在?所有的只是蕭瑟秋風、黃塵古道而己。“一瞬”中包含了多少的滄桑和血淚啊!“不堪”二字又足見詞人感傷之深,聯繫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詞人所不堪思憶的應當還有對南宋偏居一隅、失地未能收復的傷痛。古今之情以“不堪”兩字一語道出。

曾覿《憶秦娥·邯鄲道上望叢臺有感》:整首詞用字精煉,感情豐富 第2張

詞的下片從“空”字入手,寫叢臺陳跡之蕭條。“叢臺歌舞無消息”等句,就明顯地透露出了這種渴望卻又失望,感傷而又悲涼的情緒。邯鄲叢臺,本戰國時趙武靈王所築。李白《明堂賦》說:秦、趙、吳、楚,爭高競奢,結阿房與叢臺,建姑蘇及章華。”可見叢臺也同阿房官等都曾經是“朝歌夜弦”的宴樂之所。

昔日“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叢臺,已是殘堆廢壘,一片陳跡。“無消息”“空陳跡”等語句感傷中透着悲涼,“空”不僅是眼中之景,更是詞人心中所感。詞的末尾兩句的“連天衰草,暮雲凝碧",描繪出一幅十分衰瑟的景象,這是詞人內心感情的外化;情景交融,達到了巧妙的程度。像曾規這樣的上層文人,不管他把自已的命運同最高統治者聯繫得何等緊密,殘破的家園、積貧積弱的國運總會要不斷地扣擊他的心,在光榮的歷史與屈辱的現實的夾擊下,又怎能不流泄出那隻能屬於自己的反省和呻吟呢?這首詞中,所謂繁華一瞬,所謂歌舞陳跡等都寄寓着對北宋滅亡的感嘆,和失地未能收復的悲傷。

整首詞用字精煉,感情豐富,尤其是“傷行客”“空陳跡”兩個疊句的使用,不僅使得整首詞富於韻律感,更使得其中的感傷之情愈加濃烈。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