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曹植所作的《鰕䱇篇》,表達了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曹植所作的《鰕䱇篇》,表達了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與曹操和曹丕合稱三曹。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曹植所作的《鰕䱇篇》吧。

鰕䱇篇

曹植 〔兩漢〕

鰕䱇遊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遊!

世士此誠明,大德固無儔。

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俯觀上路人,勢利惟是謀。

讎高念皇家,遠懷柔九州。

撫劍而雷音,猛氣縱橫浮。

泛泊徒嗷嗷,誰知壯士憂?

曹植所作的《鰕䱇篇》,表達了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魚蝦遊戲於池塘小流之間,不知道還有江海河流。

燕雀在樹枝柴籬間上下嬉戲,又豈能知道鴻鵠的志向!

世俗之事由此可見一般,德行高尚之人總是無比孤獨的。

駕車登上五嶽這般高峯,然後又下到大丘之上。

俯觀仕途上奔波的人,熙熙攘攘間只圖謀勢利。

在皇室之中得到高的禮遇,遠大的抱負得以在天下實行。

撫劍高歌處雷音浩蕩,猛士之氣縱橫浮沉。

那些飄蕩無根之人唯有徒然抱怨,又哪裏瞭解壯士的志向?

曹植所作的《鰕䱇篇》,表達了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第2張

註釋

鰕(xiā):同“蝦”;一說大鯢,一種小魚。䱇(shàn):即“鱔”,黃鱔一類。

潢(huáng)潦(liáo):雨水積的水池。潢,積水池。潦,雨水。

藩柴:籬笆。

鴻鵠(hú):天鵝。

世士:志士。

此誠明:真正知道上面所喻之理。一作“誠明性”,又作“比誠明”。

大德:大功德。固:必定。一作“故”。

無儔(chóu):無比。

駕:駕車。言:語助詞。

上路人:指在仕途上奔走營私的小人。

“勢利”句:只圖謀勢利。惟是謀,一作“是謀讎”。

“讎(chóu)高”句:一作“高念翼皇家”。高念,最高的信念。

皇家:指魏國。

遠懷:遠大的抱負。柔:安定。九州:此指全國

而:如。

雷音:雷霆之聲,形容劍鳴聲大,威力震人。

泛泊:漂盪,指混日子的人。

嗷(áo)嗷:呼叫聲。

曹植所作的《鰕䱇篇》,表達了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第3張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曹植抒發烈烈壯懷的明志之作,當是曹植後期的作品,大約寫於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三年(公元229)間。

賞析

此詩在《樂府詩集》中被收入《相和歌·平調曲》。這是曹植自制的新題樂府,篇名取自篇首二字。《樂府解題》說:“曹植擬《長歌行》爲《鰕䱇》。”古詩又云:“長歌正激烈。”可見《長歌行》是慷慨激烈的調子。這使得此篇形式非常切合內容

全詩可分兩層。前十句是對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的輕蔑譏斥;後六句是對胸懷大志的壯士的崇高讚美,同時抒發他們不被人知的痛苦。此詩多用典故和比興手法,產生了既蘊藉深沉、又生動形象的藝術效果,詩中歷史的積澱和現實的感奮交相融合,創造出一種千古同慨的悲壯之境。

開頭四句,以“鰕䱇”“燕雀”比世間熱衷於謀私營利之徒。以“江海”“鴻鵠”喻胸懷“皇家”“九州”的壯士。鰕䱇只會在渾濁的小水坑裏遊動,根本不知道世上還有深廣的大江湖海。此句語出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燕雀只能在柴荊編成的籬笆間嬉戲,不懂得鴻鵠遨遊長空的壯舉。此句源於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詩人通過“潢潦”與“江海”、“藩柴”與蒼穹、“鰕䱇”“燕雀”與“鴻鵠”的對比,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是非觀念和愛憎感情。句子的寓意顯而易見:唯利是圖、唯權是奪的淺薄小人,不可能知道那志士的寬闊胸懷和豪壯舉動。對志士與小人的褒貶,從詩人《贈丁翼》詩中也可找到印證。詩人這這裏抒發了遨遊天地的壯志。

接着六句進一步說明:世上之有識之士,正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效鴻鵠之志,以成就無與匹比的大德大業。正如駕車升登於五嶽之巔,再俯看天下之山,簡直就如小丘小陵一樣。然而世人大多圖謀於勢位利祿,奔波於仕宦之途。

第一層多用典故和比興,表現詩人與勢利之輩眼界、胸懷之不同。而第二層即後六句,轉入對詩人志向內涵的直接披露。最後發出慨然長嘯。這裏的“壯士”實際是詩人的自期自許。結尾在慷慨悲歌中突發變徵之音,與開篇的勃鬱之氣遙相呼應,表達了詩人不遇知音、壯志難酬的憤懣和悲愴。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