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唐代盧僎所作的《南望樓》,表達了詩人的離鄉之情

唐代盧僎所作的《南望樓》,表達了詩人的離鄉之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盧僎,字守成,他是唐玄宗時期大臣,詩人。《新唐書·儒學傳》載:“自聞喜尉爲學士,終吏部員外郎。”《全唐詩》卷九九錄入其詩作十四首。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盧僎所作的《南望樓》,和大家一起分享。

《南望樓》

[唐]盧僎

去國三巴遠,

登樓萬里春。

傷心江上客,

不是故鄉人。

詩題曰:南望樓,實際上有“登南樓而望遠”之意。開元六年,盧僎自聞喜尉入爲集賢殿學士,出爲襄陽令。此詩寫作時間,大約在此時段內。南樓,又名玩月樓,位於湖北鄂城縣南。據《世說新語·容止》載:“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徒登南樓。”或用此典,表思念之意。

雖然同爲登樓遠望,盧僎與庾亮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庾亮與人登樓內心毫無壓力,當是抱着一種清玩之態,而詩人在此卻懷濃厚的思鄉之情。兩種區別明顯的情懷,自然造成處理心境之時的態度相異。所以,盧僎落筆處自是直抒心腸,黯然而低迴。

唐代盧僎所作的《南望樓》,表達了詩人的離鄉之情

“去國三巴遠”,詩人在異地,離開京城,遠離國都,當然可稱之“去國”,然而並非真正地離開自己的國土,只是產生一種心理距離上的遼遠感。三巴,巴郡、巴東、巴西的合稱。晉·常璩著作《華陽國志·巴志》詳解:“建安六年,魚復、蹇允、白璋爭巴名,璋乃改永寧爲巴郡,以固陵爲巴東,徙羲爲巴西太守,是爲三巴。”由此可推知“三巴”,也不能當作真正意義上的身處之地,而僅是作爲象徵性的表述,極言地理位置上的偏遠性。

“登樓萬里春”,在首句裏面,詩人表明了自己的當下狀況,是遠離國都的,從而形成思念的起因。那麼接下來的描寫,就是繼續着上句的敘述,講清楚現在所站的位置,也是對題目的呼應。古人喜歡登樓遠望,這個現代人是無法理解的,因爲建築工藝的發展,高樓林立,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城之內,唯有數座高樓巍然。

唐代盧僎所作的《南望樓》,表達了詩人的離鄉之情 第2張

想來是沒有多少人不喜歡身處高位的。這裏的“高位”不僅是指官職上的,更是一種心境上的闊大寬廣。有種說法叫“站得高自然望得遠”,位置決定了眼界的大小。現在詩人已經登樓,並且遠望,他滿目所見的春天的景色。可惜,萬里之外並非家園。春色再美麗,也是異鄉景物。

“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這兩句是一個總結性的陳述。前面詩人寫了去國懷遠,登樓春色,這一切不過是鋪墊,就像是個引子,專門只爲延伸出來的情感。這種感情早已積攢多時,只要找到一個出口,就會馬上發泄出來。爲什麼有這麼多的傷心情緒?因爲獨在異鄉爲異客啊。眼前的景色固然美好,可是卻並非家鄉的那些熟悉的風景。

詩人在最後還耍了一下小聰明,或者說小手段,明明敘述的是自己的離鄉之情,卻偏偏要擺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你看,他非要盪開筆墨撇清自己,扯到登樓時所見江面船上的那些行旅,並且小有矯情地言說:風景雖好,終非故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