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員曾公亮所作,將作者所見所有東西都寫入其中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員曾公亮所作,將作者所見所有東西都寫入其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公亮,字明仲,號樂正,出身晉江曾氏,與鼎丁度奉旨編纂了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武經總要》。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古今中外的戰爭中,軍事情報的保密性和傳遞方式,歷來是領導人和軍事指揮官非常重視的工作。我國當然也不例外。據有文字記錄的史料記載,我國軍事密碼的創始人是商代的姜子牙。而到了北宋,有位官員根據中國以往的戰爭經驗,總結了四十種軍事情況,創建了軍事情報的密碼系統。

這位北宋的官員就是曾公亮。

曾公亮,刑部郎中曾會次子,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軍火家、思想家。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員曾公亮所作,將作者所見所有東西都寫入其中

在《武經總要》中,曾公亮創建了一個編制軍事密碼的方法,用來在戰時傳遞軍情。曾公亮在這套密碼體系中,把部隊行軍打仗的各種術語和各種情況,設計了四十種,需要傳遞軍事情報時,後方司令部和前線的部隊將領可以用一首約定好的五言八句的律詩作爲載體,五言八句的律詩正好四十個字,當然,這首詩的四十個字不能有重複的。

據說,在一次戰役中,後方的司令部要前方部隊固守城池,就曾經用《題破山寺後禪院》這首詩傳遞了這一情報。

用五言律詩作爲密碼本,這不僅體現了曾公亮的智慧,更體現了他的文學水平。曾公亮一生所作詩文很多,但多數已經散佚,今僅存詩四首,《宿甘露僧舍》就是其中之一。

《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雲氣千峯近,牀底鬆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員曾公亮所作,將作者所見所有東西都寫入其中 第2張

“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江蘇鎮江北固山後峯;相傳始建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265),唐文宗大和年間擴建,北宋祥符年間移建於山上。此寺俯臨長江,形勢險峻,風景絕佳,爲著名遊覽勝地。歷代詩人騷客在此留下了許多歌詠的篇章。曾公亮這首七絕,是詩人借宿甘露寺,晚上睡不着覺打開窗戶看到滾滾的長江水,不禁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

開頭兩句“枕中雲氣千峯近,牀底鬆聲萬壑哀。”寫詩人夜宿甘露寺的見聞和感受。半夜裏,他感覺枕頭涼沁沁的,睜眼一看,滿屋子云霧繚繞,水汽迷濛。此時,又聽得牀底下松濤澎湃,震耳欲聾。這雲氣,這鬆聲,逐漸將他帶進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好像千座山峯近在眼前,萬條深壑中發出悲哀的鳴聲。“枕中雲氣”與“牀底鬆聲”,實寫他眼中親見、耳中親聞的視象和聽象;“千峯近”與“萬壑哀”,是由前者引發出的奇想幻覺。此刻,詩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溼,自然聯想起長江之浩瀚,甚至誤以爲自己身處雲峯之間。

其實,前兩句都是爲下文寫長江作鋪墊。

長江如此氣勢磅礴,詩人怎能錯過?詩人想象着江水翻天卷地的氣概,想象着那銀山一般拍擊天穹的巨浪,不禁胸懷激盪,想要一睹長江風采,“要看”二字將詩人按捺不住的嚮往和興奮直接呈現,逗出了全詩的高潮:“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宿甘露寺僧舍》北宋官員曾公亮所作,將作者所見所有東西都寫入其中 第3張

這兩句採取以小寫大、大小結合的寫法,即以一扇小窗的開啓寫出長江的宏偉氣勢,同時又以"放入"一詞將大江的排山倒海之勢(大)與一窗的濤聲頓起(小)巧妙結合起來,這一開窗賞江聽濤的行爲在"放入"的主體意志熔鑄中轉化爲一種主動擁抱長江的豪情壯舉。此時的"開窗"實際上是詩人的開懷,因爲只有具備裝得下大江大海的豪邁胸襟與浩然心胸的人才會有如許宏大氣魄的詩情。"開窗放入"也體現了中國傳統詩學"咫尺而有萬里之勢"的藝術構思法,詩人以小窗寫大江,從小處着筆而直探大江的真容貌。

這首詩的內容及其豐富,全詩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卻把詩人所看見的東西都寫進了詩中,比如枕頭、牀、窗戶、山峯、江等許多事物,從而使這首原本沒有幾個字的詩篇壯大了起來,擴大了詩人的表現力。

可謂想象瑰奇,意象飛動,境界壯闊,使這首小詩膾炙人口,直可與李白、杜甫寫長江、黃河的名篇爭勝。宋詩中具有此等氣勢的作品並不多見。僅此一詩,曾公亮在詩史上就足以千古揚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