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古詩《麗人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古詩《麗人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麗人行(節選)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古詩《麗人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農曆三月三日是上巳節。古人在這天常常到水邊舉行祓禊(fú xì)儀式。祓禊就是用河水擦洗身體,消除禍災。慢慢地,上巳節演變爲遊春的一個重要節日。

杜甫這首詩就是寫皇家在這天遊春的情景。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他是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因詩歌中的聖人情懷而被尊爲“詩聖”。杜甫的詩歌大多反映現實,如同《史記》一樣“不虛美、不隱惡”,因而被稱爲“詩史”,包含了杜甫的家國情懷。行(xíng)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與另一種相似的體裁“歌”並稱爲“歌行”,形式比較自由。《麗人行》全詩二十六句,前十句總寫踏青麗人之多、體態之雅、姿色之美、衣着之麗。之後十句,具體寫麗人中由唐玄宗賜封的楊貴妃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用品雅緻,餚饌精美,簫管悠揚。最後六句寫楊國忠意氣驕恣,“炙手可熱勢絕倫”。

古詩《麗人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這裏節選的是開頭六句,總寫麗人的意態、肌理、骨肉、衣裳。“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兩句,是唐代美女的典型概寫。“態濃”,姿態富麗;“意遠”,意氣神遠;“淑且真”,淑美而自然;“肌理細膩”,肌膚紋理細嫩,光滑豐潤;“骨肉勻”,骨健肉實,身材勻稱適度。怎樣的衣裳才配得上這些麗人?蹙(cù)金,用拈緊的金線刺繡,使刺繡的紋路皺縮起來,亦稱“拈金”,是用這樣金絲銀線、精工細作的羅裙才與麗人般配。一言以蔽之,開頭就是寫麗人雍容華貴之姿色。

明人鍾惺、譚元春《唐詩歸》中評說《麗人行》:“本是諷刺,而詩中直敘富麗,若深羨不容口者,妙,妙!”也就是說,《麗人行》寫富麗,看起來是非常羨慕富麗,讚美的話嘴裏都裝不下,其實是諷刺。

世間有兩種令世俗跪拜的傲慢,一種是權力的傲慢,一種是財富的傲慢。並且,這兩種傲慢越是和平年代越顯出其誇張與癲狂,因爲它們會無縫對接,天然合一,渾然一體,釋放出極大的征服力。大唐盛世雍容華貴的背後,必然是這兩種傲慢的恣肆橫行。對此,普通人頂禮膜拜,思想者則以各自的方式在痛苦中掙扎。所以李白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所以杜甫說“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麗人行》,即是杜甫“苦恨”之思的結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