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三國魏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丕:《滄海賦》賞析

三國魏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丕:《滄海賦》賞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滄海賦》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曹丕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總括滄海乃百川宗主的威神,接着寫其無邊之大,震撼寫大海里的奇異珍寶,最後描繪海島生機盎然的景物。全賦動靜結合,雄渾與秀美相統一,雖篇幅不長,但描寫細膩,刻畫精微,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魏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丕:《滄海賦》賞析

創作背景

作者父親曹操曾作《滄海賦》(今殘存“覽島嶼之所有”一句),創作時間大概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其征伐烏桓時。作者是否到過海濱,史傳不見明確記載,此賦可能是作者奉和乃父而作。

作品原文

滄海賦

美百川之獨宗1,壯滄海之威神。經扶桑而遐逝2,跨天涯而託身3。驚濤暴駭,騰踊澎湃4。鏗訇隱鄰5,涌沸凌邁6。於是黿鼉漸離7,氾濫淫遊8。鴻鸞孔鵠9,哀鳴相求10。揚鱗濯翼11,載沉載浮。仰唼芳芝12,俯漱清流13。巨魚橫奔,厥勢吞舟14。爾乃釣大貝,採明珠;搴懸黎15,收武夫16。窺大麓之潛林17,睹搖木之羅生18。上蹇產以交錯19,下來風之泠泠。振綠葉以葳蕤20,吐芬葩而揚榮。

詞句註釋

宗:歸往,歸向。

扶桑:“扶桑”爲神話中的樹名。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梢而升,故扶桑又指太陽升起的地方。遐(xiá)逝:遠行,遠遊。

三國魏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丕:《滄海賦》賞析 第2張

跨天涯而託身:滄海寄身於廣闊的蒼穹,這裏形容其浩大無邊。涯,一作“崖”。

騰踊:奔騰咆哮。踊,一作“聊”,誤。

鏗訇(kēng hōng):形容聲音洪亮。隱鄰:象聲詞。鄰,一作“潾”。

凌邁:超出尋常。

黿(yuán):大鱉。俗稱“癩頭黿”。鼉(tuó):亦稱“揚子鱷、“鼉龍”、“豬婆龍”,爬行動物,體長丈餘。漸離:魚名。

氾濫:亦作“氾濫”、“氾濫”,這裏是浮游於水上的意思。

鴻:鴻雁,即大雁。鸞(luán):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孔:孔雀。鵠:天鵝。

哀鳴相求:相對而叫。

揚鱗濯翼:指黿鼉等水中動物擊浪揚鱗,鴻鵠等禽鳥濯洗羽毛。

唼(shà):水鳥或魚類吞食。

漱(shù):吞吐。

厥(jué):其。

搴(qiān):拔取。懸黎:美玉,又作“懸藜”、“玄黎”。《戰國策·秦策三》:“臣聞: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樑有懸黎,楚有和璞。此四寶者,工之所失也,而爲天下名器。”

武夫:即“珷玞”,似玉的美石。

大麓(lù):大山之腳。潛林:深邃的林木。

羅生:交錯而生。

蹇(jiǎ)產:曲折的樣子

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枝葉垂疊。

三國魏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丕:《滄海賦》賞析 第3張

白話譯文

獨以作百川的宗主爲甘美,以作滄海威武的神靈而偉壯。經過扶桑島向遠處漂流,跨越天涯找到歸宿的地方。海面洶涌澎湃,驚濤駭浪。濤聲時而沉悶,時而響亮。如同沸水涌出,漫溢奔放。魚鱉逐漸崩潰散離,氾濫奔走,不辨方向。風凰天鵝悲哀長鳴,尋呼同伴。掀動鱗甲,梳理毛羽,隨着波濤上下滾翻。

仰面吞食芳草,俯身在清流中洗涮。巨大的魚在海面橫行,其勢如同要吞掉舟船。釣取大貝把玩,採擷明珠成串;撿拾懸黎欣賞,收集武夫珍藏,遠望大山腳幽深的樹林,只見藤蘿叢生蔓延直上。樹端的彎曲交錯糾纏,樹下的迴風清泠幽涼。到處是生機蓬勃葉茂枝繁,鮮花和果實迎着風兒燦爛。

文學賞析

東漢班彪的《覽海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現存的第一篇描寫大海的作品,然而該賦對大海的形象描繪着墨不多,名爲覽海,實爲遊仙。此賦則謹遵賦體寫物圖貌的創作原則,通篇寫海,描寫細膩,刻畫精微。此賦先總括滄海乃百川宗主的威神,接着寫其無邊之大,寫其駭人之壯“驚濤暴駭,騰踊澎湃。

鏗訇隱鄰,涌沸凌邁”對海面猛烈翻騰的波濤的描寫,有形有聲,給人以震撼。後面又寫神龜靈禽隨波沉浮,吞舟巨魚攜浪橫奔,進一步加強了這方面的感受。然後接着寫的是大海里的奇異珍寶,最後又描繪海島的景物,綠葉繁茂,紅花盛開,一片生機盎然。

此賦上半部分寫海的動、海的雄渾,下半部分寫島的靜、島的秀美,全賦動靜結合,雄渾與秀美相統一,把海的面貌多角度地展現了出來,雖篇幅不長,但展現於讀者面前的是一幅又一幅活靈活現的動感鏡頭,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此外,此賦在語言的表達和運用方面很有特色。尤其是賦的後面一部分,連用一系列的動詞,生動再現水中黿鼉,空中孔鵠等動物的嬉戲場面,又以大量的名詞連用,突顯了滄海中的奇珍異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