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錫伯族文化 錫伯族"汗都春"的由來與現狀

錫伯族文化 錫伯族"汗都春"的由來與現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錫伯族"汗都春"的由來與現狀

錫伯“汗都春”(又稱錫伯秧歌)是深受錫伯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曲子戲。它是錫伯族民間藝術家在吸收西北漢族戲曲中的平調和越調的基礎上,按照錫伯族民間藝術的特點和審美要求,不斷改進、完善和提高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戲曲劇種。

民國初期,許多錫伯族文藝愛好者紛紛到新城(今霍城縣水定鎮)和伊寧市學藝,錫伯營八旗牛錄官員對此大力支持,併爲學藝者支付一定的學藝費。此外,錫伯營總管還請來高師,付以高薪,組織起戲班子,在八個牛錄演出,使曲子戲很快普及。

民國初期,生活在迪化(烏魯木齊)的錫伯族人覃秀英喜愛曲藝,她很快就掌握了從甘肅、陝西傳進疆的曲子戲。她組織戲班子到各地演出,培養了多名漢族戲曲人才。覃秀英沒忘記自己是錫伯族人,1938年後,她幾次來伊犁傳藝,1944年來伊犁後就定居下來,沒有再回迪化(烏魯木齊)。覃秀英在新城(水定)開辦了曲子戲會館,吸收了多名弟子,其中有6位錫伯族青年。他們是:四牛錄的“要命花”(藝名)、五牛錄的內登阿、富光壽,七牛錄的富清、壽謙等。這些人學完戲回到各自的牛錄後,遵照覃師傅的意願組織起戲班子,用漢語演唱傳統劇目。當時,八個牛錄轟轟烈烈地掀起了學曲子戲、演曲子戲的高潮。

錫伯族文化  錫伯族"汗都春"的由來與現狀

到了建國初期,這些第二代曲子戲的傳承人大部分已過世,只有七牛錄的壽謙老藝人仍活躍在曲子戲的舞臺上。他在自己家鄉納達齊牛錄收了8個弟子,組織了錫伯族人第一個戲班子。土地改革運動後,70多歲的壽謙老人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幾部漢族人的傳統劇目翻譯成錫伯語,如:《鍘美案》、《小放牛》、《李彥貴賣水》、《張良賣布》……用錫伯語在舞臺上演出漢族的傳統劇目,這種成功的嘗試得到了錫伯族人的熱烈歡迎。從此,人們把這個舞臺劇目叫“錫伯秧歌”。

第二代曲子戲的傳承人壽謙老藝人過世後,錫伯秧歌走入低谷,幾乎見不到一出秧歌劇目了。

如今,第三代曲子戲的傳承人大部分都不再演出了,只有壽謙老藝人的得意門生玖元在納達齊牛錄鄉政府的支持下組織了秧歌演出隊,將技藝傳授給第四代曲子戲人。“汗都春”在幾代錫伯族老藝人的艱苦努力下才得以延續到今日。

近幾年來,因種種原因,“汗都春”趨向衰落,演藝人才開始短缺,第四代傳承人現已經到60歲的年齡,卻無人可傳承。

曲子戲這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搶救保護,筆者希望政府對此有足夠的重視,大力扶持面臨失傳危險的“汗都春”,讓它重放光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