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門巴族藝術 門巴族傳統的門巴戲啥樣

門巴族藝術 門巴族傳統的門巴戲啥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門巴戲”從起源到形成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據史料記載,“門巴戲”產生於西藏藏傳佛教五世達賴時期。當時,門隅地方有一處叫“隅鬆沙定”的村莊,那裏有一位名叫洛追加措的人。因爲他當時對門隅羣衆發展生產有功,爲此五世達賴爲了表彰他的功績,收洛追加措爲自己的弟子,並讓他到哲蚌寺學經。學成後,人們尊稱他爲“門巴梅惹喇嘛·洛追加措”。

公元1680年,五世達賴撥給洛追加措一筆經費,派他回到門隅擔任行政長官,同時讓他修建達旺寺。達旺寺建成後,五世達賴爲表彰他的功績,贈送給他一尊自己供奉的五個蓮花生像中的一個像和一幅五世達賴自己用鼻血畫成的--班登拉姆的畫像唐卡。這期間,洛追加措蒐集、整理了很多當地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並編寫了藏戲《卓娃桑姆的》劇本。從此以後,這個劇本也成爲藏族地區各地到處傳演的“着名的八大藏戲之一”。與此同時,門巴族羣衆也以本民族的歌舞說唱表演這些故事和劇本,“門巴戲”就萌芽產生了。

起源

門巴族藝術 門巴族傳統的門巴戲啥樣

門巴戲的起源主要是酬神歌舞,其直接源頭據認爲是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巴羌表演,把它加以情節化,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門巴歌舞戲劇。門巴戲由於源自宗教儀式活動,戴假面具演出者在鑼鈸伴奏下,說、唱、舞錯落穿插,交替配合,常常會產生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唱詞采用散體歌謠形式,曲調隨內容和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門巴戲雖然受到藏戲的影響,但並未照搬藏戲的模式,而是根據本民族的審美需要和審美心理進行消化和吸收,使之成爲巴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特色

門巴戲的表演源自門巴族的民間舞蹈、歌舞和宗教藝術表演,其音樂則源自門巴族民歌“薩瑪”(酒歌),此外又吸收了門巴族的說唱音樂、古歌、悲歌和宗教音樂。門巴戲的服裝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爲基礎,同時又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

規定

“門巴戲”規定只有六個演員和一個司鼓鈸的伴奏員。演出的開場儀式叫“頓羌”,亦叫“瓊根雜娃鬆”,意爲“三個根本的來源”,指借用藏戲開場儀式中的三種人物溫巴、甲魯、拉姆,使之化成門巴戲開場儀式中的六個角色:漁翁、漁夫、甲魯、仙翁、仙女、龍女。儀式由這六個角色先後出場舞跳、歌唱、表演,還穿插表演祭祀衆神:太陽神、香獐神、大象神、犛牛神、鹿子神、石磨神等等。

正戲開始後,六個演員除要分別扮演劇中六個角色外,劇中的其他角色也要由六人輪流串演,串演時服裝、裝扮都不變換。戲班除六個演員和一個伴奏員外,還有一個是管理人,他也要參加開場演出,他穿黑藏裝,戴"薄獨"帽,舉一面保護神“杜嘎日”旗幟,第一個出來繞場一圈,然後引出六個演員出來表演。而對伴奏員--鼓鈸師,則有更高的要求,除小鼓小鈸要由他司奏外,還要求他諳熟全部劇情、戲詞,懂全部唱腔、舞蹈動作和表演,以使鼓鈸點與整個戲劇節奏相合。

門巴族藝術 門巴族傳統的門巴戲啥樣 第2張

演出

門巴戲的演出按開場戲“頓羌”、正式“雄”和結尾戲“扎西”的順序進行。扮演“娘欽”(即漁翁)的演員在正戲開始之前有一段唸誦介紹,在正戲演出中則很少再穿插唸誦,只在劇本的散文敘述處,要把作者的議論以唸誦的方式介紹出來。一般情況下,一個整本大戲要演很長時間。

在勒布地區,每年藏曆新年期間,規定都要連續演出《諾桑法王》七天,一天演一段。據1981年回藏定居的門達旺寺喇嘛次旦次仁說,演出是以有重頭戲的角色分成一段段來進行表演的,如《諾桑法王》中雲卓仙女飛下人間林泉沐浴,仙女被漁夫捉住,仙翁勸解漁夫將仙女獻給諾桑王子這一段戲,就稱爲《雲卓拉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