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震驚:抗戰後期日本經濟破產日軍多數人餓肚子

震驚:抗戰後期日本經濟破產日軍多數人餓肚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大東亞補給戰》承認日本經濟39年就開始破產了,41年日本國內實行的是人均日僅6兩主食的貧缺配給。44年日本在河南只放了一丁點糧米,隨後就是吃柳葉過活,大批日軍在洛陽病倒。

在湘桂作戰時,餓極了的日軍,甚至成片的拔地裏還未成熟的稻子,連稻穗帶稻杆,全部吃掉。粵漢鐵路沿線,很多樹上的葉子和樹皮,都被飢餓的日軍一掃而光,沿線沒有幾棵樹還有葉子的。日軍基層聯隊大量減員,很多士兵因爲飢餓,連路都走不動了。

看日本和平學研會的資料,200多日本老兵回憶,在43年前很早日軍就很艱苦了,吃搶來的麥粒,掘野菜吃的很普遍,作戰時期,後勤常常跟不上,地裏的青麥、青禾、青豆,和青蛙、蛇,是他們最好的食物。

有人會說,日軍不會搶嗎?是的,當然會搶。可是老百姓也窮啊。而且,沒糧食吃的老百姓紛紛加入抗日隊伍。越是搶糧,抗日隊伍就越壯大!

震驚:抗戰後期日本經濟破產日軍多數人餓肚子

日本在我國的糧食補給線,主要是長江航運和隴海鐵路線,一號作戰的時候就是一路沿着隴海線推進,所以一戰區崩潰的格外快;南方長衡會戰的時候日軍補給就很吃力,等過了衡陽就喪失了戰略進攻能力。

隨着戰爭的深入持久,日軍的後勤運輸越來越匱乏。儘管又是“攤派”、又是搶劫,卻仍然無法挽回駐華日軍經濟上的頹勢。日僞統治區糧食奇缺,連漢奸報紙《新民報》也不得不承認:北京“米糧價格之增漲與日俱進,市民莫不叫苦,”天津“以麪粉雜糧等華人主要食糧價格日見昂騰,實予日常生活上一大威脅,而漸化爲重大社會問題。

“百團大戰”後,僞幣進一步貶值,物價如脫繮之馬。日僞統治區的經濟已是面臨崩潰。駐華日軍則供給難以維持,十分狼狽。從《晉察冀日報》1942年1月18日的一篇報道中,可以看出當時駐華北一些地區的日軍已窮困到什麼程度:據調查,盂城、上社、下社、椿樹底、河口、耿鎮的敵人直到本月十六號還未穿上棉衣,在五臺山上冰雪凜冽中,穿了棉衣的我們,還感覺着冷,而素不習冷的敵人穿着單衣在雪花與朔風中,其狼狽的情形是可想見了

下社敵人曾經爲了搶一個老太婆的窩窩頭和大豆而打起架來,而菜蔬則以搶來的老百姓的南瓜和山藥充之。老兵4人一小碟,新兵6人一小碟,每人吃不到三口便光了,至於肉,除了搶老百姓的羊牛雞外,一個月不見葷是常事,鞋子破了便搶着和做工的民夫換,以致嚇得民夫們再不敢穿好鞋了,菸捲早就不吸了,只有搶民夫們的旱菸過過癮。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敵佔區引發搶購潮,物價直線上升。這對原本脆弱的敵佔區經濟,無疑是火上澆油。而日本國內,則要求駐華日軍不僅要做到經費自給,“以戰養戰”,還要更多地掠奪中國的物產、人力、變佔領區爲“大東亞聖戰”的供給基地。

如此惡性循環下,日軍的垮臺乃是註定了的事情。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