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麼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秦漢樂舞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從舞蹈藝術發展的方面來看,秦漢時期屬於我國曆史上秦漢舞蹈藝術發展的第二高峯時期,統治者對於舞蹈藝術的喜愛也加速了舞蹈藝術的傳播,使舞蹈藝術得到了大力推崇,在秦漢時期呈現出了絢麗多姿的局面。

秦漢時期在音樂方面也形成了聲、音、樂的三層結構,音樂的三層結構也反映出音樂與人的本質和內心的相互關聯。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音樂與舞蹈的有機結合,在多個方面爲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愉悅的享受,人們在享受藝術薰陶的同時豐富了精神世界,爲文化的傳播也打下了良好的羣衆基礎。

一、起舞弄清影:可嘆幾千年

1.背景

在剛剛結束了戰爭割據完成大一統的背景下,秦漢的舞蹈呈現出“大美”的氣象。在秦漢之前,長期的動盪不安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強烈的不安感,人民在煎熬之中生活,水深火熱的生活環境使人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爲了生存,他們四處奔走,由此加劇了社會的混亂程度,給統治者的統治帶來了更大的難題。

國家的人民迫切期望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在百家爭鳴的促進下,各學派的代表都用自家學派的獨有形式表現出了對國家安定的嚮往。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2張

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推動下,秦始皇平復了戰亂,一統六國,建立了我國首箇中央集權的王朝。

國家的安定也結束了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人民全然接受了大一統的思想,這一思想也轉化成意識保留在人民的心中。

秦朝的建立完成了收復了完整的國家版圖,也對國家一些制度進行了改革和完善,例如商鞅變法、土地制度、重農抑商、度量衡等,都推動着國家的運轉走向正常的軌道。然而秦朝從建立到滅亡僅僅用了十五年時間,即使制定了制度,也無法看到最終成果。

漢朝的制度管理遂有“漢承秦制”的說法,但是漢朝不僅完成了國家版圖的收復,還在思想文化層面取得了巨大收穫。

司馬相如曾在《封禪書》中表達出“漢朝的思想教化像奔騰不息的流水一樣”,如此磅礴的景觀營造出了恢宏大氣的局面,將漢朝的統治思想展露無遺。

基於這種思想背景,秦漢的樂舞文化也在此薰陶下呈現出“大美”的景象,這種景象的出現爲我國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瞭新的方向。

2.秦漢樂舞的發展

秦漢時期是我國曆史各朝各代中當之無愧的文化發展程度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時期,這一時期文化極度地融合在了一起,發展趨勢多姿多彩,完美地呈現出包容性的特點。

在西域各民族與秦、漢的交流融合中,漢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西域民族的特色,少數民族的舞蹈和音樂曾多次進入漢朝宮廷演奏,這些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也被記錄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供後人學習和欣賞。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3張

樂舞起源於先秦時期,經歷了歷史的考驗和磨練之後,在漢武帝時期發展步入了黃金時代。

雖然漢武帝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思想的自由發展有了束縛,但是儒家學派所重視的“仁義禮智信”觀念卻一度成爲社會主流,爲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所推崇。

在秦漢時期,中原舞蹈風格的形成得益於絲綢之路的開通,張騫出使西域,中原與西域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愉悅,舞蹈更是成爲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人們對於樂舞的重視爲樂舞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因此在與西域的交流中,西域舞蹈中的異域風格也融入到了中原舞蹈之中,樂舞的種類也逐漸豐富,爲後期樂舞的繁榮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4張

舞蹈是身體動作的藝術而非簡單的身體動作,經過設計的舞蹈動作蘊含了人們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是一種抒發感情的渠道。

秦漢時期的舞蹈以“長袖細腰,揚袖踏鼓”爲主要特點,同時在一舉一動中體現了儒家思想。

秦漢時期的舞蹈可以分爲俗樂和雅樂兩類,俗樂所代表的是以民間習俗爲主的舞蹈形式,雅樂所代表的是由樂舞管理機構(即樂府)在宮廷所做的具有特定規矩的禮儀樂舞。

兩種類型的舞蹈受衆不同,其所反映的內容也不同,但是這兩種舞蹈的盛行卻爲舞蹈家提供了生存空間。

樂舞形式的不斷豐富使舞蹈家們的技術不斷提高,人們對於舞蹈的需要爲舞蹈家提供了生存發展的空間,在不斷的探索和進步中,舞蹈形式不斷傳播,由此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整體水平的提高。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5張

二、禮儀之邦,美美與共

秦漢時期,樂舞不僅在平民百姓之深受青睞,達官顯貴更是醉身其中,各階層的人民都沉醉於樂舞的浪潮之中。

統治者對於樂舞的喜愛是推動樂舞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漢武帝喜愛吟詩作賦、填詞作曲,爲了自身興趣,也爲了百姓需求,漢武帝特地設立了樂府機構,推動樂府歌曲的發展,與歌曲相配合的舞蹈也隨之發展。

在此時期,樂舞已經不是簡單的娛樂工具,進而演變成爲上層人士的一種生活狀態

在統治者和上層人士的推動下,平民百姓也逐漸開始享受樂舞,樂舞逐漸變成了社會主流,其中比較常見的舞蹈有建鼓舞、盤鼓舞、巾舞、袖舞等。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6張

不同的舞蹈表現出的是不同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情景,所謂“戲如人生”便可以作爲不同舞蹈形式的一種詮釋。

樂舞的繁榮景象自然也被記錄了下來。如今考古出的秦漢時期的文物例如畫像石、畫像磚、青銅器、舞俑等都能夠反映出當時樂舞的繁榮景象,樂舞的魅力跨越古今給人們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樂舞中優美的舞姿和粗獷的西域音樂結合將漢舞的優美和西域的雄厚結合,並將二者的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舞蹈藝術中,離不開舞蹈道具的加持,漢朝時期舞蹈的普遍規律就是在舞蹈中普遍地使用舞蹈道具,有的舞蹈甚至直接以舞具命名,例如建鼓舞、鐸舞、盤鼓舞等。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7張

舞蹈家對於舞具的應用達到了行雲流水的地步,彷彿舞具不僅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舞蹈家身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具更像是舞蹈家的身體器官,幫助舞蹈家更加準確地抒發情感,讓觀衆更加靈活地捕捉舞蹈中蘊含的情緒。

秦漢時期舞蹈的功能與當代舞蹈的功能不同,現代舞蹈以審美爲主,更加在意舞蹈的優美韻味。

而秦漢時期的舞蹈更加具有功能性,例如宴飲舞蹈,宴飲舞蹈分爲即興舞和交誼舞,即興舞不由專業的舞蹈家表演,而是以自我娛樂爲主要目的,這種舞蹈形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表達舞者的情緒,也展現了舞者當時的精神風采和社會風貌。

交誼舞則要遵守一些相應的規則,例如先主後客,舞姿中必須包含旋轉的動作等。舞者必須遵守舞蹈的規則,否則會引發主賓之間的隔閡。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8張

秦漢時期的文化背景包含了恢宏的氣勢,該時期的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現着這種氣勢。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秦漢樂舞場面宏大,節奏鏗鏘有力,動作奔放大氣,場景色彩鮮明強烈,音樂韻律激昂婉轉,似有“銀瓶乍破水漿迸”之感。

舞蹈、佈景、音樂的協調配合都打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因此在現有記載中,秦漢樂舞在我國文化發展歷史中佔據着不容忽視的地位。

對於樂舞的記錄是後人研究古代歷史文化的重要依據,漢代挖掘出土的墓葬中包含着大量記載歌舞百戲的畫像石、畫像磚、舞俑等。這些文物中刻畫着舞者搖曳生姿的舞蹈動作,栩栩如生的畫面如此撲面而來。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9張

通過文物中的刻畫,我們可以瞭解到,將舞蹈、音樂、雜技、武術等藝術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就是樂舞百戲。

樂舞百戲在秦朝被稱爲“角觗”,這種舞蹈形式在最初用於軍事活動和體育項目,後來逐漸演變發展成爲一種藝術形式,容納了雜技、馬戲、舞蹈、音樂等,在舞蹈表演中也包含着少數軍事動作,綜合性的表演形式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從現有的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來看,秦漢時期所反映出來的舞蹈風格是充滿活力、激情昂揚、積極向上的,在基礎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交融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舞蹈的藝術形式和表現形式。

變幻多姿的舞蹈動作呈現出了強勁有力的舞蹈力度、變換頻繁的音樂節奏、以及舞蹈家鮮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展現出了當時社會積極向上的社會風貌。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10張

三、古往今來,千姿百態

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發展至今靠的就是對文化的傳承,並且在傳承中發揚光大。

無論是秦漢時期亦或是我國古代任何其他時期,對於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從未停止過。前人對於當時文化的記載是後人追溯歷史文化的重要依據。

例如畫像磚和畫像石對於樂舞場景的記載,準確地反映出當時上層人士宴飲的場景和平民百姓娛樂的場景,這些被凝結在文物中的舞蹈瞬間,都是當時人們對舞蹈和生活的最直接的記載,也是對於當時生活狀態最直接的反映。

這些載有千年文化的文物歷經歲月的滄桑洗禮遺留至今,雖不能保存完整的面貌,色彩和線條也逐漸模糊甚至消失,但是作爲歷史的記錄者和傳播者,它在完成着它的使命。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11張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秦漢時期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國文化發展歷程中,秦漢時期的文化自然也佔有一席之地。

秦漢時期的舞蹈是我國古代舞蹈發展的高峯期,另一高峯期則是唐代,唐代的舞蹈形式多樣,也具有開朗活潑的基調,也是對唐朝帝國強盛氣勢的一種反映。

在歌舞之間將唐朝帝國朝氣蓬勃的氣勢展現了出來,也將生機勃勃的社會風貌傳達了出來同時具有了觀賞性和歷史性。

結語

秦漢時期的舞蹈風格變幻無窮,種類繁多,但是整體上繼承了各家學派的特點,將儒家文化中的“雜霸而治”展現出來,漢代樂舞中的輕盈之美、韻律之美、拙樸之美和融合之美是從專業舞蹈角度對舞蹈文化的展現。

秦漢樂舞的特點是什麼?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12張

儒家思想在漢代成爲了社會主流,因此秦漢樂舞中也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禮儀”內涵,從本質上反映出敬畏平和的思想,對於先人、統治者都飽含敬畏之心。

舞蹈雖然變化多姿、動作鮮明,但是卻十分張弛有度,既能表現出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又不會逾越禮制規矩。

而秦漢樂舞又包含了西域特色和東夷特色,在音樂和舞蹈層面都是多種風格融合的結果,雖然有外來文化的融合,但是漢文化依舊佔據主流,任何外來文化的加入都是爲漢文化的發展錦上添花,爲漢文化的繁榮提供基礎。

因此在傳承我國文化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創新也要適當吸收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吸收借鑑的同時保持自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