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鄭國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鄭國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鄭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鄭國是我們很熟知的諸侯國,它始建於西周晚期,爲商代奠國(鄭)的承續,初始地在今陝西華縣,始封君是周宣王的異母弟、周幽王的叔叔鄭桓公姬友。西戎亂周前夕,鄭桓公看到了西周將亡的苗頭,爲了鄭國的前途,鄭桓公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原有的基業去東部重組鄭國。在太史伯的協助下,鄭桓公看中了東都洛陽以東那一片寸土寸金之地,但當時洛陽以東一帶被以鄶國(河南新密市東南)、東虢國(河南滎陽西北)爲首的東洛十國牢牢佔據,並沒有多餘的土地。最後鄭國以“寄帑”的名義向鄶國等小國借地,相當於近代流行的“租界”。鄭桓公將陸終後裔之國的鄶國定爲重點對象,以王親國戚的身份向鄶君借地,鄶君爲了巴結到這個威震宗周當今周王的叔叔,慷慨獻地。自此,鄭桓公、鄭武公兩代憑藉這一席之地逐漸發展壯大,成功利用周室東遷的歷史機遇蠶食東洛十國,爲後續鄭國的崛起打下根基。

鄭國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鄭國真正的崛起得歸功於周室東遷,幽王末年,西戎亂周,鄭桓公爲保護周幽王被西戎所害,其子鄭武公繼位後,與秦、晉、衛聯合擊退犬戎,協助平王東遷,執掌周室大權,並獲得了向周邊拓地的天子特權。轉型後的鄭國控制王都洛陽以東大片土地,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號東掃西討,威震四方,成爲當時姬姓諸侯中威望最高實力最強的諸侯國。周平王在位五十餘年,鄭武公、鄭莊公兩代憑藉周室攢足了人氣,威望一度威脅到了周王的權威。繼任後的周桓王藉助虢公忌父分攤鄭國勢力,免去鄭莊公卿士之職,致鄭莊公強烈不滿,在謀臣祭足的策劃下,帶人潛入周王畿收割周王的麥子以挑釁天子權威,周鄭自此失和。公元前707年,多年積怨的周鄭爆發了繻(xū)葛(河南長葛市北)之戰,周桓王親征敗北,天子顏面徹底喪失。鄭國的崛起可以說是兩週交替這一特殊社會形式下一大怪胎,是打破森嚴周禮近三百年機制大周朝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然而物極則反,鄭國的鼎峯時期也是衰落的開始。鄭國從鼎峯走向衰落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權臣祭(zhai)足。祭足是祭國後裔,是鄭莊公身邊的重要謀士,鄭莊公做的那些僭越的事,很多都出自他的手筆。鄭國稱霸後,成爲鄭國乃至整個春秋史上第一大權臣。鄭莊公死後,祭足一手掌控鄭國君位廢立大權,先立鄭昭公公子忽,後與宋國合謀改立鄭厲公公子突,後鄭厲公忌憚祭足權勢欲殺祭足,事敗出逃國外,祭足再次迎立鄭昭公。鄭昭公死後,祭足又陸續擁立鄭子亹(wěi)、鄭子嬰兩任國君,直到去世。短短七八年間,祭足前後廢立更替四位五任君主,使鄭國內政陷入混亂,也給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莊公的霸業徐徐落下帷幕。

鄭國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第2張

但真正導致鄭國衰敗的是“七穆輪政”,七穆,鄭國七大貴族,即駟氏、罕氏、國氏、良氏、印氏、遊氏、豐氏,皆爲鄭穆公之後。鄭國七穆與晉國六卿、魯國三桓齊名。我們熟知的鄭國名臣子產,即出自七穆之子國一支。鄭穆公死後,鄭襄公即位,開始了七穆輪流執政的生涯,國君君權逐漸旁落。七穆之間因爲權力時有衝突,致鄭國內亂不斷,如西宮之難、純門之師、伯有之亂、子晳之亂等,大大削弱了鄭國國力,七穆輪政從鄭襄公時期開始到鄭聲公時期結束,前後長達一百餘年,直接導致鄭國的衰敗。雖然鄭簡公時期子產當政,對鄭國進行了一系列改制,如田改、鑄刑鼎(公開律法),七穆在此期間關係較爲緩和,主持與晉國、吳國、楚國等國結交,使得鄭國政壇氣象一新,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鄭國的衰退,但歷史的進程無法阻擋,子產死後,七穆之間繼續爭權奪利,消耗國本。

鄭國是如何發展壯大起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第3張

春秋末年,苟延殘喘的鄭國又迎來了新的死敵:新興的韓國。三家分晉後,韓國正式成了鄭國鐵鄰,春秋末年天下諸侯兼併成熟,戰國七雄規模初成,韓國地處中原腹地,四周強鄰,無力拓展,鄭國成了韓國唯一要吞併的對象。而此時的鄭國仍然內亂不斷,直到鄭繻公即位,鄭繻公是鄭國後期較爲有所作爲的君主,也曾力挽狂瀾,拯鄭國大廈於將傾。據《史記·鄭世家》載,鄭繻公統治期間,爲抵抗韓國的侵犯,做了不少實事,並多次擊退韓軍,收復失地。無奈執政後期做錯了一件事,“殺其相子陽”,直接導致鄭國內亂,自己也被子陽的餘黨刺殺,使得韓國有機可趁,加速了鄭國的滅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