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本草綱目·第十卷·菜部·茄原文是什麼內容?

本草綱目·第十卷·菜部·茄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本草綱目》是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爲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製精美插圖1160幅,分爲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採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鑽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一部鉅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牀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十卷·菜部·茄

本草綱目·第十卷·菜部·茄原文是什麼內容?

【釋名】

又叫落蘇、崑崙瓜、草鱉甲。

【集解】

[頌說]茄,到處都有。其種類也有好幾種:紫茄、黃茄,南北各地都有;白茄、青水茄,只有北方纔出產;江南有一種藤茄,蔓生,茄皮很薄,像壺盧一樣。[時珍說]茄種適宜在九月黃熟時收取,然後將它洗淨曬乾,二月份即可摘下,然後種植移栽。茄的株有二三尺高,葉子大如手掌。從夏到秋,茄開紫花,五瓣相連,五個棱角猶如繡上了絲線,花蕊黃色,綠色的蒂包在茄上。茄中有瓤,瓤中有子而很像芝麻。茄有圓如栝樓的,四五寸長;有青茄、紫茄、白茄。白茄也叫銀茄,味道勝過青茄。各種茄到老時顏色都會變黃。而蘇頌認爲黃茄是茄的一種,大概是沒有深入研究吧。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治寒熱,五臟勞損。也可用醋抹後敷毒腫。將老後裂開的茄燒成灰,可治乳裂。吃茄子,可散血止痛,消腫寬腸。

【發明】

[震亨說]茄屬土,所以甘而喜降,大腸易動的人應忌吃茄子。老的茄子可治乳頭裂;把茄根煮湯可治凍瘡;把茄蒂摘下來燒成灰治口瘡,都會獲得奇特的效果,這與茄的甘甜能緩火有關。[時珍說]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說,茄子能厚腸胃,動氣發疾。此說全不知茄子性滑,不厚腸胃。

【附方】

1. 婦人血黃。用黃茄子切開,陰乾爲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2. 腸風下血。用經霜茄連蒂燒存性,研末。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又一方:取大茄種三枚,每用一枚包溼紙中煨熟。泡酒一升半。蠟封三天,去茄飲酒(暖飲)。

3. 腰腳拘攣,腰腳風血積冷,筋急拘攣疼痛。取茄子五十斤(這是古秤,所得重量約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細,以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粟粉,令稀稠適當,更配以麝香、硃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一月後病癒。磕撲青腫。用大黃茄一個,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末。臨臥時服兩小匙,溫酒調服。一夜傷消無痕。

4. 熱毒瘡腫。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瘡上即消。

5. 蟲牙疼痛。用秋茄花幹品燒存性,研末塗痛處。

蒂〔主治〕茄蒂燒灰,和入飯中飲服二錢,可治腸風下血不止,及血痔。又可用來治口齒瘡。茄蒂生切,可用來擦癜風。

花〔主治〕金屬銳器所致的金瘡和牙痛。根及枯莖葉〔主治〕將根、莖葉煮成湯,浸泡凍瘡皸裂,效果顯著。還可散血消腫,治血淋下血,血痢,子宮脫垂,齒痛和口腔潰瘍。

【附方】

1. 血淋疼痛。用茄葉薰幹爲末,每服二錢,溫酒或鹽湯送下。隔年的茄葉更好。

2. 久痢不止。用茄根燒灰、石榴皮,等分爲末,砂糖水送服。

3. 趾腫疼痛,不能行走。九月收茄根懸檐下,逐日煎湯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