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戰國時期爲何會爆發濁澤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

戰國時期爲何會爆發濁澤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濁澤之戰源於魏國內部之爭,魏武侯由於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去世,他的兩個兒子魏瑩和魏緩圍繞國君之位展開爭奪,由於魏緩勢力較弱,於是鼓動韓趙兩國攻擊魏瑩,韓趙聯軍在濁澤濁澤擊敗魏國軍隊,但由於韓趙兩國卻因爲如何安置魏國而產生爭議,聯軍逐解散。之後魏瑩殺死魏緩,自立爲國君,並於次年對韓趙兩國發動反攻,三晉至此徹底決裂。

魏武侯去世未立儲君,二公子相爭引韓趙來伐

魏武侯二十五年(周烈王六年、前370年),魏武侯魏擊崩氏,由於其並未設立儲君,導致魏緩和魏瑩圍繞國君之位展開爭奪,由於魏瑩的實力遠在魏緩之上,於是魏緩便想借助外力擊敗魏瑩。

戰國時期爲何會爆發濁澤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

同年七月,魏緩逃出魏國,到達邯鄲,請求趙成侯出兵幫助自己奪取國君之位。次年,魏國大夫公孫頎也前往韓國,對韓懿侯說魏瑩雖然有公孫痤相助,但只是佔據了半個魏國而已,不如趁魏國內亂之際,聯合趙國一起進攻魏國,除掉魏瑩。

當時,歷經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國君的發展,三晉之中以魏國實力最爲強勁,加之韓趙魏三國國土犬牙交錯,魏國實際上已經成爲了韓趙兩國的巨大威脅。

因此,韓懿侯在聽取了公孫頎的建議後,立即和趙成侯組成聯軍,共同進攻魏國。聯軍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魏國濁澤戰敗,韓趙兩國分歧嚴重

韓趙兩軍在黃河以北集結,然後向魏國葵城發動進攻(今河南焦作西北),一舉將其攻克,極大的鼓舞了聯軍士氣。緊接着,聯軍揮兵西進,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魏瑩坐鎮都城,得知聯軍來犯,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

韓趙兩國在濁澤擊敗魏軍,進而包圍安邑。魏瑩身處安邑無可奈何,只好靜觀其變,坐等破敵良機。

戰國時期爲何會爆發濁澤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 第2張

眼看就要取得最終的勝利,結果韓懿侯和趙成侯關於如何處置魏國和魏瑩產生了分歧。趙成侯主張除去魏國,擁立魏緩,令其割地後退軍。韓懿侯則認爲這會被其他諸侯視爲貪暴,他主張將魏國分爲一分爲二,使魏國成爲宋國、衛國那樣的小國,這樣韓趙兩國便無後顧之憂了。

韓趙雙方各持己見、相持不下,韓懿侯一怒之下趁夜率領韓國軍隊離去,趙成侯心想僅憑趙軍根本無法取勝,隨即也領軍撤走。聯軍不戰而退,安邑之圍逐解。

韓趙兩國退軍之後,魏瑩殺死魏緩,自立爲君(此時尚未稱王)。

彭澤之戰並未損傷魏國元氣,次年(前368年),魏瑩對韓趙兩國發動反攻,“敗韓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至此,三晉徹底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