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三家分晉,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爲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在三家分晉之後,趙國、魏國、韓國與秦國、楚國、齊國、燕國並稱爲戰國七雄。在戰國初期,特別是魏文侯、魏武侯在位時,魏趙韓這三家還保持着團結的態勢,也即經常一致出擊。不過,伴隨着各自利益的不同,魏國、趙國、韓國之間開始互相征伐。其中,就濁澤之戰,就是三晉之間的一場大戰。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首先,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就濁澤之戰的歷史背景來說,發生於魏武侯這位君主剛剛去世的時候。公元前370年,魏國第二位君主魏武侯在尚未指定魏國繼承人的情況下逝世。基於此,魏國在魏武侯去世後發生了內亂,魏武侯的兒子魏罃和魏緩開始爭奪魏國君主的位置,並且引起了韓國和趙國的加入。公元前370年七月,因爲被魏罃,也即之後的魏惠王擊敗,所以,魏緩逃亡到趙國都城邯鄲,請求趙成侯出兵爲他回國爭位。公元前369年,支持魏緩的魏國大夫公孫頎,則進入韓國會見韓懿侯遊說他,希望他出兵除掉魏罃及打敗魏國。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第2張

在魏武侯在位時,魏國的整體實力更上一層樓,不僅擊敗了秦國、楚國等,還實現了對韓國、趙國的壓制。因此,面對魏武侯去世後的這一史記,趙成侯與韓懿侯都不願意錯過。於是,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趙成侯與韓懿侯親率兩國大軍,聯合向魏國進攻。在濁澤之戰中,趙國和韓國的大軍向魏國都城安邑進發(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面對氣勢洶洶的韓趙聯軍,魏罃坐鎮都城,連忙派出魏軍在濁澤迎戰。不過,結果是韓趙聯軍勢大敗魏軍於濁澤(今山西省運城市一帶),從而包圍了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一帶)。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第3張

由此,在濁澤之戰中,韓國和魏國完全可以繼續猛攻魏國都城安邑,以此達到佔據魏國的結果。但是,在已經佔據優勢的背景下,韓懿侯和趙成侯卻發生了分歧。一方面,趙成侯主張除去魏君,擁立魏緩,割地而退。另一方面,韓懿侯否定了趙成侯的主張,而是建議將魏國分成兩個國家,促使魏國的實力弱於韓國和趙國,則今後就沒有擔心魏國的威脅了。可以這麼說,趙國和韓國的主張,各有各的道理,一個着力於眼前的利益,也即從魏國獲得土地,另一方面則從長遠利益出發,也即避免魏國再次崛起。

濁澤之戰,趙國、韓國聯合攻打魏國,結果誰贏了? 第4張

最後,因爲雙方固執己見,也即這一分歧無法達成共識,所以,互相不肯讓步的韓國和趙國都選擇了撤軍。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韓懿侯連夜率領韓國軍隊離去。在韓國大軍撤退後,趙成侯見趙軍勢孤,不能再戰,也選擇撤退。就這樣,因爲韓國和趙國的相繼撤退,魏罃取得了濁澤之戰的勝利。在除掉魏緩等對手後,魏罃自立爲君,當時,此時的魏罃還沒有稱王,在之後的徐州相王時,魏罃正式成爲魏惠王,也即與齊國齊威王互相稱王。總的來說,雖然魏惠王取得了濁澤之戰的勝利,避免魏國一分爲二,但是,三晉之間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在此之後,魏趙韓三國之間繼續互相攻伐,再也沒有“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