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濁澤之戰發生在什麼時間?戰爭的過程及歷史評價

濁澤之戰發生在什麼時間?戰爭的過程及歷史評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公元前369年,在魏與韓趙之戰中,韓、趙聯軍在濁澤(今山西運城境)進攻魏軍的作戰。 史稱“濁澤之戰”此戰,聯軍在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由於趙、韓的嚴重分歧,因不能協同而由勝轉敗,使魏國終免於分割。

濁澤之戰發生在什麼時間?戰爭的過程及歷史評價

濁澤之戰評價:

歷史典籍中,對公元前369年發生的那場濁澤之戰的評價,多見於《史記·魏世家》上。

公元前370年,魏國國君魏武侯驟然離世,懸而未決的王位繼承問題終於導致了魏王之子魏罃與魏緩手足相殘的宮廷慘劇。在激烈的軍事衝突中落敗的魏緩率部倉皇逃至趙國都城邯鄲,竟指望一直對魏國虎視眈眈的趙成侯出兵爲自己奪取王位。由此,提及對濁澤之戰的評價,古往今來的學者多認爲是一場“因魏緩的自私和愚蠢招致外敵侵略的戰役”。

眼見魏國內亂驟起,趙成侯自然喜不自勝,於是急忙聯絡韓懿侯一起聯手對付魏國。在共同的戰略目標面前,兩人一拍即合,隨即組建趙韓聯軍,在黃河以北集結,大舉進攻魏國。身在都城安邑的魏罃聞訊,立刻派兵禦敵,卻因趙韓聯軍的實力強大而使魏軍在濁澤遭遇慘敗。在魏軍全面潰退之際,魏都安邑被大批敵軍圍困,危在旦夕。

而此時,韓懿侯和趙成侯在如何處置魏君一事上發生了分歧。趙成侯主張殺魏君以此消弭趙韓之心腹大患,韓懿侯卻主張分裂魏國,不必趕盡殺絕。由於雙方皆固執己見,軍事同盟關係繼而迅速瓦解。如此,安邑之圍立解,魏罃趁勢展開反擊,終於反敗爲勝。後世對濁澤之戰評價主要有兩方面。首先,趙韓聯軍在取得戰略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卻因內部分歧嚴重,不能協同作戰而惜敗,令魏國免於被分割。

而魏罃戰敗後,在絕境中充分運用鎮靜待敵、靜觀其變的策略,等待時機一舉反撲,最終反敗爲勝,在保衛領土之餘,也給了趙、韓兩國沉重的回擊。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