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西漢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具體有哪些組成構架?

西漢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具體有哪些組成構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中外朝官員組成構架是怎樣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中外朝制度簡介

中朝即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和賓客所構成。外朝也稱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現於武帝時。西漢早期,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丞相也參與謀議。

西漢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具體有哪些組成構架?

武帝爲了加強集權而削弱丞相的權勢。對於重要政事,依靠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作出決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會有和它相區別的外朝。外朝是指屬於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構成的官僚體制。

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

西漢初期的政權機構中,丞相權力很大,皇帝在很多事情上要聽取丞相的意見。漢朝規定,丞相有權任命四百石以下的中都官和郡國官,對六百石至二千石的高級官員的任用,丞相薦舉的權力也很大。

武帝初即位時,丞相田蚡無視武帝的權威,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丞相有如此大的權力,皇帝要加強專制皇權,必然與丞相發生矛盾。漢武帝爲加強皇權,便有意讓身邊的近臣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以削弱相權。

這些受皇帝寵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謂中朝或內朝,與以丞相爲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對應。中朝官員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實權,剝奪了以丞相爲首的中央政府的決策職能。

外朝的組織機構雖與秦及西漢前期無根本變化,但從職能上看,只負責處理和執行一般政務,成爲政令的執行機構。漢武帝統治時期中外朝的形成,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一個重大變化。

西漢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具體有哪些組成構架? 第2張

它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也顯示出解決這一矛盾的必然走向,即:爲加強專制皇權,皇帝不斷地用左右近臣削奪外朝大臣的權力,待新的機構權勢日重而有震主之威時,再用新的心腹近臣組成另一個機構。三省的形成過程是這樣,明清時期內閣和軍機處的出現也是如此。

中外朝的組成構架

中朝

將軍

將軍又分大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和前、後、左、右將軍等。漢代兵權由皇帝親自掌握,各種率兵的軍將都由皇帝任命和指揮。

由於將軍和皇帝關係十分親近,所以將軍也參與機要的謀議。有些皇帝的親信大臣,皇帝也給他們加上將軍的稱號,以示尊顯。如蕭望之本爲文臣,因受遺詔輔政而拜爲前將軍。

近臣

包括侍中、左曹、右曹、諸吏、散騎、常侍、給事中。皇帝對所親信的九卿或其它官員、儒生,在他們原職之外再給予侍中、常侍之類的名號,當時人稱這類官名爲加官。

所謂加官,是一種頭銜,並無具體的職掌,但獲得此號者,可出入禁中,並參與機密的商議。有時他們還可根據皇帝旨意去批駁外朝大臣。西漢的近臣﹐實際上是皇帝的賓客和幕僚。

西漢中外朝制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具體有哪些組成構架? 第3張

尚書

尚書本爲皇帝身邊掌司筆札的小官。中朝出現後,它的地位逐漸重要。它和僅僅參與議論的加官不同,尚書既有官署、官屬,又有具體的職司。成爲皇帝的祕書機關,在中朝已漸居核心地位。

昭帝時霍光秉政兼領尚書事,以後輔政大臣都援此先例而領尚書事。

外朝

丞相爲首的行政機構爲“外朝”,衙署在宮外,屬於政府官系統,正式之詔令則由此頒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