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科舉制度有哪些流程?

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科舉制度有哪些流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舉制度產生的背景是怎樣的?科舉制度的流程是什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科舉制度簡介

科舉指歷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詩話二則·推敲》“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科舉制度有哪些流程?

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爲題,規定文章格式爲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爲準。

科舉制度產生的背景

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爲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爲孝廉。

魏文帝時,陳羣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覈民間人才,分爲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但是,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覈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

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科舉制度有哪些流程? 第2張

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

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京和地方擔任高官。爲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他令各州每年貢士3人,後設不同科目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覈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

分科取士就是科舉的前身。

科舉制度的流程

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

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裏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爲生員,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科舉制度在隋朝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科舉制度有哪些流程? 第3張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爲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爲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爲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知縣等。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