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和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1998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遷徙航海家的評語中這樣寫道:他率領着十五世紀地球上最龐大的艦隊,近三萬名身經百戰的士兵,成功進行洲際遠航。 七次遠涉重洋,帶來了海上絲綢之路最爲繁盛的時代,卻沒有佔據海外國家的一寸土地,他就是鄭和。

“鄭和下西洋”算是15世界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對世界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前前後後一共七次下西洋,前幾次都是比較順利,但是最後一次卻死在了途中,奇怪的是最後連遺體都沒有運回來,那麼鄭和到底葬在哪呢?

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是,明王朝內憂外患

公元1398年,燕王朱棣打着“靖難”的旗號發動政變,與當時的皇帝朱允炆展開了一場歷時四年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靖難之役”,這場戰爭最終以燕王獲勝,登記爲皇帝而告終。

戰爭中鄭和屢立功勞,戰後論功行賞,鄭和被封爲太監。太監在清朝時,才成爲宦官的總稱。但在明朝,太監是掌管內官監的最高級別官員的職位,正四品屬於高級官員序列。同時他還被皇帝賜姓鄭,封地在現在的北京市朝陽區的東壩,當時叫鄭村壩,三寶太監鄭和的名號,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叫響的。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靖難之役過後,黃袍加身的朱棣成爲了明朝的最高統治者,明王朝的內憂外患也加在了他的身上。

首先是內憂:在朱棣攻佔南京之後,之前的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要知道朱允炆可是明朝的合法皇帝,如果朱允炆突然在明朝的某一處出現,並下詔討伐朱棣,對朱棣的皇位將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朱棣在登基之後,一直派人打探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他的手下就曾打探到這樣一個消息:朱允炆化裝成僧人,在泉州登上一艘波斯商船,可能已經流亡海外。

根據《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正是這塊心病,促成了這一次的揚帆遠航。《明史》的這段文字裏還透露出此行遠航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向海外諸國展示明王朝的國力。

其次是外患:當時中亞傑出軍事家帖木兒,建立了一個橫跨中亞、南亞、西亞的帖木兒帝國。這位野心勃勃的開國君主,多次扣押明王朝使節,已經開始謀劃進攻中原。爲了阻止帖木兒帝國的擴張,鄭和船隊遠涉重洋,聯絡印度等國共同應對。

經過幾十年的尋找,建文帝就像失蹤了一般,沒有任何消息,“內憂”也逐漸變成了無憂;同時這幾十年明王朝的軍事實力得到了不少增強,而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也已經瓦解,“外患”也已經消除;剩下的就是花錢像海外諸國展示明王朝的國力這一件事了!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第2張

明朝信用體系破產,“下西洋”活動暫停

鄭和第六次下西洋返航回國後不久,一個噩耗自明朝的北方傳來,明朝航海事業的堅定支持者永樂皇帝朱棣,在遠征漠北的路上去世。明王朝的繼任者仁宗皇帝朱高熾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動,波瀾壯闊的航海事業陷入了停頓。

“下西洋”這一壯舉之所以遭到如此大的反對,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問題。永樂年間朱棣推行了許多重大工程,爲了讓工程順利進展,當時的明政府不得不通過發行紙幣從民間攫取財富,這種紙幣稱作寶鈔,其直接惡果是寶鈔信用體系的破產。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明王朝不得不採用鄭和“下西洋”從海外帶回的胡椒、蘇木等產品當作薪俸發放給官員們。這些在歐洲人看來,價比黃金的馬拉巴爾胡椒,在北京城中被低價賤賣。

朝廷官員對於這種薪俸制度怨聲載道,低級官員生活受到的衝擊尤爲明顯,幾乎是窮的揭不開鍋。因此數目龐大的明朝文官們,對鄭和下西洋之事充滿憎恨。自朱棣去世以後,明朝的文官們多次向當時的皇帝上書,請求停止“下西洋的活動。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第3張

西洋各國停止納貢,第七次“下西洋”成行

公元1425年3月,新皇帝專門給鄭和設置一個官職,任命他爲南京的守備使,這是一個負責南京城的安全和治安的職位。而此時明朝的首都已經遷往北京、南京就成了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賦閒之地。

54歲的鄭和接受了這個任命,在南京鎮守的歲月裏,鄭和經常去看隨他一起出海過六次的航船。之前劈浪斬荊的寶船,如今在荒涼與孤寂中,追憶着大海的撫慰與往日的輝煌。

鄭和當時的心情我們不得而知,但他一定期待着更遠的旅程,等待着這些寶船在驚濤駭浪中再次啓航。

公元1430年,此時明朝皇帝已經是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這年六月皇帝朱瞻基很不高興,原因是因爲西洋各國近些年疏於納貢,於是朱瞻基便有了再次派寶船隊出海的念頭,這次任務依舊是由已經是60歲的鄭和去完成。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第4張

鄭和自知天命,寫下“絕筆書”

二十六年前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他拜託禮部尚書李志剛爲自己的父親撰寫了墓誌銘。這一次鄭和再次親自提筆,意味深長的寫下了一段文字。從這段文字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鄭和是在總結,也是在感慨。

“涉蒼冥十萬餘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窘隔於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這段文字被刻成石碑,分別安置在江蘇太倉和福建長樂。江蘇太倉的石碑已經泯滅於歷史,而福建長樂天妃寺廟的石碑,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耐人尋味的是,在第七次遠航還未真正開始之前,石碑上就已經記錄了鄭和寶船隊的七次遠航。可能是鄭和已經也預感到,這一去便是絕唱。

再將石碑留在福建長樂天妃宮之後,鄭和離開長樂太平港,駕船遠航。一切都好像從前一樣,不同的是,鄭和已經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一個滿鬢斑白的老者。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第5張

1433年的1月17號,船隊到達了忽魯謨斯之後,分船隊分別駛往不同的國家。在隨船通是馬歡的《瀛涯勝覽》中,我們看到了分船隊前往天方,也就是今天的麥加。

宣德五年,蒙聖廷命差內官太監鄭和等,往各藩國開讀賞賜,分倧蹤到古裏國時,內關太監洪等見本國差人往天方國,就選差通事人等七人,齎帶麝香、瓷器等物,附本國船隻到彼,往回一年買到各色奇獲異寶麒麟、獅子、駝雞等物,並畫天堂圖真本回京,請天方國王亦差使臣將方物,跟同原去通事七人,貢獻於朝廷。景泰辛末秋月望日,會稽山樵馬歡述。

這上面記載的就是鄭和帶領明朝寶船隊的第七次下西洋,此次航行歷時三年。跟隨船隊一起帶回的還有一大批外國使節,可唯一不同的是,鄭和名字已經消失在的回國領賞人員的名單之中。

當船隊走到印度卡利卡特的時候,鄭和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因爲鄭和是穆斯林遺體必須在三天內下葬,所以當時決定就地安葬。等到寶船隊回國後,皇帝朱瞻基賜鄭和衣冠冢,安葬在南京中華門外的牛首山上。鄭和的生命伴隨着明朝的最後一次遠行而消逝。

西方國家有無數哥倫布,而中國再無鄭和

這次航行之後,直至二十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地球上再也沒出現過如此龐大的艦隊。就在鄭和第七次遠航後,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歐洲探險家競相出海,揭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令人遺憾的是,同時期的中國明王朝的一些文官,爲了防止皇帝在興出海的念頭,竟然將鄭和的“航海記錄”付之一炬。

鄭和爲什麼要下西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是怎樣的情境? 第6張

多年後,梁啓超先生憤然寫道:“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

與西方探險家不同的是,在鄭和二十八年的航海生涯中,他統率着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近三萬名身經百戰的士兵,卻沒有佔據海外國家一寸土地,以睦鄰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和實踐,樹立了十五世紀中國的世界形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