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韓非子》對歷史發展有哪些觀點?主要以什麼爲代表?

《韓非子》對歷史發展有哪些觀點?主要以什麼爲代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非子》的社會歷史觀以其三世說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他主張變法易俗的理論基石在於其變易的社會歷史觀,這一社會歷史觀以“三世論”爲代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韓非子》的三世說很大程度是針對孔子而來。孔子所說的三世是指夏、商、週三代,認爲三代禮制沿襲,變化不大,只是後代對前代有所損益。而《韓非子》提出三世說則反對因襲,針鋒相對地主張變革,這一觀念可能承自《商君書》。

《商君書》曾提出上世、中世、下世的概念,《韓非子》則將其變化爲上古、中古、當今,主要着眼於社會物質條件和世俗民情的變化,認爲三世之間有根本的變革。他用古今異俗的三世說否定了儒家因襲損益的三世說,同時也批判了儒家和墨家的法先王主張,破斥了陰陽家所謂的歷史循環論,建構起了法家以“變”爲核心的變易歷史觀。

《韓非子》對歷史發展有哪些觀點?主要以什麼爲代表?

《韓非子》認爲,歷史不斷髮展變化,人民生活條件、社會生產情況、時代面臨的問題都有着根本性的變革。上古時期,人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不再受到禽獸蟲蛇的侵擾,避免腥臊惡臭的食物對腸胃造成的疾病傷害;中古之世,人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洪水災難的侵襲。

近古之世,人民面對的是政治混亂、暴君的欺凌。而堯舜禹湯武等聖人和明君在不同時期的主要政治作爲其實就是對這些時代主要問題的迴應和解決。這一時代主題性的差異也爲不同時代應該有不同的治世方略打下了基礎。

《韓非子》在描述了物質條件和經濟產生進步的同時,又指出三世在社會風貌和政治生活方面的差異。上古時期,人民和諧不爭,因爲不爭,所以可以推行德治,甚至多次出現禪位天子的情形。

爲何古代可以尚德,而今卻出現大爭呢?出現如此之大的時代差異的根源何在?《韓非子》從理性的功利主義角度出發,給出了獨到而新穎的人口與資源矛盾的新解。

人口不斷增長與資源相對匱乏的矛盾是導致古今異變的根本原因。上古時期,人口少,資源充足,所以百姓可以不爭而衣食足,可以不用刑罰而民自治。但是隨着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口不斷增長,人口多了,但是資源並沒有隨之增加,人口多而資源少的局面出現後,爭奪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韓非子》對歷史發展有哪些觀點?主要以什麼爲代表? 第2張

《韓非子》將社會上的衝突爭鬥歸結爲對經濟和利益的爭奪,是對人口與經濟矛盾的天才般的洞見,可謂古典時期中國版的“人口論”,比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要早之上千年,所以《韓非子》的三世說相當具有影響力。

其實仔細剖析《韓非子》對於三世的描繪,他對於歷史發展的認識與其說是進化,毋寧說是變易。

從他對三世整體特徵的描述來看,他一方面描繪上古之世物質生活的落後,另一方面他也在羨慕原始先民生活的富足,二者之間,孰爲進化?包括他對三世不同時代主題的揭示,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也構不成歷史遞進關係。

實際上在這裏《韓非子》強調的是每個時代面臨的情況不同,遇到的難題各異,因而治國方法也應因時而變。在他心目中當今之世並非一個進化到更高的階段、更好的時期,相反,他把春秋戰國時期稱爲“急世、亂世、大爭之世”,在這一點上,韓非與諸子是一致的,都直面並承認當今迫切需要救世之良策。

但與諸子不同的是,韓非並沒有簡單地回到古代尋求解救之道,原因就在於韓非認爲社會歷史的本質是“變”,古今異俗,世與時移,既然社會條件、民衆情況和麪臨的問題都已經不同,又怎麼能簡單地相信用以前的方案就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呢?

從《韓非子》對民衆生活和社會風貌的分析來看,就物質生活條件和經濟生產方式而言,社會在不斷進步;但在人均佔有的物質資料而言,卻出現了人口漸增與資源匱乏的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又在退步。

就民智而言,民智在不斷進化,但從民智開化所導致的民心迷妄、人羣爭奪、社會混亂來看,民智之開化又成爲對道背離的一種倒退。

《韓非子》對歷史發展有哪些觀點?主要以什麼爲代表? 第3張

所以韓非很難說是一個樂觀的歷史進化論者,他甚至不是一個超越主義者(像他所推崇的老子那樣站到道的高度對現實的漠不關心和疏離),他更像一個冷峻而抽離的實用主義者,對社會歷史的發展既不做樂觀的期待,也沒有悲觀的絕望,而是對其不斷變化、混亂紛爭的現實進行客觀、冷靜的描述。

所以民智進化也好、退化也好,歷史進步也好、退步也好,實則不是韓非關注的重點,而他真正關注的其實只是他的政治主張得到辯護:一是變法,二是法治。

他對於歷史發展的認識與其說是進化,毋寧說是變易,與儒道無限眷戀的復古情結不同,韓非對古代社會的歷史回顧更是一種對當下混亂現實的關照,對他政治理論的迴應:因爲古今異俗、世情時變,故應變法以應變;因爲民智未萌的時代一去不返,和諧溫情的德治也不可復現,所以當下大爭之世,只能以刑罰齊民之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