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的黨爭源於什麼?明朝黨爭在當時有何影響?

明朝的黨爭源於什麼?明朝黨爭在當時有何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兩宋太學生干政的現象,爲中國歷史上所罕見,雖無結社現象,但已開啓了明代士人結社干政的先河。 明代的黨爭與士紳結社是桴鼓相應的。換言之,士紳講學、結社活動的存在,其影響必然波及朝政,從而在朝內引發朋黨之爭。同時,由於科舉制度極盛,座主與門生的關係紐帶盤根錯節,再加之同鄉、同道關係的影響,明代黨爭更趨複雜化。 明代黨爭,至明末尤盛,一直延續至清初順治、康熙兩朝。明末黨爭,燎原於神宗萬曆初年。當時張居正秉政,大權獨攬,採用高壓的手段,言官形同木偶。不過,言官的輿論表面上似乎已被剝奪,內裏卻更是膨脹。

而一般無恥士大夫,藉此機會彈劾正人君子,以取媚時相。例如趙用賢,以彈劾張居正“奪情”而被杖,戶部郎中楊應宿復力詆用賢。高攀龍、吳弘濟等又來論救,皆被貶謫。關於此,《明史》有如下揭示: 自是朋黨論益熾,中行、用賢、植、東之創於前,元標、南星、憲成、攀龍繼之,言事者益裁量執政,執政日與枝拄,水火薄射,訖於明亡雲。

由於廷臣的黨比,隨之也就產生了黨派。(注:明末朝臣中君子、小人之爭,以及“黨”之形成,究其原因,馮柯已是一語道破:“季世邪正相持,小人樹黨掊擊,君子不得已,立援以勝之。黨之名所由起也。小人以利合,君子以氣投。利易入而氣亦衰,是以小人之黨固結不解,而君子之黨每每疏,而反爲所破。”從中不難發現君子黨敗於小人黨的根本原因。

在萬曆二十年(1592),湘潭人李騰芳勸王錫爵不要三王並封,遷左諭德。騰芳與崑山顧天埈善,天埈險詖無行,爲世所指名,被彈劾罷去,騰芳亦投劾歸。於是,當時有顧黨、李黨之目。這是分黨的張本。到萬曆三十八年,祭酒湯賓尹和顧天埈招收黨徒,專與東林作對。天埈崑山人,賓尹宣城人,那時就分稱其爲昆黨、宣黨。到萬曆四十年以後,又有齊黨、楚黨、浙黨之分。(注:東林、浙黨角力,始自國本之論。關於此,可引下面史料加以進一步申述:“國本論起,言者相繼。政府惟王家屏與言者合。力請不允,放歸。申時行、王錫爵皆宛轉調護,而心亦以言者爲多事。時顧憲成以疏救冢宰,削籍。錫爵嘗語憲成曰:‘當今所怪者,廟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憲成曰:‘吾見天下之是非,廟堂必欲反之耳。’憲成既謫歸,講學於東林,故楊時書院也,有志之士爭歸之。沈一貫爲相,持權求勝,受黜者身去而名益高。此東林、浙黨所自始也。”)

明朝的黨爭源於什麼?明朝黨爭在當時有何影響?

齊黨有給事中亓詩教、周永春,御史韓浚,楚黨有給事中官應震、吳亮嗣,浙黨有給事中姚宗文,御史劉廷元,而湯賓尹則爲三黨的主謀。天啓初年,東林黨又得到政權。齊、楚、浙三黨在萬曆四十五年三黨專政之時,就產生了裂痕,東林黨的汪文言因機而起,破壞了三黨。至魏忠賢擅權,那三黨不得志的人全都加入了運動,把萬曆、泰昌兩朝的糾紛安在東林黨的頭上,東林遂成衆矢之的。崇禎帝即位,去除了閹黨,東林的勢力一度擡頭,但不久又陷入紛爭之中。據謝國楨的研究,崇禎時期朝內的政治派別可析爲以下三個系統:第一是東林黨,像文震孟、錢龍錫、孫承宗、範景文等人即是。第二是周延儒的一派,像王應熊可以歸入此類,後來周派依附了東林,就與東林黨合流了。第三是溫體仁一派,這派勢力最大,流傳很遠,如薛國觀就是他的嫡傳。

明朝的黨爭源於什麼?明朝黨爭在當時有何影響? 第2張

明末黨爭,一直延續至南明而不絕。如弘光朝中,有東林黨系統與馬士英、阮大鋮系統之爭;隆武朝中,又有武臣如鄭芝龍、鄭鴻逵與文臣黃道周、蘇觀生、張肯堂等的不能相容;永曆朝內,黨派分歧也存在,上下屍素,各自爲黨,嚴起恆、朱天麟等爲一黨,洪天擢、袁彭年等爲一黨,吳燝、劉湘客等爲一黨,陳世杰、楊邦瀚等又爲一黨,不久又歸爲吳、楚兩黨。

明朝的黨爭是源於文官之間爲了維護自己羣體的利益而形成的,但是也與朱翊鈞的放任不管脫不了干係。在此期間,文官斗的你死我活,農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而進一步縮短了明朝滅亡時間,因此可以說是明朝亡於黨爭、黨爭始於萬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