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北黨爭是在清朝的時候,發生的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其實,在清朝是叫做南北黨爭,但南北黨爭過程的伏筆,在明朝的時候便已經埋下了。那個時候,黨派還是叫做東林黨人的。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南北黨爭順治雕像

後來的清兵入關,統治者爲了安撫民心,於是就大舉錄用文人。這些文人之間相互爭風吃醋,相互牽制,又相互輔佐自己認爲不錯的繼承人,壯大自己黨派的勢力。就這樣,南北黨爭過程漸漸變得白熱化起來。

南北黨爭過程的高潮是出現在康熙時候的,康熙在位的幾十年見證了南北黨爭的興盛與衰敗。南北黨爭是南北兩個黨派的明爭暗鬥,文人之間嘲諷起來可是不留餘地。在朝臣裏面,很多的人支持勢力比較大的八皇子,但也有的人是支持一直都不錯的太子的。哪怕後來太子因爲行爲不端被廢黜了,可是他們猜測對了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的護犢之情仍然還在,所以他們因爲支持太子得到了很大的重用。

後來,太子又被廢黜,這次的皇帝是下定了決心的,不容更改。在這個時候,再跟皇上說,重立太子,無疑是非常愚蠢的選擇了,所以,他們就這樣被皇帝打壓了。這個時候比較得勢的是支持八皇子的人,可是好景不長,他們也都隨着八皇子的失勢而前程渺茫。

後來雍正在歷史上,做了一個特別強化自己統治的舉措——建立軍機處。至此,所謂的南北黨爭,結束了。

南北黨爭結果

南北黨爭是在清朝時候,文人之間的一股互相看不順眼、爲自己所屬的黨派謀取利益的做法。這裏面,既有着當年宋朝時候的南北爭寵,也有着明朝沿襲下來的黨派之爭。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第2張

南北黨爭順治配圖

要說起南北黨爭結果,其實並沒有誰輸誰贏,畢竟無論是南方的那一羣人,還是北方的那一羣人,大家都輝煌過了一陣。如果說非要有一個贏家的話,那這個贏家一定是皇帝莫屬。皇帝通過制衡,達到讓南派北派平衡的目的,不讓他們任何一派獨大。同時,南北兩派爲了爭奪皇帝的恩寵,必須要盡心竭力爲皇帝辦事。而皇帝,在享受他們殷勤的同時,不讓他們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南北黨爭,爭來爭去,最後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地步,是直觀的南北黨爭結果。但其實,單純地截取某一個階段而言,其實南北黨爭結果還是很可觀的。舉例而言,在康熙王朝的時候,初期太子備受皇帝的寵愛,所以太子手下的謀臣,或是支持太子的人,都跟着得到了優待。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抵就是這樣的景象。無論這個人的實力是多麼的不行,只要跟對了主子,便有了一個很好的前程。反觀當時失勢的人,就因爲自家的老大不受重視,結果自己空有一腔才華無計可施。

南北黨爭結果就是,南派北派,誰都沒有撈到特別大的好處,最後得力的還是皇帝這個老漁翁。尤其是最後,軍機處建立,南北黨爭不復存在。

南北黨爭影響

說起南北黨爭影響,最先應該提到的,就是它在客觀上,讓清政府變得強大起來了。當時清政府因爲種種原因考慮,採取的是運用大批漢人的策略。而漢人在朝廷上上演了一出南北黨爭,從側面反映的就是對於清王朝的認同。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第3張

南北黨爭順治配圖

所以,南北黨爭影響的第一點,便是加深了老百姓心中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不再因爲他們是旗人而不服氣。因爲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一個國土的人,你打過來建立朝代了我改變不了,所以既然你給了我機會,那麼我便認可你這個朝代。

南北黨爭影響第二段便是增強國力。南方的派別和北方的派別一旦相爭起來,肯定是要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實力的,運用自己最優異的人才。但無論是南派還是北派,其實都是在爲朝廷做事,所以最後的受益人就是朝廷,或者說是皇帝。

南北黨爭的第三個影響是牽制了各方勢力,作爲一個統治者,最喜歡也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制衡。無論是制衡手下的那些官員們,還是制衡自己的親生兒子們,在運用南北黨爭達到制衡這個事情上,真是做的效果斐然。

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南北黨爭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費。因爲一旦爭執變得白熱化,便不會用人的才華去衡量這個人該去做什麼職業。還有就是,在南北黨爭的末期,君王一人獨大。但總的來說,南北黨爭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南北黨爭評價

南北黨爭是指清朝初年時期,南方士大夫與北方士大夫之間的黨派紛爭,涉及到各自的政治經濟利益,紛紛擾擾地持續了很長時間。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清朝初期滿族奪取明朝政權後大量使用明朝遺臣,明朝末期就一直存在着黨派之爭,有名的東林黨之爭也是使明朝走上滅亡的一大重要因素。

南北黨爭的影響:導致明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第4張

南北黨爭康熙配圖

南北競爭評價有好有壞,好的認爲這樣的黨爭使清朝初期的八旗分權得到了改善,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講,正是爲之後大清王朝的鼎盛做了鋪墊。在朝堂之上,南北方面不同的觀點也有助於皇帝做出更加公正、實際的決策。這是南北黨爭評價的有利方面。

康熙晚年時期,南北黨爭使得他難度晚年,皇太子被廢,南北黨爭還在繼續,已經晚年的康熙甚是憤怒,一心想要結束這種局面。南北之爭前期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後期也已經消耗殆盡,清朝的中央集權體制不斷完善,順應了歷史的發展潮流,但是後期隨着集權體制的固化,對南北黨爭評價的不滿也接踵而來,朝綱動盪,官官相護的局面惹得當朝執政者頭疼。統治者即使制止了事態向壞的方面發展,乾隆在康熙與雍正發展的基礎上,鞏固統治,整治朝綱,清朝發展成一片繁榮盛世。南北黨爭雖然在大局面上可以看作是平衡朝綱,但是其中充斥着個人私慾,使現代對南北黨爭評價頗有爭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