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受文學作品及影視劇的影響,大多數人似乎認爲“巡撫”這一官職是明清時代的產物。其實不然,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巡撫”之名,北魏延和元年(公元432年),太武帝拓跋燾率名將來大千北伐,大敗柔然之後,太武帝以來大千勇猛、多有戰功且熟悉北境險要,遂詔其“巡撫六鎮,以防寇虜”。此後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五月,宣武帝“以北鎮大飢,遣兼侍中楊播巡撫賑恤”。

在南北朝時期,巡撫就已經初步具備了軍事與民事這兩項職能,時有派遣巡撫出巡邊鎮及賑災撫民的情況。到了唐代,正式設立巡撫爲職官,並改巡撫爲“巡撫使”。武則天時期,狄仁傑以冬官侍郎,任江南巡撫使。然而遍尋諸史,在唐代僅見三人擔任過巡撫使,出現的頻率很低。到了宋代,巡撫使制度日趨發展,“巡撫”一詞開始常常見諸於史籍,爲明清時期巡撫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礎。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巡撫六鎮以防寇虜

唐代的巡撫使屬於“有時而置者”的一種臨時差遣,最早見諸記載的文獻是《舊唐書》:“(垂拱四年)徵狄仁傑爲冬官待郎,充江南巡撫使。吳、楚之俗多淫祠,仁杰奏毀一千七百所,唯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武則天垂拱年間(685-688年)被任命爲巡撫使的並不止狄仁傑一人,王及善“歷司屬卿。時山東飢,及善爲巡撫賑給使。尋拜春官尚書,秦州都督,轉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宋代巡撫使比較唐代而言有所發展,設置逐漸完善,派遣頻次增多。宋太宗迫切的想要掌握民間情況,曾說道:“爲君之道,要在廣聞外事,分別善惡。朕御天下,兢兢業業,行將十年,每念封疆萬里,深居九重,人情未能盡達,若全不採聽,則官吏能否,生民利病,何從而知”。因此,從宋太宗起,宋廷開始大規模派遣巡撫使,“以翰林學士王欽若爲四川巡撫使,知制誥樑顥爲陝西巡撫使……”。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2張

爲君之道要在廣聞外事

宋代巡撫使的選任

選任原因

隨之而來的雍熙北伐的失敗,使宋太宗逐漸喪失了收復燕雲之志,目光轉移到宋朝內部。宋太宗認爲,“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爲內患,深可懼也”。相較於收復燕雲十六州而言,維護趙宋江山的穩定,在宋太宗看來遠要重要的多。爲了防止內部的這種“奸邪無狀”,宋廷廣聞下情,加強了對地方的探事力度,頻繁派遣巡撫使進行探視。

淳化四年(993年),“江、淮、兩浙、陝西比歲旱災,民多轉徙,頗恣攘奪,抵冒禁法”,故而宋太宗派遣大批巡撫使分路巡撫。“所至之處,宣達朝旨,詢求物情,招集流亡,俾安其所,導揚壅遏,使得上聞,案決庶獄,率從輕典。有可以惠民者,悉許便宜從事。官吏有罷軟不勝任、苛刻不撫下者,上之。詔令有所未便,亦許條奏”。顯而易見,宋廷派遣巡撫使的直觀目的在於問民疾苦、疏理滯獄。

而最關鍵的一條在於:但有所聞,皆達天聽。因此,但凡地方遇到比較大的事故,朝廷一般都會派遣巡撫使、副使進行出巡。主要表現爲水災、旱災、霜凍等自然災害或邊境軍事緊急情況,而派遣的巡撫使也同時擔負着察訪奸邪的職責。宋初名臣田錫也感慨道:“自來皇城司差人探事,又別差探皇城司。京城民間,事無鉅細,皆達聖聽。近又差朝臣爲巡撫使,及差朝臣以點檢酒務名目,出外採訪”。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3張

宋初名臣田錫感慨道

選任特點

1. 從地域上看。宋朝巡撫使的選派地點主要集中於南方,尤其是淮南、兩浙,也有因爲軍事因素派往陝西、西川、廣南的。所巡撫之地基本爲路一級,也有巡撫數路的巡撫使,如陳堯諮、劉永宗擔任鄜延、邠寧、環慶、涇原、儀渭、秦州路巡撫使、副使,此爲軍區路。

2. 從官吏性質看。擔任巡撫使、副使的絕大多數爲文官,僅有少數如皇城使劉永宗、閣門祗候郭盛、閣門使曹利用、捉賊使曹克明等武官擔任巡撫使、副使,但多爲巡撫副使,巡撫使則大多由文臣擔任。

3. 從官吏級別看。擔任巡撫使的官吏幾乎都是朝官,級別較高的有龍圖閣直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講學士等,較低的有著作郎等。擔任巡撫使的官吏本官或職的級別參差不齊,級別總體上雖然不高,但地位卻不低。

4. 從歷任巡撫使的仕途發展來看。擔任過巡撫使的官吏大多都得到了重用,除了史料記載缺失人以外,基本爲升遷。陳堯叟、曹利用、趙安仁、邢昺等後來甚至位列二府,皆是名噪一時的重臣。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4張

總之,宋朝巡撫使作爲皇帝的耳目,多爲皇帝近臣。擔任巡撫使的官吏一般能力出衆,在所巡之地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力,雖不是路一級的常設行政機構,但只要出使就具備了安撫使帥臣的一般性職能,且對某些具體事務擁有決定權。

宋代巡撫使的職能

民事職能

其一,救災。宋代最初派遣巡撫使巡視地方是在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以江、淮、兩浙、陝西等地發生重大旱災,百姓流離失所,多有不法”。故而“遣工部郎中、直昭文館韓授,考功員外郎、直袐閣潘慎修等八人分八路巡撫”。唐代巡撫使主要肩負着賑災職能,而宋代則完整的繼承了唐代巡撫使的這一職能。巡撫使所到之處,以安境撫民爲主,對於發生重大災害的地區,招集流亡的百姓,迴歸鄉里。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月,兗州出現霜凍災害,莊稼多被毀壞,遂遣使巡撫。凡地方出現災害,朝廷一般都會派巡撫進行安撫百姓,並處理相應的賑災事宜。在一些糧食欠缺的地方,巡撫使還可以“規度轉給”,從一些糧食儲備充足的州縣轉運糧食到受災區,這樣就保證了災荒地區的糧食欠缺問題,也可以打擊商人的囤積居奇行爲,是穩定民心的關鍵。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5張

其二,察訪利弊。巡撫使除了賑災撫民以外,還有察訪民間利弊的職能。早在宋太祖時期就有過類似的差遣,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詔朝臣出使,還日,具所見民間利病以聞”,不過此時出使之人並無巡撫使之名。對於巡撫使的性質,從宋初名臣田錫在給宋真宗上的奏摺似可窺見一二:“近又差朝臣巡撫使,及差朝臣以點檢酒務名目,出外採訪。所採訪之事,不過民間利病,不過官吏能否而已”。

在田錫看來,朝廷派遣巡撫使的職能不過是察訪民間利弊,而未能爲朝廷尋求擅長帶兵之人。對於民間重大弊病,巡撫使可以具奏以聞,巡撫使還可以提出具體的興利除弊的措施。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七月,以江浙大飢,“命夏侯嶠、邢昺詢民疾苦,嶠上民病二十餘事,亟詔革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九月,淮南巡撫使張師德請求減免淮南鄉村酒稅,朝廷遂下詔“淮南鄉村酒戶年額少者,並停廢之”。可見巡撫使賦有革除民間弊病、便民利民之職責。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6張

巡撫使擁有審案與判案之權

其三,審理案件。巡撫使是皇帝派到地方巡視的朝官,代表天子巡守地方,是皇帝“博訪時事”的工具。巡撫使對於民間一切利弊皆可具奏以聞,有時還可以處理一些具體的地方事務。如“有陳訴屈枉,經轉運、提點司區斷不當,即按鞫詣實。”巡撫使不僅有審理案件的權利,且擁有判案之權,對於普通的杖刑可以自決,對於流、徒以上的重大刑罰上報皇帝論處。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在小說、及影視劇中出現的令地方貪官污吏聞風喪膽、奸邪不法之徒不寒而慄的八府巡按形象即源於此。

其四,協助地方官吏。巡撫使還能夠直接參與地方具體的事務,以協助地方官吏。如西川巡撫使謝濤,在巡撫西川的過程中,在平定方寇作亂、安撫川民方面,即與當時的知益州張詠多有合作、“相與講謀”。其實,在謝濤赴川之前,宋真宗就特別交代道:“詠之性剛決強勁,卿之性仁明和恕,卿往濟之,必無遺策”。可見謝濤巡撫西川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協助張詠治蜀。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7張

宋真宗特別交代

監察職能

巡撫使作爲路一級的朝廷派遣官吏,對所巡撫的路分有一定的監察職能,主要表現爲對地方官吏的監督,在“按察官吏能否”的同時,有向朝廷舉薦能吏和揭發不稱職官吏的權力。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四月,謝濤巡撫益、利路還朝,向朝廷舉薦了所部三十餘人,當時宰相認爲舉薦人數過多,謝濤“乃力陳其治狀,且願連坐”,自此,巡撫使舉薦官吏須連坐從謝濤開始。

與謝濤同年還朝的江浙巡撫使裴莊,則向朝廷上“奏能二十人,慢官五人”,其中“多所升黜”。巡撫使巡視地方既起到了監察作用,對於澄清地方吏治也有一定的幫助。巡撫使就如同皇帝的眼睛,所到之處具奏以聞。夏竦知襄州時,“屬歲大飢,百姓流亡”,盜賊乘機作亂,知州夏竦“發公廩,又募富人出粟十餘萬斛以賑救之,其全活者四十六萬餘口”。時任荊湖巡撫使的姜遵上其事,朝廷予以褒獎。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8張

屬歲大飢百姓流亡

當地百姓感恩夏竦的恩德,將所賜詔書作金石刻。對於地方官吏的政績,巡撫使有責任予以上報,當然,如有不法之吏也可具奏以聞。呂文仲任關西巡撫使期間,宦官方保吉“專幹榷酤,威制郡縣,民疲吏擾,變易舊法,訟其掊克者甚衆。文仲等俱奏其實”,以致宋太宗亟詔方保吉問罪。宋代巡撫使有時也會將朝廷的諭令傳達給地方官吏,即傳達天子詔旨。承上文所述,張詠知益州期間,宋真宗即遣謝濤諭張詠曰:“得卿在蜀,朕不復有西顧之憂”。

這其實是皇帝對地方官吏治績的肯定,以及給予官吏精神上的慰藉,同時也表達了皇帝對官吏的信任。一方面是傳達皇帝的信任,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何嘗不是信不過的表現,不然何必遣使巡撫。此外,宋真宗即位之初,寇準任職青州,皇帝想要召見寇準,進而問近臣:“寇準豈念我否”,其時有與寇準不和的大臣言:“準在青州,以酒色自娛,何睱更思君父”。宋真宗對此心有疑惑,因此,特地囑咐即將前往山東任職的巡撫使“往問寇準安否”,名爲問安,其實充分體現了宋代皇帝對地方官吏的猜忌。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9張

軍事職能

除了民事、人事職能外,巡撫使還有軍事職能。巡撫使的軍事職能主要表現爲節制地方軍隊,一旦戰事平定,其軍隊的調動權就會立即解除,官復原職或遷他官。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錢若水“率衆過河,分佈軍伍,鹹有節制,深爲戎將所伏。”宋真宗知道後對身邊的人說:“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於是令錢若水爲陝西巡撫使,節制陝西沿邊諸州。戰事平定後,改任鄧州觀察使。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知宜州劉永規馭下殘酷,軍校乘衆怨,殺永規叛,陷柳城縣、圍象州,分兵掠廣州,一時間,嶺南騷動。宋真宗以曹利用“曉方略,盡心於事”,任命曹利用爲廣南巡撫使。曹利用至嶺南後,約曹克明共擊賊軍,嶺南遂平,曹利用因功改遷引進使。通過上述兩個案例,可以進一步說明宋代巡撫使的軍事職能僅爲沿邊地區的巡撫使所有,一旦戰事平息,巡撫之職不久即撤銷,改任其他差遣。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10張

便宜行事

巡撫使在巡撫地方的過程中,爲了行事方便,皇帝往往會授予便宜行事之權。有了此項權力,就如同有了尚方寶劍一般,可先斬後奏,在處理地方事務上可以提高效率、有效防止地方官吏掣肘、妨礙巡撫使執行公務。如錢若水在任陝西巡撫使期間,即可便宜制置邊事。不僅軍事上可以便宜從事,在便民、維穩、訴獄方面也有便宜之權。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以韓援等八人分路巡撫,並明確指出:“有可以惠民者,得以便宜從事,官吏罷軟苛刻者上之,詔令有未便者條奏”。

次年(公元994年)春正月,京西、江浙大飢,時饑民多有不法,強盜乘機作亂,朝廷遣使巡撫,對待“兇狠難制、爲患閭里者,可便宜從事”。龍圖閣學士陳堯諮任鄜延等路巡撫使時,經轉運、提點司“區斷不當,即按鞠詣實,杖以下亟決遣之,徒以上飛驛以聞”。從這裏大致可以看出:宋代便宜行事之權涉及多個方面,爲朝廷管控地方事務上提供了方便,然而也只針對某個方面、某件事情上具有自決權,所能決定的事十分有限。

人事調動

對於地方事務上,在某些時候,巡撫使有一定的人事調動權。如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二月,淮南、兩浙民飢。朝廷派遣知制誥陳知微、戶部判官袁成務等四人分路巡撫,所到之處,“因察訪巡檢使臣能否,有弛職者換易以聞”。從制度層面來看,巡撫使確有人事調動權,但從實際操作上看,由於作者管見所及,並不見相關的案例,故不再多言。

“巡撫”制度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唐宋時期的巡撫使制度! 第11張

朝廷派陳知微分四路巡撫

結語

宋朝頻繁派遣巡撫使,一是爲了賑災撫民,二是察訪民間利弊,以維護趙宋王朝的統治。宋代巡撫使的職能十分廣泛,涉及民事、軍事、人事、司法等多個方面。宋代巡撫使往往因事而遣,對維護國家安定、整肅吏治、體察民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宋仁宗時期開始,隨着安撫使制度的逐漸完善,宋廷不再派遣巡撫使。巡撫使與安撫使無論從名稱上,還是從實際職能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宋仁宗之後,安撫使逐漸固定爲地方路一級的派出機構,巡撫使完全被安撫使所替代。其實,巡撫使的派遣與安撫使設置的目的基本相同,只是最終安撫使正式固定下來了,而巡撫使之名被廢置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廢棄巡撫使之名後,到明、清又重新啓用。尤其是清代,巡撫遂成爲地方的軍政長官、封疆大吏。宋代興起的巡撫使制度爲明清時期的巡撫制度奠定了基礎,也可以說前者是後者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