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韓非子.說疑》:“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只要是我們中國人,對於“禪讓制”這三個字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它又和上古的三位聖王唐堯,虞舜和夏禹聯繫在一起,於此同時還伴隨着許多動人的傳說甚至是神話故事——比如《西遊記》中大鬧天宮的孫大聖最重要的武器如意金箍棒,其實就是大禹治水之後留下的“定海神針”。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而在儒家文化逐漸成爲官方思想的後世,對於“堯舜禹”這三位其實很可能只是早期氏族部落的首領,都被大肆讚頌和渲染變成了如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神”式人物,“禪讓制”這種大公無私代表了“仁義之道”的傳承製度更是被捧上了天,讓包括孔夫子在內的許多士大夫讀書人都充滿了憧憬和仰慕,這裏面當然也包括太史公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當然了,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完美的東西——這“完美”本身其實就是一種不完美,用老子的樸素辯證觀來說,物極必反,一旦完美反而就要開始向壞的方向轉化了,因此後世也有不少智者對於三位聖王和禪讓製表示了質疑,這裏面態度最激烈名望也最大的,莫過於戰國時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國的公子(和後來的“公子”不是一個意思,指的是有王室血脈的貴族),但由於天生口吃所以不善言辭,換句話說在那個擅長辯論的年代等於自毀武功,他一句話還沒說完呢人對方都說了十七八句了,這就算再有才學和見識人家光用唾沫就把他打敗了,所以不得上面重用。

韓大公子一怒之下就化悲痛爲力量開始憤而著書——我不是說不過你們嗎?那我就寫書,看看到底誰才厲害,而且他心中一直有着一股懷才不遇的激憤(其實也不能說不遇,就是茶壺裏煮餃子,肚裏有貨卻倒不出來,和那種出身貧寒無人推薦的又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思想還是措辭都頗爲尖銳甚至激烈,和魯迅先生倒有幾分神似,他的文章也像是匕首一樣的銳不可當,不要說政敵了,就連遠在秦國的秦王嬴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看了他的文章都不能自已,甚至說出如果能見一見這個人死而無憾的話出來。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2張

而在韓非子眼中,儒家所說的三聖王和禪讓制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正如我們最上面的引言所說,他根據商湯伐夏桀和周武王伐商紂的史實,大膽的推斷並非是堯禪讓舜,然後舜又禪讓給禹的;而是舜逼迫堯退位,然後自己又被禹逼迫,完全都是“以下克上,大逆不道”的逆臣!

這個言論太過驚世駭俗,自然引起了儒教無數徒子徒孫的憤怒,開始羣起而攻之,當然了,由於上古三位聖王的時代直到現在都缺乏考古上面的證明,所以孰是孰非我們也沒法判斷,再加上在漢武帝時期的大儒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法家和儒家本還屬於“競爭對手”的關係,爲了爭奪更大的話語權而爭論不休,甚至要抹黑對方,這就像是如今西方世界的兩黨競選一樣——你們贊同的東西不管對不對,我先反對了再說,反之亦然。

但不管怎麼說,學術和思想這種東西最忌諱的就是“一言堂”和文化壓制,不管什麼意見都可以拿出來討論纔是王道,並在這種討論和競爭之中才能互相成就,彼此都達到更高更完美的境界,比如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其實就是我國幾千年歷史中思想哲學最活躍最燦爛的時代。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3張

所以今天我們也來討論一下禪讓制以及堯舜禹三位賢王,依據就是太史公的《史記》——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是一個治學十分嚴謹的史學家,他雖然對於孔子本人和儒教的仁義思想十分敬仰和推崇,但卻絕不是那種無腦崇拜,始終都本着“不隱惡不虛美”的客觀冷靜的態度,因此極有參考價值。

其實大家如果仔細讀書的話,就會發現這裏面從來就沒有真的“禪讓制”,最多隻是“父死子繼,兄死弟承”血親繼承的一種重要補充方式罷了。

堯——帝嚳之子,傳位於舜

關於禪讓制的記載,其實主要都在《五帝本紀》之中,這裏面同時也記錄了堯和舜的主要事蹟,至於大禹則比較特殊——他既是禪讓制的最後一位受益者,同時又一手開啓了“夏”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所以算是承前啓後的一位人物,因此更多被作爲夏朝的建立者而記敘在《夏本紀》之中。

而在堯正式登場之前,我們必須先來簡單介紹一下“五帝”,其實關於五帝有多種傳說和版本,比如《戰國策》,《呂氏春秋》和《禮記》之中都有所不同,這裏我們還是採用太史公的說法——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爲什麼要介紹這個呢?這並不是題外話,因爲這五帝本來就是一脈相承的,換句話說堯舜禹其實都是軒轅黃帝的後代,都是同姓之國,只是“氏”不同而已(這裏請注意,“姓氏”在如今幾乎連在一起不再區分,但在當時“姓“和”氏”完全是兩種概念)。

《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而堯其實就是五帝之中第三位的帝嚳的兒子,所以從這就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絕非某些學者所說的都是“讓賢”,主要還是依靠血脈繼承的,只不過還沒有達到後世那種“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或者無嫡立賢,無子立叔”等極爲嚴苛的傳承次第而已,“父死子繼”和“兄死弟及”這兩種方式基本上並行之。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4張

而且那個時候的生產力還極爲落後,大家必須報團取暖,一個優秀的帶頭人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大家的生活就更艱難了。

堯並不是直接繼承帝嚳的位置,而是他的另一位同父異母的兄弟(是兄還是弟並沒有明確記載)摯,然後摯死了之後他才繼位,採取的是“兄死弟及”的方式,但也是血親繼承的一種。

《史記.五帝本紀》:“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勳。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崩,而弟放勳立,是爲帝堯。”

堯上位之的表現非常突出,讓人根據星宿整理了曆法,又鼓勵生產,安排耕種,管理百官,上上下下都很滿意。

這幸福的時間過得就很快,轉眼間堯就已經七十歲了(這也是後世對上古傳說表示懷疑的原因之一,以那個時候的生產力,醫學水平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人的平均壽命應該很短,不大可能動輒就都百歲以上的壽命),就開始和手下討論接班人的問題,而大家一開始推薦的都是堯的兒子丹朱,可見這父死子繼還是主流思想。

但是堯確實是一位很賢明的君主,“知子莫若父”,他對兒子丹朱的能力和缺點都非常清楚,知道他不是一個合適的領袖,所以馬上拒絕(但如果丹朱賢良的話很可能就同意了),然後又拒絕瞭如共工這樣同樣不稱職的候選人,顯示了他作爲上位者的高明眼力——這共工確實不靠譜,後面果然闖了禍,甚至還被後世神話裏黑化爲怒觸不周山導致民間洪水蔓延的罪魁禍首。

《史記.五帝本紀》:“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籲!頑兇,不用。”堯又曰:“誰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另外一位主角終於要閃亮登場了——他就是舜。

舜——顓頊之後,傳位於禹

當時舜登場的時候,是作爲一個隱居在民間的賢才被衆臣推薦給堯的——但有心人可以發現,他的優先級別其實很低,位列丹朱,共工,四嶽等諸位候選人之後,這裏面只要有一個被堯接納就沒舜什麼事兒了,哪怕他再優秀都沒用。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5張

從這個角度來說,堯確實是個非常優秀的領袖,能跳過親(兒子)友(親近的下屬)重重障礙選擇了素不相識的舜,非常了不起。

但是舜其實也並非真正的“草根”,人家祖上也是根正苗紅,乃是五帝之中第二位顓頊的後人,只不過不像堯那樣是帝嚳之子,他乃是“第七代”傳人,所以家道中落成爲庶人,流落民間了,但也比劉備那種“景帝之後”又拿到三百年後說事兒的皇叔靠譜多了。

當然了,堯並不只是聽聞了幾句傳言就直接“禪讓”給了舜——這也太武斷和草率了,他先把兩個女兒嫁給舜爲妻,又讓九個兒子跟着他做事,同時從低到高安排了許多工作給舜,以作爲對他的考驗。

《史記.五帝本紀》:“衆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嶽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於是堯妻之二女,觀其德於二女。舜飭下二女於嬀汭,如婦禮。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

舜的表現無可挑剔,在家孝順父母,照顧弟弟,在外禮讓同伴,做事周密,周圍的人都好評如潮,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都謹守婦道,九個兒子也都更加忠實厚道,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舜者也都變得賢良,由此可見舜那是相當的優秀,出類拔萃,德藝雙馨。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6張

堯對此自然也極爲滿意,但也足足考察了他二十年之後才放心把國家大權都交給他,然後八年後堯帝崩,舜在十一年終於正式登基,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裏面還有三年的空檔期,這又是爲什麼呢?

很簡單,因爲舜要先把位置讓給堯的兒子丹朱,直到衆人都不去朝拜他而來朝拜自己,三年之後舜才正式上位。

《史記.五帝本紀》:“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爲帝舜。”

所以可以得知,當時的主流還是“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哪怕舜已經表現的如此優異也不例外,還要用這種方式來避免流言。

禹——顓臾之孫,傳位子啓

舜正式登上帝位已經六十一歲了,然後三十九年後駕崩——正好活了一百歲,非常圓滿,而在臨終前又把帝位傳給了禹。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7張

禹大家也都很熟悉,但其實他也是五帝中的顓頊的後人——和舜算是一脈,只不過論血緣關係他其實更近,因爲他就是顓頊的孫子,是第三代傳人,遠比舜的第七代更近,至於他們兩人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和輩分,這就太複雜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究一下。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

禹的最大功勞就是治理洪水,其實他父親鯀之前乃是堯的下屬,也曾治理過洪水,只不過他用的是“堵”的方式——導致東邊堵西邊漏,南邊堵北邊漏,多年治理毫無效果,所以被舜給處死了,然後又用了他的兒子禹。

然後大禹吸取父親失敗的教訓,改“堵”爲“疏”,又親自帶人在一線辛勤工作,還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談,苦幹了長達十三年才終於治好了氾濫的洪水,並且重新梳理河道,並劃分了大名鼎鼎的九州出來(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可謂勞苦而功高。

堯舜禹時期傳位制度是什麼?“禪讓制”只是其中一種! 第8張

所以舜帝臨終前也和百官討論繼承人的問題,伯夷、皋陶等人其實功勞也很大,但他們都推選更優秀的禹,然後舜就把帝位傳給了他,但是禹在登基之前,同樣效仿舜帝,先讓位於舜的兒子商均,後來衆人都選擇他,這才三年之後才正式登基,可見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史記.夏本紀》:“帝舜薦禹於天,爲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只不過在大禹駕崩之後,雖然也想要按照老規矩傳位給賢臣益,只不過益無論聲望還是實力都不及禹的兒子啓,所以最後登上帝位的還是啓,並且開啓了“家天下”的夏王朝。

紅塵說

這就是上古的“禪讓制”和三位聖主堯舜禹的一些簡單介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並非只有“禪讓制”,其實還是以“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這兩種血親繼承方式爲主的,禪讓制最多隻能說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補充罷了。

而在後世也有不少“禪讓”——但正如韓非子所說的那樣,大部分都是“被迫”讓位罷了,比如漢獻帝劉協禪讓給魏文帝曹丕,而不久後魏元帝曹奐又禪讓給晉武帝司馬炎等等,這只是後者欲蓋彌彰想要個好名聲罷了,根本就沒有什麼禪讓的味道在裏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封建王朝中禪讓制其實也並不適用——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在沒有足夠的民主自由的土壤之前,想要讓統治者把權力讓給一個毫無關係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子孫,這無疑是相當違揹人性的,而且肯定會引起無數的糾紛——畢竟賢不賢並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不少人都認爲自己很優秀,那豈不是要更加混亂?

而“父死子繼”的血親繼承方式,能夠最小範圍的限定繼承人,從而減少內訌和紛爭,因此才成爲後世幾千年封建王朝的主流繼承方式,畢竟說到底,生產關係必須要和當時的生產力相符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