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趙匡胤一無所知被“脅迫”登帝?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

趙匡胤一無所知被“脅迫”登帝?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惟宋不然,以區區一殿前都點檢,自始未嘗有赫赫之功也,亦非敢蓄異志覬非常也。陳橋之變,醉臥未起,黃袍已加,奪國於孤兒寡婦手中,日未旰而事已畢。故其初誓諸將也,曰:汝等貪富貴,立我爲天子,我有號令,汝等能稟乎?”

這一段話取自於梁啓超先生的《王安石傳》,意思是說:趙匡胤在這件事情中完全就是一個被動者,他在自己由都點檢變爲皇帝這一過程中沒有絲毫的主動權,從頭到尾都是被下屬所脅迫。

宋太祖趙匡胤也算是一代開國之君,文治武功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對陳橋兵變這麼的事件真的就一無所知,輕易被脅迫而從麼?

趙匡胤一無所知被“脅迫”登帝?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

看看史料是怎樣記載的。在司馬光所寫的《涑水記聞》中關於“陳橋兵變”的記載是這樣寫的: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鎮、定奏契丹與北漢合勢入寇,太祖時爲歸德軍節度使、殿前都點檢,受周恭帝詔,將宿衛諸軍御之。癸卯,發師,宿陳橋,將士陰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我輩出死力爲國家破賊,誰則知之?不若先立點檢爲天子,然後北征,未晚也。”甲辰將旦,將士皆擐甲執兵仗,集於驛門,歡噪突入驛中。太祖尚未起,太宗時爲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入白太祖,太祖驚起,出視之。

諸將露刃羅立於庭,曰:“諸軍無主,願奉太尉爲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黃袍加太祖之身,衆皆拜於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裏。太祖固拒之,衆不聽,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太祖度不能免,乃攬轡駐馬謂將士曰:“汝輩自貪富貴,強立我爲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爲若主也。”衆皆下馬聽命,太祖曰:“主上及太后,我平日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曹今毋得輒加不逞。近世帝王初舉兵入京城,皆縱兵大掠,謂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庫,事定之日當厚賚汝;不然,當誅汝。如此可乎?”衆皆曰:“諾。”乃整飭隊伍而行,入自仁和門,市裏皆安堵,無所驚擾,不終日而帝成焉。

而在《宋史》中關於陳橋兵變這一事件的記載是:

“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御之。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苗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爲天子,或止之,衆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爲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衆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

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軰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無論是從《涑水記聞》或《宋史》中,我們都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處的記載都沒有出現趙普。作爲宋太祖的首席謀士,這種事情無論如何是不能忽略掉趙普的。有人或許會說這是一次突然爆發的事件,事前並沒有經過謀劃,所以把趙普就忽略掉了。也有人或許會提出李燾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的記載來證明在陳橋兵變中有趙普的參與:

都押衙上黨李處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義。匡義時爲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即與處耘同過歸德節度掌書記薊人趙普,語未竟,諸將突入,稱說紛紜,普及匡義各以事理逆順曉譬之,曰:“太尉忠赤,必不汝赦。”諸將相顧,亦有稍稍引去者。已而復集,露刃大言曰:“軍中偶語則族。今已定議,太尉若不從,則我輩亦安肯退而受禍。”普察其勢不可遏,與匡義同聲叱之曰:“策立,大事也,固宜審圖,爾等何得便肆狂悖!”乃各就坐聽命。普復謂曰:“外寇壓境,將莫誰何,盍先攘卻,歸始議此。”諸將不可,曰:“方今政出多門,若竢寇退師還,則事變未可知也。但當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賊不難。太尉苟不受策,六軍決亦難使向前矣。”

趙匡胤一無所知被“脅迫”登帝?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 第2張

普顧匡義曰:“事既無可奈何,政須早爲約束。”因語諸將曰:“興王易姓,雖雲天命,實系人心。前軍昨已過河,節度使各據方面,京城若亂,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轉生變。若能嚴敕軍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搖,則四方自然寧謐,諸將亦可長保富貴矣。”皆許諾,乃共部分。夜,遣衙隊軍使郭延贇馳告殿前都指揮使浚儀石守信、殿前都虞侯洛陽王審琦。守信、審琦,皆素歸心太祖者也。將士環列待旦。太祖醉臥,初不省。甲辰黎明,四面叫呼而起,聲震原野。

普與匡義入白太祖,諸將已擐甲執兵,直扣寢門曰:“諸將無主,願策太尉爲天子。”太祖驚起披衣,未及酬應,則相與扶出聽事,或以黃袍加太祖身,且羅拜庭下稱萬歲。太祖固拒之,衆不可,遂相與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匡義立於馬前,請以剽劫爲戒。太祖度不得免,乃攬轡誓諸將曰:“汝等自貪富貴,立我爲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爲若主矣。”衆皆下馬,曰:“惟命是聽。”太祖曰:“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輒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縱兵大掠,擅劫府庫,汝等毋得復然,事定,當厚賞汝。不然,當族誅汝。”衆皆拜。

這些記載很明顯是基於《涑水記聞》之上的,是把《涑水記聞》中關於“陳橋兵變”的記載加以細化和一些細節上的改變。

《涑水記聞》、《續資治通鑑長編》及《宋史》等史料裏,對陳橋兵變這件事記載的最爲細緻的當屬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在這裏面他加入了趙普與趙光義與衆將謀劃的部分,趙光義的作用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通知的作用,而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裏出現了幾處矛盾的地方。

首先、在陳橋兵變發生之前,衆將就在同趙光義與趙普討論立趙匡胤爲天子這件事,他不僅籌謀劃策要把趙匡胤的堅定支持者石守信與王審琦從前線調度回來作爲推動陳橋兵變的軍事力量,而且還建議趙匡胤要進京之後的軍隊紀律問題,趙匡胤對此也是聽取了他的建議。然而我們從《涑水記聞》的記錄中可以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趙匡胤發兵的當晚就駐紮在了陳橋,根本沒有時間去先頭部隊。而《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我們可以看到趙光義安排了人去調遣先頭部隊,這個是矛盾之一。

第二、諸將都有誰。雖然說宋太祖有其所依靠的義社十兄弟,但他最爲信任的人只有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慕容延釗、韓令坤(後二人不在十兄弟之列)。可諸將中除了韓重贇之外其餘的四個人根本沒有出現。這五個人是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堅定的支持者,如此重要的事情有四個人竟然都沒有參與討論,這是矛盾之二。

第三、這寫資料中無論哪一份資料都提及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契丹犯邊,出兵的目的是要與契丹作戰。可問題來了,在陳橋兵變之後我們沒有看到有什麼記錄來記述如何解決的契丹問題,好像就是契丹人自己退兵了一樣,這是矛盾之三。

接着我們再來看看宋太祖在這件事中的表現。

《續資治通鑑長編》中的記錄是太祖“驚”,這裏表現的是一個手足無措的趙匡胤。整個局面完全由趙光義所把控着,是趙光義通知的趙匡胤,也是趙光義建議趙匡胤要控制好部隊記錄,而這與趙匡胤的一貫形象是相違背的。但是在《涑水記聞》和《宋史》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趙匡胤雖然說是被衆人擁戴,看上去有些突然,但他的態度很堅決:“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庫,事定之日當厚賚汝;不然,當誅汝。如此可乎?”衆皆曰:“諾。”我們可以從這裏看出來趙匡胤的強硬,能夠從語言中感受到他並非是受到脅迫而不得已爲之的。

從這三個地方的對比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觀點:《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所記載的陳橋兵變發揮主導作用的人是趙光義。

那麼有關於這個記載是否真實是有疑問。因爲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所記載來看,趙光義在陳橋兵變的作用未免過於重要了。

癸未,以吏部侍郎兼祕書監李至,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張洎,右諫議大夫史館修撰張佖、範杲同修國史。先是,上語宰相曰:“太祖朝事,耳目相接,今實錄中頗有漏略,可集史官重撰。”蘇易簡對曰:“近代委學士扈蒙修史,蒙性選怯,逼於權勢,多所迴避,甚非直筆。”上曰:“史臣之職,固在善惡必書,無所隱爾。昔唐玄宗欲焚武后史,左右以爲不可,使後代聞之,足爲鑑戒。”因言:“太祖受命之際,固非謀慮所及。昔曹操、司馬仲達皆數十年窺伺神器,先邀九錫,至於易世,方有傳禪之事。太祖盡力周室,中外所知,及登大寶,非有意也。當時本末,史官所記殊闕然,宜令至等別加綴輯。”故有是命。

從這裏來看,趙匡胤在陳橋兵變的時候毫無作爲。這裏未免有篡改歷史之嫌疑,因爲據王禹偁的《建隆遺事》中所記載,宋太宗在陳橋兵變的時候其實並不在軍營,而是在家中同自己的母親也就是後來的杜太后過新年。王禹偁是宋太宗時期的重臣,在這種事情上如果宋太宗確實有大功他是不可能忽略的。

然而,我們反觀之陳橋兵變之前,我們或許能夠發現一些端倪,據《涑水記聞》中的記載:

周世宗時及第,爲拾遺。是時,太祖已爲時望所歸,徽之上書言之。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信息,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就已經有了極高的威望。雖有極高的威望,但是不是有反叛之心就不得而知了。

趙匡胤一無所知被“脅迫”登帝?歷史如何記載“陳橋兵變”? 第3張

但在《龍川別志》中有這樣一段話:

“周顯德中,以太祖任殿前點檢,功業日隆而謙下愈甚,老將大校多歸心者,雖宰相王溥亦陰效誠款。”

我們細讀其中的一句“功業日隆而謙下愈甚”這句話實在是話中有話。在歷史上的凡是有這種表現的人,都是立志成大事的人。

例如,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後來果然發生了田齊代姜一事。

白居易的一句“王莽謙恭未篡時”其含義深刻啊。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麼在顯德中期趙匡胤或許爲自己立下了鴻鵠之志。

根據這兩處的記載,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柴榮在世時,趙匡胤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殿前都點檢了。未來的趙匡胤即便不做皇帝,也有可能像霍光一樣。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應驗“點檢做天子”這一傳言,而趙匡胤的鴻鵠大志也實現了,他成爲了一代天子。

《舊五代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述:

“以今上爲殿前都點檢,加檢校太傅,依前忠武軍節度使。帝之北征也,凡供軍之物,皆令自京遞送行在。一日,忽於地中得一木,長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題雲:“點檢做天子”,觀者莫測何物也。至是,今上始受點檢之命,明年春,果自此職以副人望,則“點檢做天子”之言乃神符也。”

這裏面出現“點檢做天子”的時候,當時的都點檢是張永德,在柴榮看到這一木牌後對張永德起了疑心,提拔趙匡胤做了都點檢。而這個“點檢做天子”就是在說趙匡胤做皇帝是一種天命,他的意思就類似於“山無崖,海無邊,早晚天下歸他管”這種讖語,他們是一個作用的,就是爲自己做皇帝來找一個合理性。有人或許會懷疑張永德即便因此而被免去都點檢那替代的人又怎麼能是趙匡胤呢?所以這個讖語造的沒有意義。其實不然,當時能夠取代張永德而做都點檢的人只有趙匡胤,其他人從能力和威望上,以及與柴榮的關係上都不足以作爲替代張永德之人。

據《舊五代史》的記載,柴榮是四月生病,五月的時候“點檢做天子”這個讖語開始出現,之後他就免了張永德,提拔了趙匡胤,而他的去世則是在六月。

從以上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假設:在陳橋兵變之前,趙匡胤就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而“點檢做天子”就是趙匡胤自己策劃的一個陰謀,從柴榮生病開始策劃,直到柴榮病故,不滿7歲的柴宗訓繼位,趙匡胤終於等到了篡位的機會。於是假借契丹入侵而集合部隊,演出“黃袍加身”一幕,自己卻站在一個道德的高度上,完成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如果歷史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趙匡胤在這件事上並非是“一無所知”,而是“一手導演”。

由於歷史的特殊性,人們對許多歷史事件的真相都永遠無法知道,它成爲了永遠的迷。可是我們可以根據歷史留存的資料,加上個人的智慧,就像猜燈謎一樣,對陳橋兵變一事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與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