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丹尼爾·卡內曼有着怎樣的貢獻?他是怎樣豐富經濟學理論的

丹尼爾·卡內曼有着怎樣的貢獻?他是怎樣豐富經濟學理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丹尼爾·卡內曼將源於心理學的綜合洞察力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從而爲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卡內曼的主要貢獻是在不確定條件下的人爲判斷和決策方面的發現。他展示了人爲決策是如何異於標準經濟理論預測的結果。他的發現激勵了新一代經濟學研究人員運用認知心理學的洞察力來研究經濟學,使經濟學的理論更加豐富。

假設理性

自Aristotle時代始,哲學家認爲人是理性的動物,其行爲是由理性差遣的,只有在非凡情形下,如委靡、醉酒和憤慨時,人們的抉擇妄想和思維纔會缺乏理性的。這個理論認爲正常的人具有合理的推理能力,把握了規範化的理智和抉擇妄想原則。這些理性的抉擇妄想原則默示在人們的思惟和動作上。在傳統的經濟學中也貫串着理性人的思惟,認可“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的假設,認爲人類爲小我益處所差遣,抉擇妄想者基於所把握的信息作出周全的權衡,作出最優的抉擇。直到1947年Herbert Simon考慮到人的心理身分在經濟行爲中的浸染,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理論。他認爲,在當今的複雜社會裏,小我不能獲得所有需要的信息來作出合理的抉擇。相反,人只能具有有限的理性。因而,人不能周全考慮問題作出合理的抉擇妄想。在現實社會裏,人們解決問題的有用體例是靠以往的經驗,即採納經驗法(亦稱啓發式,heuristics)。自此,Simon開創了“行爲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新規模。自20世紀70年月,AmosTversky、Daniel Kahneman和一些認貼心理學家繼續Simon所開創的啓發式的研究,並發現人在不確定前提下進行判定和抉擇妄想時經常長短理性的,證實傳統的人類理性的假說是錯誤的(Tversky於1996年棄世)。而且人們作出抉擇妄想的誤差是有紀律性的。這些主要發現開創了關於“啓發式與成見”(heuristics and biases)的研究。這類研究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其影響普遍良多學科,蒐羅心理學、經濟學、政治理論、和醫學。

丹尼爾·卡內曼有着怎樣的貢獻?他是怎樣豐富經濟學理論的

判定啓發

遵循Simon的有限理性學說,經由過程對判定的研究,Kahneman和Tversky指出,人們在不確定性世界中作判定依靠於有限的啓發式。3種最主要的啓發式蒐羅: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可得性(availability)以及錨定和調整(anchoring and adjustment)[3~5]。

代表性啓發式是指,人們傾向於按照樣本是否代表(或近似)總體來判定其呈現的概率,代表性越高的樣本其判定的概率越高。例如,人們一般認爲從A盒子(70個紅球30個白球)中掏出4白2紅的概率小於從B盒子(70個白球30個紅球)中取的概率。這可以看作是代表性啓發的浸染:4白2紅的樣本與B盒子中白多紅少的組成更近似。

可得性啓發式是指,人們傾向於按照客體或事務在知覺或記憶中的可得性水平來評估其相對頻率,輕易知覺到的或回憶起的客體或事務被剖斷爲更常呈現。例如,對於下面這個問題,“字母k常呈現於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位置還是第3個字母位置?”絕大多數人都認爲字母k常呈現於英文單詞的開首。但現實上,在英文裏,第3個字母是k的單詞數是以k字母開首的單詞數的3倍。人們之所以認爲字母k常呈現於英文單詞的開首,顯然是因爲人們更輕易回憶出以某個特定字母開首的單詞,而不輕易回憶出有特定的第3個字母的單詞。

錨定和調整啓發式是指,在判定過程中,人們最初獲得的信息會發生“錨定效應”,人們會以最初的信息爲參照來調整對事務的估量。例如,對2組被試分袂提出下列2個問題:⑴8×7×6×5×4×3×2×1=?⑵1×2×3×4×5×6×7×8=?要求被試在5秒內估量出其乘積。功效發現,被試對第一道題的估量的中數是2250,對第二道題的估量的中數是512。兩者的分歧很年夜,並都遠遠小於正確謎底40320。可以設想,被試在對問題做了最初的幾步運算往後,發生“錨定效應”,就以獲得的初步功效爲參照來調整對整個乘積的估量。

丹尼爾·卡內曼有着怎樣的貢獻?他是怎樣豐富經濟學理論的 第2張

心理標誌

從基礎的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等到應用的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臨牀諮詢學、心理諮詢等等,繼而又衍生出更多的交叉學科,如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生理心理學、兒童發展病理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語言學等等,心理學正不斷擴張着它的版圖。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

獎頒發給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關係學教授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也許可以看作是一個標誌,它意味着心理學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和其他學科交叉和融合,正像在卡內曼的頒獎詞中說道:“他把心理學的,特別是關於不確定條件下人的判斷和決策的研究思想,結合到經濟科學中。” 南京師範大學的葉浩生教授梳理了心理學發展的脈絡,認爲丹尼爾·卡內曼之後當代心理學主要表現出了三個轉向:(一)、從原子論的思維方式轉向整合的思維方式,轉變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從線性思維到非線性思維的轉變;2、從元素組合認識方式到綜合分析認識方式的轉變;3、從上向因果關係的思維到雙向因果關係思維的轉變。例如,生理因素影響心理因素,但是心理因素也影響生理狀態,兩者之間有一種雙向的因果關係,並非單向的由某種因素決定另一種因素。(二)、從自然主義心理科學觀轉向社會文化的心理科學觀;(三)、從單一文化模式轉向多元文化模式。

丹尼爾·卡內曼有着怎樣的貢獻?他是怎樣豐富經濟學理論的 第3張

幸福指數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內曼和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倫·克魯格一直致力於提出“國民幸福指數”,以此來衡量人們的幸福感,並希望這項指標與國內生產總值一樣成爲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衡量標準。卡內曼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他說,“幸福經濟”還沒有納入經濟學教科書,但是隨着收入上升與幸福感之間的聯繫不復存在,“幸福經濟”這一概念已逐漸得到重視。準確衡量幸福感的標準可能在企業和政府中得到廣泛應用。

質量指標。對於幸福感,調查得出的數據是不確定的,因爲當被問及幸福感時,有些人打出的五分可能相當於其他人打出的七分;情緒同樣也會影響被調查者的回答。卡內曼教授的解決辦法是,讓人們在一段時間內對不同活動所得到的愉悅感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