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南宋著名理學家呂祖謙簡介:與朱熹、張栻並稱“東南三賢”

南宋著名理學家呂祖謙簡介:與朱熹、張栻並稱“東南三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個時期,因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爲都城,史稱南宋,歷九帝,享國152年。南宋雖然外患深重,統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經濟上外貿高度發達 ,重心完成了歷史性南移,思想學術和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理學成型確立正統地位,並向海外傳播,形成了東亞“儒學文化圈”。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呂祖謙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呂祖謙(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爲與伯祖呂本中相區別,亦有“小東萊先生”之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出身“東萊呂氏”,爲呂夷簡六世孫、呂大器之子。

初以蔭補入官。隆興元年(1163年),呂祖謙登進士第,復中博學宏詞科,調南外宗學教授。累官直祕閣、主管亳州明道宮。參與重修《徽宗實錄》,編纂刊行《皇朝文鑑》。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理宗時,追諡“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諡“忠亮”。後追封開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廟。

呂祖謙博學多識,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反對空談心性,開浙東學派之先聲。他所創立的“婺學”,也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與朱熹、張栻齊名,並稱“東南三賢”。著有《東萊集》、《歷代制度詳說》、《東萊博議》等。

南宋著名理學家呂祖謙簡介:與朱熹、張栻並稱“東南三賢”

人物生平

家世顯赫

呂祖謙出生於宋高宗紹興七年三月十七日(1137年4月9日)。他出身官宦世家。九世祖呂夢奇,唐末五代時東萊人,曾任後唐戶部侍郎,乃呂蒙正、呂蒙亨之祖父;八世祖呂龜祥,殿中丞,知壽州,遂家於壽州;七世祖呂蒙亨,官至大理寺卿,其從父兄呂蒙正,爲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狀元;六世祖呂夷簡(979—1044)、五世伯祖呂公弼(1007—1073)、五世祖呂公著(1018—1089),皆曾入朝爲宰相。

高祖呂希哲(1039—1116),自其以下,包括曾祖呂好問、伯祖呂本中、祖呂弸中、父呂大器等,皆爲朝廷命官。如此一代一代連續不斷地在朝爲官,在宋以前和以後的歷朝中不多見。

呂氏家族除官位顯赫外,學業上也頗有建樹,清人王梓材在校訂《宋元學案·範呂諸儒學案》所加按語說:

“謝山(按指全祖望)《札記》:‘呂正獻公家登學案者七世十七人。’考正獻子希哲、希純爲安定(按指胡瑗)門人,而希哲自爲《滎陽學案》。滎陽子切問,亦見學案。又和問、廣問及從子稽中、堅中、弸中,別見《和靖(按指尹焞)學案》。滎陽孫本中及從子大器、大倫、大猷、大同爲《紫微學案》。紫微之從孫祖謙、祖儉、祖泰又別爲《東萊學案》。共十七人,凡七世。然滎陽長子好問,與弟切問歷從當世賢士大夫遊,以啓紫微,不能不爲之立傳也。”

足見呂氏家學之深厚。全祖望的計算尚不準確,呂氏家族當入學案(指《宋元學案》)的,七世尚不止17人。所以《宋史·呂祖謙傳》說:“祖謙之學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獻之傳。”

呂祖謙原籍壽州(治今安徽鳳台),生於婺州(今浙江金華)。建炎年間,其曾祖父呂好問攜全家避難南遷,宦遊婺州,至其祖父呂弸中始定居金華。當時,學人多稱其伯祖呂本中(1084—1145)爲“東萊先生”,呂祖謙則稱爲“小東萊先生”。到了後世,一般均稱呂祖謙爲“東萊先生”了。

少時科試

呂祖謙在《除館職謝政府啓》中,對自己作了如下概括:“自其少時既奪移於科試,及乎壯齒,又堙廢於隱憂,竟失全功,徒憐初志。”這是頗合實際情況的。呂祖謙兒時,隨父親在福建任所,他先從師於林之奇,後隨父至臨安,又從師於汪應辰和胡憲。林之奇字少穎,一字拙齋,學者稱三山先生,是呂祖謙伯祖呂本中的門弟子。據《宋元學案》稱,呂本中“教之以廣大爲心,以踐履爲實,稱高弟”。從這個意義上說,呂祖謙又成了他伯祖呂本中的再傳弟子,足見其在學業上,受其伯祖影響最深。據《宋元學案》稱:“先生於學,博綜諸家。”這對呂祖謙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胡憲字原仲,是著名學者胡安國的侄子,從胡安國學,因居住在籍溪,故自號籍溪先生。“先生質本恬淡,而培養深固。平居危坐植立,時然後言。望之枵然,如槁木之枝,而即之溫然。雖當倉卒,不見其有疾言遽色。人或犯之,未嘗校也。”這些個人修養,亦對呂祖謙有很大影響。

紹興十八年(1148年)四月,呂祖謙祖父呂弸中致仕,呂祖謙得恩補爲將仕郎。

南宋著名理學家呂祖謙簡介:與朱熹、張栻並稱“東南三賢” 第2張

紹興二十七年(1157),改爲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

紹興三十一年(1161),爲右迪功郎,授嚴州桐廬縣尉,主管學事。這時,他才25歲。但呂祖謙並未看重這些官職,他甚至並沒有去上任,而一心要走科舉入仕的道路。

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呂祖謙終於實現了他的願望。這年四月,先考中博學宏詞科,接着又中進士。孝宗特下詔“減二年磨勘,堂除差遣”。史臣在這裏還特別註明:“祖謙既中選,賜同進士出身,相繼放進士榜,又登上第,故有是命。”呂祖謙由此而特授左從政郎,改差南外敦宗院宗學教授。其制詞說:“爾兩科皆優選,宜有以旌其能,資敘超升,是亦常典,可特授左從政郎,差遣如故。”看來仕宦的生涯已向呂祖謙展開了坦途,但他的命運不濟,實際上,他所謂的“隱憂”也隨之到來了。

就在呂祖謙連中兩科的前一年,即紹興三十二年(1162),他的妻子韓氏(韓元吉之女)去世,所生男亦夭折。

乾道二年(1166)十一月,他的母親去世,歸葬婺州。由於爲母親守喪,他只得以教授學子爲業。

乾道五年(1169),他再娶韓氏(爲原配之妹),併到嚴州任所。

乾道六年(1170),他升任太學博士,併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次年(1171)五月,第二任妻子韓氏又去世,所生女亦夭折,在精神上給呂祖謙帶來了極大痛苦。

乾道八年(1172),父親因病告歸,並以這年二月去世。在守喪的三年中,他仍以教授學子和著述爲事。

淳熙三年(1176),守喪期滿,因李燾的推薦,升任祕書省祕書郎,併兼國史院編修官與實錄院檢討官。這一年,正40歲。這時,他已疾病纏身。

淳熙四年(1177),又娶芮氏爲妻。

淳熙六年(1179)七月二十八日,其妻芮氏又去世,這一年他42歲。

淳熙八年(1181)七月二十九日(9月9日),呂祖謙病故,享年四十五歲。 後諡號“成”。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改諡呂祖謙爲“忠亮”。後追封開封伯。

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