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光爲什麼要用19年的時間寫出《資治通鑑》?

司馬光爲什麼要用19年的時間寫出《資治通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司馬光爲什麼要耗費19年時間,編寫一本《資治通鑑》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過去中國歷史上,編纂史書並不算一件罕見的事情。除了官方修史,民間也有許多人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編纂史書。這種對歷史的崇敬,在世界其他國家,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而在數千年來的浩瀚史冊中,《資治通鑑》始終佔有一席之地,並得到許多名家推崇。爲了編寫好《資治通鑑》,司馬光耗費了整整十九年的時間。

司馬光爲什麼要用19年的時間寫出《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的內容裏,很長程度上講究一個“通”。從周朝晚期開始,到五代爲止,司馬光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編入一本書當中。這個工作量,確實是非常大。司馬光最初編寫時,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他在前期的時候,編寫了從周朝到秦朝滅亡的一部分歷史,並把交給宋英宗預覽。宋英宗看完後十分高興,立刻讓司馬光繼續編纂,並給他配了一個專門的書局,選擇官吏,作爲助手,共同編纂史書。

這個決定,對於司馬光而言,幫助極大。畢竟上千年的歷史,過去印刷打字又沒那麼發達。如果只靠司馬光一個人,恐怕是很難完成了。後來司馬光無論到哪裏,即便辭官離開京城,也都帶着書局的人,幫助自己編纂史書。

其實,在編纂史書的時候,司馬光的人生髮生過很大變化。在第一次給宋英宗進獻部分《資治通鑑》時,他擔任龍圖閣直學士的職位。宋英宗去世後,宋神宗繼承皇位

對於宋神宗而言,司馬光在他心中分量極重。司馬光當時官聲極好,又有足夠深厚的學術底蘊。在歐陽修的舉薦下,司馬光從龍圖閣直學士升任至翰林學士,再到御史中丞。

宋神宗是一個非常想要有一番作爲的帝王。他希望自己革除大宋積弊,振興國力。於是,向很多有才幹的人徵求治國的辦法。皇帝找來王安石舉行變法。同時,又想讓司馬光擔任樞密副使拒辭。

起初時,王安石的變法,跟司馬光並沒有太大沖突。司馬光起初還會維護王安石。可是,隨着王安石變法出現的失誤,讓兩人關係日漸緊張。1071年時,司馬光因爲好友直言王安石的弊端而被罷黜,感到十分不滿。從這個時候開始,司馬光選擇退回洛陽,帶上書局,不再公開談論政事,一心編纂《資治通鑑》。

司馬光爲什麼要用19年的時間寫出《資治通鑑》? 第2張

跟過去一些其他史書不同,《資治通鑑》裏,不僅記載了歷史,也記錄了很多司馬光本人對政事的一些看法。司馬光還寫了119篇史論,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而且,《資治通鑑》開頭就把時間定在東周威烈王這段時間。這個時間在儒家傳統裏於特別的意義,代表“禮崩樂壞”的開始。所以,司馬光的論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禮治”。其實,跟很多人的印象不同,《資治通鑑》並不是一本簡單介紹權謀的書籍,而是一本涉及到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以及對歷史人物評價,覆蓋面非常廣泛的書籍。

這本書籍,更多還是司馬光爲了通過對歷朝歷代的興盛衰亡,來爲後世做一個借鑑。因爲司馬光認爲,君王在其中,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資治通鑑》內,有部分側重於講解統治者如何任官用人、信賞刑罰、納諫改過,大臣又該如何好跟君王的關係。對於司馬光來說,他希望可以把君臣關係,引向“明君賢臣”的道路,避免“昏君庸臣”的方向,讓國家可以不斷興盛,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的結果。

後來宋神宗看到司馬光呈上的書稿後,纔會親自題寫《資治通鑑》的書名。因爲皇帝認爲,這本書確實做到“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的要求。

司馬光爲什麼要用19年的時間寫出《資治通鑑》? 第3張

但是,編寫完《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已經66歲了。在退回洛陽後,他又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潛身編寫了這本著作。對於一個年少時,就意氣風發,有心要做一番政績的人來說,確實是投入政治生涯中,最富有精力的一段時光。

當然,後世也爲司馬光回報了同等的報酬。司馬光的政績爲官,雖然有不足的地方,但他爲中國留下寶貴歷史的功勞,確實是其他人難以取代的地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