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如果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並且主持戰事的話,甲午戰爭的歷史能改寫嗎?

如果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並且主持戰事的話,甲午戰爭的歷史能改寫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甲午戰爭,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說起那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再次戰敗認慫的甲午戰爭,掌舵北洋水師且主持整個戰事的“中堂大人”李鴻章,至今還扛着不少口誅筆伐。而另一位“錯過”甲午戰爭的“晚清鷹派”左宗棠,卻是惹來不少懷念與期待。

作爲一位親手創辦福建船政局等“洋務運動品牌”,且以擡棺出征的方式怒懟沙俄,漂亮收復西北百萬平方公里國土的老英雄。左宗棠堪稱是晚清“捱打成習慣”的憋屈史上,一位少有的給力人物。因此面對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及《馬關條約》的狠狠一刀。好些人也生出熱烈憧憬:假如左宗棠老爺子的身子骨再硬朗一些,能撐到甲午戰爭時,且可以掌舵“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且主持戰事,那麼這場“中日大戰”,結局會不會改寫?

如果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並且主持戰事的話,甲午戰爭的歷史能改寫嗎?

但很殘酷的事實是,哪怕這一切假設都成真,1894年出現在甲午戰爭戰場的不是“李中堂”,卻是“老鷹派”左宗棠。甲午戰爭的結果,乃至《馬關條約》的內容,也不會有多少太大的改變。當然,這絕不是因爲左宗棠能力不夠。

首先一個原因是,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左宗棠,放在甲午戰爭前夜,都無法解決當時北洋水師的困難。

左宗棠之所以會被好些人“寄予厚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與李鴻章在海防建設上的分歧。比起李鴻章鐵了心“買船”的執念來,左宗棠一直堅持“船炮以自制爲便”,竭力發展中國自己的造船軍火工業,還促成了中國第一艘近代國產戰艦“平遠號”的誕生。這種高度重視民族工業的理念,也被後世大書特書。但放在甲午戰場上,這一點“先進理念”,是打不贏戰爭的。

因爲,在當時晚清政府眼裏,海軍不過是“看家護院”的工具,所謂“海權意識”“海防安全”,滿朝文武都沒幾個懂。能有幾艘先進戰艦裝點一下門面,守住“我大清”的海上門戶,那就心滿意足。更何況大清花錢的地方多,花在海軍身上,貌似就是往海里扔。所以1891年時,大清朝就頒佈了《外購軍火禁令》,別管“買船”還是“造船”,清王朝從此統統不買單,頂着“亞洲第一”名號的北洋水師,這才落到“多年未添一船一炮”的窘境。

如此境遇,就算執掌北洋水師的是左宗棠,也絕不會比李鴻章好多少。

而且,在大清朝的權貴們看來,北洋水師何止能看家護院?更是油水滿滿的肥肉。只要手“摸”得着的,都要想方設法摟一把。比如北洋水師燒的燃煤,就被開平礦務局總辦張翼擅自換成了劣質煤。那被剋扣的優質煤?自然被張翼倒賣了中飽私囊,諸多王公大臣都從中敲金分肥。燒着“爛煤”的北洋水師,就好像吃着劣質食物的士兵一樣,戰鬥力可以想。

而這類“被宰割”的破事,放在甲午戰前的北洋水師身上,幾乎成了常事。那麼如果換成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情況會好嗎?《清朝野史大觀》等史料記載,當年立下收復西北大功的左宗棠,自己入宮朝見時,都被清宮裏的小太監勒索,硬是敲去了三千兩銀子。同在這個染缸一般的晚清王朝裏,他,又能有多少辦法?

甚至,雖說甲午戰敗後,北洋水師被潑了諸如“腐敗”“戰鬥力低下”等各種髒水。但英國《佈雷賽海軍年鑑》卻告訴我們:“黃海大戰”等甲午戰爭重要海戰上,北洋水師的命中率超過百分之二,是日本艦隊的兩倍多。日本在甲午戰後繪製的《戰艦受損圖》,更給北洋水師正了名:日本在黃海大戰裏的12艘戰艦,中彈主要在“艦尾”“鍋爐”“水線下”等要害位置,公認近代世界海戰戰場上的“教科書級射擊”。

如果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並且主持戰事的話,甲午戰爭的歷史能改寫嗎? 第2張

如此強大的命中率,也足以證明一個事實:儘管面臨千難萬難,但在訓練水平戰鬥素質等層面,李鴻章掌舵的北洋水師,已經做到了最好。換成左宗棠?最好也只能做成這樣。至於戰況戰果?已是可以想。

而第二個原因是:就算左宗棠掌舵下的北洋水師,能夠創造奇蹟打贏日本艦隊,也無法改變甲午戰爭的戰果。因爲真正決定甲午戰爭局勢走向的,不是海戰,卻是陸戰!

在甲午陸戰戰場上,以李鴻章淮軍嫡系爲主的清軍,幾乎是一潰千里。那如果換成左宗棠“掌舵”呢?事實上,晚清王朝之前裝備最好,戰鬥意志最堅決的陸軍,就是當年左宗棠麾下那支橫掃西北,懟得沙俄“改合同”的“西征軍”。但甲午戰前,西征軍的精銳都駐紮在西北要地,輕易動不得。內地的湘軍呢?早已經過了幾次裁撤,以至於士兵們“未經戰陣,槍不知用”,裝備也是“屢修屢壞”。上前線?顯然不靠譜。

相比之下,甲午戰前清王朝能用得上的,最靠譜的陸軍,依然還是李鴻章的嫡系淮軍,就算是左宗棠掌舵,也得先倚重這支軍隊。而且和許多“歷史票友”想象不同的是,比起“多年未添一炮一船”的北洋水師來,當時以淮軍爲代表的清軍陸軍精銳,可謂武裝到牙齒——清王朝當時國產的後膛火炮,以及單兵步槍和仿製馬克沁步槍,樣樣領先日本。特別是作爲“大殺器”的後膛炮,工藝更甩開日本9年以上。

理論上說,甲午戰爭對於清軍陸軍來說,該是個“簡單事”:碰上日軍就擺開槍炮猛轟就行。可爲何又被打得丟盔卸甲,分分鐘就丟掉朝鮮半島呢?

當時日軍的戰地記錄,就還原了清軍的“優異表現”:清軍在作戰時最常乾的事兒,就是“俄亂髮巨炮”,哪怕只看到點敵人影子,就一頓亂開炮壯膽。步兵開火時也是“浪費彈藥”。看上去動靜震天,其實打不着幾個日軍。等着嚇一跳的日軍湊近了,把刺刀往眼前一亮,清軍就立刻“把子彈上了膛的步槍丟下一鬨而散”,連“拼一把”的膽子都沒有。

如果左宗棠掌舵北洋水師並且主持戰事的話,甲午戰爭的歷史能改寫嗎? 第3張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除了馬玉昆左寶貴等少數英雄部隊外,大部分清軍都是這麼一觸即潰。因爲這支清軍,就是一支空握先進武器,卻毫無戰鬥意志的部隊。戰鬥素質?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個奢侈事。

甚至,如此“打不準”的景象,不止在甲午戰場,到了六年後的“庚子國難”上更生動:同樣手握先進槍炮的清王朝“武衛軍”等部隊,戰鬥意志倒是強了些,還被八國聯軍評價說“華人此次作戰極爲勇敢”。但打起來依然是“發槍時不專注一人,多爲虛發之彈”,就連開炮也“故雖衆而轟死人少”。自然也就全線崩潰,把京津要地丟了個精光。

這樣連“瞄準”“拼刺刀”都外行的兵,就算換成左宗棠,就算左老英雄依然熱血滿腔。戰果,依然也是可以想……

總起來說,甲午戰爭的悲劇,何止是一個李鴻章,乃至一支北洋水師的悲劇?又何止是換掉一個人,就能改變得了的?

畢竟,當左宗棠上演“擡棺出征”壯舉時,此時的清王朝,依然是“同光中興”的年代,至少是“不太爛”的時候。待到甲午戰爭時,這大清朝卻已爛透,就算有十個左宗棠,也別想力挽狂瀾了。比“左宗棠李鴻章誰行誰上”更有意義的,是那段恥辱歷史背後,多少讓人嘆息,卻歷歷在目的生動教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