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甲午海戰中,清朝的其他三大水師爲什麼不前往救援北洋水師?

甲午海戰中,清朝的其他三大水師爲什麼不前往救援北洋水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清朝水師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水師更是全軍覆沒。

兩次鴉片戰爭之後,洋務運動興起,清政府先後建立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四大艦隊。在慘烈的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獨木難支,最終全軍覆沒。那麼,包括南洋水師在內的其他三大水師,當時爲什麼作壁上觀,而不前往救援呢?

甲午海戰中,清朝的其他三大水師爲什麼不前往救援北洋水師?

福建水師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也是艦船國產化率最高的水師。隨着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師學堂的相繼設立,艦隊規模和人員儲備均達到一定水平。

1884年的中法“馬尾海戰”中,由於實力差距和指揮失當,半個小時之內,福建水師11艘艦船中9艘被法軍擊毀,兩艘自沉,19艘運輸船全部沉沒,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一蹶不振。至甲午之戰時,福建水師早已沒有往日榮光。顯然,想要前往營救北洋水師,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早在甲午戰爭前20年的1874年,日本便蓄意侵佔臺灣。清廷派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赴臺處理相關事宜,海防逐漸引起清廷的重視。1875年,兼理福州船政的兩江總督沈葆楨受命籌建南洋水師。

南洋水師、北洋水師同時籌辦,清政府每年從海關中撥銀400萬兩。

由於經費不足,加之北洋水師有晚清大佬李鴻章坐鎮,故採取先北後南、重北輕南的策略。自甲午海戰之時,南洋水師雖然號稱國內第二水師,但無論是噸位、艦艇數量、裝備、技術和人員方面都遠遜於北洋水師。當時,北洋水師擁有戰艦大小 25艘,輔助艦船50艘,運輸船隻30艘,官兵四千餘人。南洋水師的十幾艘艦船,大多是福州船政局和江南製造廠製造,少數購自英德,與北洋水師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甲午海戰中,清朝的其他三大水師爲什麼不前往救援北洋水師? 第2張

戰爭打的是人,打的是裝備。花錢養人買裝備,歸根結底打的是錢。時任戶部尚書的清流領袖翁同龢,與北洋大臣李鴻章之間的個人恩怨與政見不合,也極大地遲滯了清朝海軍建設的步伐。

翁同龢以朝廷財稅緊缺爲由,大肆削減海軍軍費,致使北洋水師多年來不曾購買新艦,槍炮、鍋爐。艦體老化嚴重,甚至無錢購買優質燃煤,只能以劣質燃煤代替。作爲清朝水師“嫡長子”的北洋水師尚且如此,南洋水師的情況可見一斑。

基於這種情況,1894年甲午戰爭開始,李鴻章對南洋水師是否前來參戰並不熱心,並且認爲面對日本海軍,北洋水師尚且未必能與之一戰,南洋水師更是不堪一擊,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隨着戰事的深入,清廷也不得不命令南洋水師馳援北洋水師。南洋水師以裝備陳舊、人員缺乏爲由,要求北洋水師甚至廣東水師派遣艦艇管理人員,但始終未被解決。這樣一拖再拖,終究沒能趕赴黃海戰場。

這一點也充分說明,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以漢人爲主的封疆大吏,清廷已基本失去了控制權。

甲午海戰中,清朝的其他三大水師爲什麼不前往救援北洋水師? 第3張

除了南洋水師裝備、人才問題以及南北洋之間的派系鬥爭之外,南洋水師所承擔的重要防務也讓其束手束腳。北洋水師的駐地以威海、旅順、大沽爲核心,負責拱衛京師。南洋水師除了負責東南沿海的海防事宜,長江的江防也是其重要職責。畢竟江浙一帶早已是帝國的財富中心和糧稅重地,一兵一卒都不可輕舉妄動。

福建水師一蹶不振,南洋水師自顧不暇。廣東水師倒是被動參與了北洋水師的甲午海戰。1894年,廣東水師的主力艦廣甲、廣乙、廣丙號北上參與南北洋水師大會操。這時候甲午戰爭爆發,三艦便滯留北洋,受北洋水師節制調度。

北洋水師最終全軍覆沒,廣東三艦的命運不會好到哪裏去。其中兩艦在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中先後被擊毀,另一艦在威海衛海戰中被俘,編入日本海軍序列。

如此看來,南洋水師沒有參戰,不知是福是禍。

1909年,清政府合併各大水師,設立遠洋艦隊和長江艦隊,四大艦隊退出歷史舞臺。

僅過了一年多,清政府也退出歷史舞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