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囚犯被砍頭前,爲何斷頭飯中要放塊生肉?

古代囚犯被砍頭前,爲何斷頭飯中要放塊生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和文化空前繁榮的一個時期,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很多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篇章就出自這個春秋戰國時期,例如屈原的《離騷》,孔子及其門生的論話編撰而成的《論語》等。也有許多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的誕生,例如墨家思想及其創立者墨翟,道家思想和老子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儒家思想和他的創立者孔子,因爲直到現在,儒家思想也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最出名的當屬孔子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孟子所提出的“仁政”。

儒家思想可以說是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我國賴以立國的第一大流派,其中關於“仁政”的理念貫穿了古代帝王的行政。人命無論古今都是很重要的,古代對於判處死刑的人要重重上報,嚴格把關,一些朝代甚至會要求將死囚統一送到京城關押,斬首。

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匆匆下定論,囚犯也往往是秋後才問斬,一來可以方便審查冤情,二來是順應天時。而且很多時候帝王登基和新王誕生等,都會大赦天下,可見流淌在大多數古代帝王血液裏的“仁政”思想多麼的濃厚。

但是對於企圖謀反或者大逆不道之人可以當場將其正法,而後再上報,先斬後奏,這個時候就不必等到秋後了。西漢儒學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這樣寫到:“慶爲春,賞爲夏,罰爲秋,刑爲東”,認爲帝王行事應順應天時,秋後纔可問斬。

古代囚犯被砍頭前,爲何斷頭飯中要放塊生肉?

問斬的時候也要挑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而且要選在午時三刻,古人認爲,午時三刻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刻,選在這個時候行刑可以避免犯人的魂魄逗留人間。

而對於劊子手的選擇也不能馬虎,首先是家族一脈相傳的劊子手,就是說劊子手的祖上也必須是做劊子手的。其次是必須要沒有信仰和膽子大的人,畢竟那不是普通的職業。再者也需要身體強壯和命格夠硬,甚至長得兇惡和醜陋更好。

因爲身體強壯才能吃得下苦,長相兇惡和醜陋才能鎮得住死囚的鬼魂。最後還要有技術有刀法的人,通常一脈相傳的劊子手家族都有屬於自己家族的砍頭技術,而且劊子手上任也要苦練刀法。

劊子手的手法很重要,漢以前的劊子手講究的是一刀斃命,不給罪犯帶來痛苦,往往家屬在行刑前也要賄賂劊子手希望給犯人一個痛快。唐朝時卻恰恰相反,講究不能將其“一刀兩斷”,必須留着犯人的頭和身體的連接,給犯人一個完整的屍身。

其實不論是對死囚犯的重重審查,亦或是行刑時間和地點的嚴苛選擇,或者是劊子手的重重選擇等,都是講究的一個“仁”字。這就是貫穿我國曆史的“仁政”。

除了這些以外,古人對待生命的嚴肅和認真還體現在最後一餐上。這裏的最後一餐不是達芬奇的壁畫:最後的晚餐這一含義,而是死囚行刑前都會有衙門爲其準備最後一頓豐盛的一餐。最早的“斷頭飯”是楚莊王所定,春秋戰國時期的俘虜通常都會被殺或是活埋。

楚莊王希望這些士兵臨行前能好好的吃完自己的最後一餐,這一對待死刑犯的傳統很快也延續下來,這一傳統到了宋朝時甚至被規定:最後一餐不得低於5000文錢的標準。

不過人之將死,通常很少有人能有心情吃得下這一頓豪華大餐。不過“斷頭飯”除了這5000文錢的標準以外,裏面必須放上一塊生肉,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是源自於民間傳說,人死後會通過奈何橋去到孟婆處,孟婆會準備一碗孟婆湯讓人喝掉,忘卻這一生的煩惱和快樂毫無牽掛的去往生。但孟婆的身邊有一隻兇惡的大狗,這時候這塊生肉就派上了用場,原來這塊生肉不是給死囚吃的,而是給孟婆身邊的大狗吃的,好讓自己能平安的過橋,去往下一次人間。

古代囚犯被砍頭前,爲何斷頭飯中要放塊生肉? 第2張

穿插在古代刑事,律法中的人情味也不少,這多少也有孔夫子“仁政”的功勞。將死之人雖吃不下豐盛的大餐,但是看見碗裏的生肉也會涌起些許的溫暖,也許人間不值得他們再留下,至少死後的往生能多少有些許的溫暖,希望來世能平安的度過一生,這是留在陽間的生者對將死之人的善意。綜上所述,古人對待生命的嚴肅和認真就在於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