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死囚吃斷頭飯時必須要吃生肉,是爲何?

在古代,死囚吃斷頭飯時必須要吃生肉,是爲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膳也豐。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爲大家一一揭曉。

刑罰是古代法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朝代的更替,刑罰的種類也有發展和變化。它的發展其實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其主要是從野蠻殘暴向着文明變化。但不論刑罰怎麼變革,歷朝歷代都是有死刑的,且一直被各朝各代的統治者作爲最爲嚴酷的控制首段。

中國古代的死刑制度最早出現在夏朝,夏朝的死刑有大辟,誅,戮,弩等,其中弩指的是被處以死刑的人,除本人外,其妻與子皆收爲奴。這也是電視劇常見的“連坐制度”。商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又發展出許多的死刑的執行方法,比如:炮烙、挖心等等。

在古代,死囚吃斷頭飯時必須要吃生肉,是爲何?

商朝擴大了連坐的範圍,今天電視劇常說的在“誅九族”就是從商朝開始的。秦始皇開創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度的封建國家——秦朝。

秦朝提倡依法治國,光死刑就有數十種執行方法。比如:車裂、定殺(使活人溺水而亡)、梟首、撲殺等等,真是駭人聽聞。到了隋朝,刑罰較爲文明簡單,隋朝規定死刑只有“絞”和“斬”兩種。到了明代,在刑罰的種類上有所變化,刑罰日益殘酷,又恢復很多酷刑。

在今天的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樣的畫面:在死囚犯將要執行死刑前,他們通常可以吃上一頓還算豐富的飯菜,即“斷頭飯”。當然,囚犯一旦看到這樣特殊的待遇,大概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晚餐了。

“斷頭飯”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制定的,春秋時期社會動盪,時有戰火狼煙。士兵在赴戰場前都可以飽餐一頓,一面戰死時留下遺憾。後來各代王朝沿用這樣的做法,並逐漸用到死刑犯身上,畢竟中國人自古都有“死者爲大”的觀念。在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某位達官貴人去世,由皇上追封。比如生前有公猴爵位的,去世後可能被追封王位。

在古代,死囚吃斷頭飯時必須要吃生肉,是爲何? 第2張

在宋朝時候,官府有明文規定“斷頭飯”不得低於5000文銅錢,以當時的物價而言,這已經是相當高的標準了。但這最後的晚餐,想來大部分的死囚都是無心享用的。不過隨着朝代的更替,“斷頭飯”的形式也有變化。在明清時期,他們的碗裏還會多出一塊生肉。

這種做法看似尤爲奇怪。相傳這種做法來自民間,相傳人死後,靈魂會到陰曹地府,經歷閻羅王的審判後才能活奈何橋,而這奈何橋邊有隻惡狗,魂魄若被它所食,那麼就無法轉世投胎。

倘若人死之後,在奈何橋邊給這條狗送上一塊生肉,那麼就可免遭魂飛魄散之苦,投胎轉世也更容易一些。而當今百姓辦喪事,有些也會在桌上擺生肉,目的是招待各路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