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揭祕:魯國人的手工業發達嗎?

揭祕:魯國人的手工業發達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魯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據《考工記》載:“有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設色之工五,刮磨之工五,搏埴之工二”,這即是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手工業有着相當精細的分工。而這個時代裏,最爲著名的則是魯國的手工業。楚國人攻打魯國的時候,魯國人懼怕楚國,便是派遣孟孫氏“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鍼、織紝,皆百人,公衡爲質,以請盟”,可見魯國人的能工巧匠們,很是受到列國們的重視,即便是強大如楚國也是可能極度認可的。

在那個時代裏,江湖上流傳着很多關於手工業的傳說,比如“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爲良”,說的就是鄭國產的刀好,宋國產的斧頭好,只要換了地方就不可能造出好東西來,這不僅關乎於水土,更關乎於手工業技工們。列國尤其重視這些手工藝人們,當攻戰而起弱國往往就會贈送強國諸多手工藝人,以求得同盟。在魯國,這種傳統由來已久。當年魯國受封之時分得“殷民六族”,長勺氏和尾勺氏擅長製作酒器,這兩支族羣被封到了長勺之地,長勺之戰即發生在這裏。

揭祕:魯國人的手工業發達嗎?

《韓非子》載:“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這是個生活在魯國的家庭。男子擅長編織草鞋,而妻子則擅長織布。可見那時候的魯國人,手工業可能形成了以家庭爲單位的生產經營模式。只是這些魯國人面臨國家衰微,常年遭到戰爭侵擾,即便有着再成熟的技術,有着再發達的貿易,終究無法長久,所以魯國人才會試圖遷徙其地。只是魯國人的遷徙似乎遷錯了地方,因爲 “屨爲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爲冠之也,而越人被髮”,就是越人穿鞋的少,戴帽子的少,韓非子認爲是“以子之所長,遊於不用之國”,是失敗的選擇。

在當時的魯國,陶瓷工藝也是相當發達,而且有着較爲流行的風格。魯國人的陶瓷器具大多繩紋,可謂是貫穿於春秋戰國數百年。魯國爲什麼會流行繩紋呢?原來在“殷民六族”中有個索氏,據說就是擅長制繩的族羣,從今天發掘出土的魯國瓷器中來看,如豆、盂、杯、盤等器物全部都是繩紋,直到戰國之時,隨着美觀需求的變化,繩紋才逐漸消退,而代之以同心圓紋和瓦紋等紋飾。

揭祕:魯國人的手工業發達嗎? 第2張

魯國人的“殷民六族”,可能成爲魯國手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爲魯國人的青銅冶煉和鍛造技術也是相當發達,各種青銅器也是層出不窮,而要知道的是殷商人是最擅長青銅冶煉的。魯國人的青銅容器之發達,也是體現在其紋飾的繁複上,饕餮紋、竊曲紋、夔龍紋、魚鱗紋等各種鑄造法都在魯國容器中有所展現,甚至齊桓公小白在流落之時,被管仲偷襲射中的腰部帶鉤,據傳就是錯金,可見當時之鑄造工藝相當精緻。史書中有:“季武子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鐘而銘魯功”,顯然是在說青銅冶煉工藝已是爲魯國官方所常用。

魯國人的紡織業也是發展迅速,史書中有:“強弩之末,力不能穿魯縞”,還有“魯樑之民,俗爲綈”, 綈是一種質地粗厚,且平滑光澤的絲織品,爲列國貴族們所追捧,這即是在說魯國人能生產的絲織品種類繁多,可滿足不同需求。至於魯國還出現過一位祖師級的人物公輸班,就更是代表着魯國的手工業之鼎盛。公輸班正是在千萬能工巧匠中脫穎而出的集大成者,更是諸多能工巧匠嘔心瀝血積累的經驗集大成者,公輸班不僅擅長機械木工,對宮室臺榭也極爲精通,甚至在攻戰之器械上,如雲梯、勾強等器械,也是其中佼佼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