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張璁七次科考都沒考上,最後卻成了大明一代首輔

張璁七次科考都沒考上,最後卻成了大明一代首輔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璁1475年生人,字秉用,溫州府永嘉人。張璁絕對是一個大帥哥,史書記載“身材高大,相貌秀美”。

除了帥之外,張璁還非常聰明,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考上了舉人,舉人考試畢竟是地方的考試,所以對這樣的學霸來說,地方考試根本難不倒他。

可是,考進士的過程中張璁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讓他感到絕望的麻煩。

張璁七次科考都沒考上,最後卻成了大明一代首輔

不過張璁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公元1518年,張璁再次前往北京參加考試,意料之中的是,張璁再一次失敗了,這一次失敗,張璁不想考試了。

張璁回望自己的科考之旅,一想四十多年過去了,自己一無所有,科舉害死人啊。

但是,古代的舉人是可以到吏部去等官當的,前面的官員如果死了,如果出了事故,舉人就可以成爲候補官員,所以張璁準備去吏部找候補官員當了。

就在他垂頭喪氣之時,他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兼職的),這個算命先生叫蕭鳴鳳,蕭鳴鳳告訴張璁,老兄不要放棄,你再去參加考試一定會考中進士。

當時蕭鳴鳳給張璁說的非常玄乎:“從此三載成進士,又三載當驟貴”。

蕭先生給張璁算卦說,你如果在奮鬥幾年,一定能夠成爲進士,成爲進士後,再奮鬥幾年,一定可以迅速富貴。

張璁被蕭先生說服了,於是他繼續屢敗屢戰。果然如蕭先生所言,在正德十六年的時候,張璁考上了進士。

這一年,張璁四十七歲。

一個人能夠有幾個四十七歲啊,張璁爲了科舉考試,他一直奮鬥到了四十七歲。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雖然張璁考上了進士,但是他並不相信蕭鳴鳳的話,因爲自己已經四十七歲了,而且考試成績也不好,根本當不了翰林,當不了翰林如何突然富貴呢?

但畢竟張璁成爲了進士,他毫無意外的被分配到了沒有任何油水的禮部去上班了。

然而,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徹底改變了張璁的命運。

禮部每天也沒有什麼活幹,只有遇到朝中禮儀的時候,禮部的官員纔有動靜,有動靜也不會輪到這個剛剛進入禮部的小學生身上

所以,上班期間的張璁非常無聊,我們知道,人一旦無聊了,就會胡思亂想,想着想着張璁就想到了皇帝要認爹的事情上。

張璁機會來啦,四十七年的風雨滄桑,四十七年的苦苦等待,讓張璁意識到,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我要憑藉這次機會徹底翻身。

所以,在無數官員都遠離嘉靖,跟着楊廷和的時候,張璁毅然決然的站到了嘉靖皇帝這一邊,他要爲這個年輕的皇帝搖旗吶喊,這個年輕的皇帝一定會成爲自己的伯樂。

於是張璁開始向無可撼動的楊廷和發起了進攻,大禮議的高潮也就此拉開序幕!

公元1521年,即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支持嘉靖皇帝,他開篇就說,明世宗嘉靖是來繼承皇統的,不是來繼承皇嗣的。

之後,張璁亮出自己的立場,和楊廷和針鋒相對:明世宗仍以其生父爲考,並且還要在北京爲興獻王建廟祭。

張璁七次科考都沒考上,最後卻成了大明一代首輔 第2張

聽到張先生的這些話,年輕的嘉靖皇帝高興了:我終於能證明我爸是我爸了。“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

張璁的這一論斷出來後,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楊一清(後面我們要說的重量級人物)說:“張生此議,聖人復起,不能易也。”

心學大家王陽明:“心悅其說”。

後世史學家對張璁的奏摺也是評價極高,《國史傳》直接說:“出所真見,非以阿世”。

不過,當時最高興的還是嘉靖皇帝,當時嘉靖非常激動,他非要讓楊廷和看看這篇文章不可。

在天真的嘉靖皇帝看來,這個楊老頭子一定會被張璁的這篇文章所折服。

嘉靖還是小看了楊廷和這個老油條,當楊廷和看了張璁的奏摺後,楊廷和扔下了這樣一句話,張璁算個什麼東西,我定的路線豈能讓這樣的無名之輩隨意更改。

嘉靖皇帝火冒三丈,楊廷和揚長而去。

憤怒之中的嘉靖皇帝不管不顧了,你楊廷和畢竟是臣子,我皇帝做什麼事還非得和你商量嗎?

之後,嘉靖皇帝在母親蔣妃入京的典禮上,以迎皇太后的禮儀來迎接自己的母親,楊廷和強硬的拒絕了嘉靖皇帝的行爲。

此時的嘉靖皇帝痛哭流涕,他對楊廷和說,我不當皇帝了,願意即可辭位,和自己的母親一起會安陸。

在楊廷和看來,小孩確實好欺負,可是大人就沒那麼好欺負了。

這時候,嘉靖皇帝的母親發飆了。女人一旦發飆,有時候比男人還害怕。

蔣女士隨即命令下人,把楊廷和給我叫出來,如果不給我一個名分,我不進這北京城,在蔣女士的怒吼下,嘉靖皇帝也趁着火候加勁:我要回安陸,我要回安陸。

張璁一看這形勢,他又拿起了自己的筆桿子,繼續爲嘉靖皇帝搖旗吶喊,張璁、嘉靖、蔣氏、楊廷和,四方混戰,鬧的不亦樂乎。

在嘉靖看來,我們都這樣了,你楊先生一定會妥協了。可嘉靖還是小看了楊廷和。

畢竟人家母子這樣鬧了,所以楊廷和稍有讓步,蔣氏按照皇太后的禮儀進宮了。但是,楊廷和並沒有忘記張璁。

張璁七次科考都沒考上,最後卻成了大明一代首輔 第3張

楊廷和:張璁何許人也,讓他到南京養老,永遠不要出現在我面前,就這樣張璁被楊廷和發配到了南京,擔任南京刑部主事。

我楊廷和不能把皇帝還有皇帝他娘怎麼樣,你一個小小的禮部官員我還廢不了你。就這樣,張璁這個小人物消停了。

張璁的消停,再一次彰顯了楊廷和的威猛,小人物的吶喊真是微不足道啊!

嘉靖皇帝此時也高興了一下。他認爲犧牲一個張璁換來自己一次勝利,這是值得的,何不趁着勝利一鼓作氣。

於是,嘉靖和母親商量,一定讓母親皇太后的名號坐實,畢竟楊廷和只是以皇太后的禮儀讓母親進宮的,我嘉靖要做的是,讓母親徹底成爲皇太后。

當嘉靖將這一想法告訴楊廷和的時候,楊廷和也沒有吃驚,他非常平靜的告訴嘉靖母子,這天下是你嘉靖的,不管我楊廷和什麼事,我還是告老還鄉吧。

此時的嘉靖無語了,我們孤兒寡母,你楊廷和走了,我們可怎麼辦啊?

當楊廷和提出要辭職的時候,嘉靖徹底亂了陣腳,以嘉靖的聰明程度,他是知道首輔不幹的嚴重後果的。最後嘉靖讓步了,嘉靖不給母親封皇太后的名號了。

此時的嘉靖向楊廷和亮了白旗,楊廷和憑藉自己的智謀、威信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而我們的小人物張璁現在如何了呢?此時的張璁正在南京養老。

養老畢竟是一個清閒的話,說是清閒,其實張璁也沒有閒着,他在閒暇之中,他遇到了兩個志同道合之人,其實都是失意之人。

然而,就是這兩個失意之人,幫助張璁實現了“又三載當驟貴”,也就是大富大貴的人生理想,因爲在這兩個人的幫幫助下,張璁入閣了,並在之後成爲了內閣首輔。

而蕭鳴鳳這位半仙兒的預言也徹底成真了。

這兩個失意的人,一個叫桂萼,一個叫胡鐸。

桂萼這個人和張璁的經歷非常相似,雖然桂萼沒有考八次才考上進士,但是他的遭遇同樣不幸。

當時桂萼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所以就當了個芝麻官,因爲能力有限,所以在官場上也混不開,後得罪上司,被髮配到了南京刑部。

沒多久他就看到張璁垂頭喪氣的來到了南京,這樣一對兒兄弟走到一起,所以他們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啊,人生悲慘,命運不公的話題,兄弟兩人是無所不談。

談着談着他們就想到了楊廷和,此時他們志同道合,一致認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要向楊廷和這個龐然大物發動進攻!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

我們可以看看張璁、桂萼是什麼段位,再來看看楊廷和是什麼段位。

桂萼縣官一個,張璁好不容易考上了進士,還被髮配到南京了,而楊廷和是什麼樣的呢?傾軋皇帝的大明首輔。

再看兩人的成績,桂萼三甲,也就是進士中最不行的一檔,張璁呢?八年考了一個進士,而且是二甲七十名以後了。

人家楊廷和成績如何呢?二十歲就在翰林中摸爬滾打了,三朝元老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用“蚍蜉撼大樹”來形容張桂二人毫不爲過,真是一個青銅,一個王者啊!

然而,小人物有時候也是有着強大威力的。

在決定撼動楊廷和之時,芝麻官的桂萼還有失意的張璁就開始了他們的隱忍之路,開始了他們的謀劃之旅。

兩人在遠離北京的長江邊上瑤搖旗吶喊,爭取了無數士子加入了他們的陣營。這些人走到一起,只有一個宗旨,只有一個目的,剷除掣肘皇帝的楊廷和,讓大明天子得以解放。

一場血雨腥風即將到來!小人物的吶喊即將撼動龐然大物的楊廷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