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子是一個儒學大家,不僅僅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會因材施教,並且非常注重知識的實踐,對於一件未知的事情不僅僅聽別人如何說,還要自己親眼所見,親身做一下實驗,這樣得來的知識就比較的真實,即使是一件小事,自己如果有疑惑,也一定要堅持實驗一下,而不是人云亦云,也就是對於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存疑。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說苑》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孔子去周廟參觀,看到有欹器,問,這是什麼?有人說,這是放在座右,作爲勸諫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過這樣的器皿,如果裏面空了就會傾斜,如果裏面的水適當就會比較中正,如果滿了就會傾倒。是這樣吧?回答說,是的。於是孔子讓子路取來水試一下,見到果然是這樣的,孔子長嘆一聲說,是啊,世界上哪裏有滿了不不覆的道理呢?於是子路問,有能夠使得滿了而不覆的方法嗎?孔子說:“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是謂損而不極。能習此道,惟至德者及之。”滿而不覆的情況只有那些德行非常好的人才可以做到。

通過這種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於一切學問是非常的謹慎的,對於自己存在疑問的事情一定要親身的驗證一下,可以說其治學相當的嚴謹,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要想使事物永遠保持不覆,那麼就需要積極的修行自己的德行,做到自己主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纔可以,做到“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

  子路的性格怎樣

子路在歷史上的記載很多,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爲子路費了很多的筆墨,孔子對於子路是非常瞭解的,對於子路的性格特點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孔子在很早的時候就做出了子路可能不能善終的預言,事實證明這一推斷是非常準確的,我們現在說性格決定命運,子路的性格可能已經決定了其在那個紛亂的時代不能善終的命運。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第2張

子路是豪爽大方的,孔子曾經問子路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意跟我的好朋友一起享用我的好車,好衣服,即使是弄壞了也無所謂。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是喜歡交朋友的,當然這是子路的志向,也就是說還沒有實現。但是從這裏可以看出子路的爲人。

子路是勇敢的,孔子對於子路是非常瞭解的,所以孔子說“由也好勇過我”。我想孔子一定是一個勇敢的人,而孔子卻評價子路的勇敢超過了自己,所以子路一定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

子路也是好學並且勇於實踐的,子路經常問孔子一些問題,並且《論語》中說子路“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從這裏可以看出子路並不是死讀書的一個人,是積極的實踐的,對於不能及時實踐的知識並不希望聽到,因爲不能實踐聽到了會覺得內疚。

子路是一個直爽的人,一個非常自信的人,子路曾經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是一個絲毫不矯揉造作的人,一個非常率真的人。另外,子路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敢於頂撞孔子的弟子,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到起直爽的性格。

子路又是一個迂腐的人,這一點從子路之死就可以看到,明明知道自己去了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卻還是去送死,在其與敵人戰鬥的時候竟然看重君子的帽子,而不去關注君子的性命,死的那麼慘烈,讓人嘆息。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子路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人,是一個心裏不放事情的人,非常的勇敢,也非常的自信,有人說子路勇猛有餘但是智謀不足,這樣一個人對人對事總是非常的率直,做事情的時候往往不加以考慮,所以在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的時候孔子才建議其多聽一下父兄的意見纔可以行事,可以說孔子對子路還是非常瞭解的。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第3張

史書中記載了關於子路的這樣一件事,子路不假思索的說,一個有一千輛戰車的大國,夾在兩個強國之間,經常受到強國的攻擊,並且百姓又食不果腹,如果給我一個這樣的國家讓我去治理,那麼我只需要用三年的功夫就能夠使得這個國家的人民勇敢善戰,使得這個國家的人知道做人的道理。

從上面這則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子路性子是非常莽直的,說其自信也好,說其不謙虛也罷,總而言之,子路的理想是有一個國家可以治理,從這裏可以看出子路積極的入世精神,這是儒家積極進取的一種思想表現,是儒家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一種表現。子路表示自己不僅僅能夠治軍,還可以治民。從這裏可以看到子路是非常的直率的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想法絲毫不加以掩飾,作爲受到孔子器重的學生,我想子路一定是有着治理國家的能力的,所以說其這些語言是對自己的一個正確的判斷也是可以的。

  子路的死因是什麼

子路是勇猛的,也是伉直的,是豪爽的,也是仗義的,但是就其死因來說多少讓人覺得有點不值得,所以後世對於子路的評價是,子路多少有點有勇無謀,子路的形象可以說代表了當時的一大部分士,其死亡更是代表了當時士的死法,“士爲知己者死”。甚至是死亡的時候也不能違背君子之道,讓人感覺多少有點中了“君子”的毒。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第4張

《史記》中詳細的記載了子路的死亡。衛靈公的時候,衛靈公有一個妖冶的女人,與太子蒯聵有染,太子蒯聵害怕被誅殺,所以逃亡在外,於是衛靈公死了之後,蒯聵的兒子姬輒被擁立爲國君,就是衛出公,衛出公繼位後絲毫沒有將國君的位置讓給自己的父親的想法,並且對逃亡在外的父親沒有任何的表示。十二年後,蒯聵越想越覺得心理難以平衡,於是悄悄的回到衛國,與大夫孔悝一起發動政變,趕走了兒子衛出公。子路聽說了這件事非常的氣憤,於是趕去城裏要求國君不要用參與政變的孔悝,甚至在被拒絕後,要放火燒國君與孔悝站立的高臺,於是蒯聵讓石乞、壺黶攻擊子路,子路以一當二進行戰鬥,戰鬥中帽子的帶子被割斷,帽子掉在了地上,本來子路可以不管帽子繼續戰鬥,但是子路卻停止了戰鬥,彎腰撿起帽子,並且說:“君子死而冠不免。”因爲撿帽子,子路被殺死了,子路死後被砍成了肉泥,死的實在是太慘了。孔子聽說衛國發生了政變,哭道:“子路死矣!”可見對其學生是非常瞭解的。

子路的死有點不值得,所以我們覺得子路有點迂腐,如果說這就是子路追求的君子之道,那麼一定是君子之道害了他。

子路問成人解讀

子路是一個非常可愛的人,雖然心機不深,雖然稱不上是智勇雙全,但是子路勇敢豪爽,嚮往着君子之道,嚮往着做一個完美的人,但是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完美的人呢?子路自己並不是很清楚,或者是心裏有一個標準但是有點拿不準,所以子路去問自己的老師,於是就有了《論語》中的小故事《子路問成人》。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第5張

子路問老師孔子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完美的人呢?孔子總結說,一個完美的人需要具備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慾、卞莊子的勇敢和冉求的多才多藝,這樣的人才是完美的。但是完美的人也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只需要在看到錢財利益的時候能夠想到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不去退縮,甚至是不惜犧牲生命,約定的事情和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守信,能夠做到以上幾點的就可以稱爲一個完美的人了。

孔子在說到一個完美的人的時候並沒有採用遙不可及的標尺,而是將普通人完全能夠做到的一些標準作爲完美的人的定義,從這裏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非常的現實,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看那些標準是多麼容易做到,當看到金錢的時候,要想到這些錢拿了是不是不義之財,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就可以了,當出現危險的時候可以挺身而出,與人有約一定要守信,這些事情是多麼容易做到的啊,所以每個人在做到這些的時候都可以在心裏獎勵自己一下,我是一個完美的人了!多麼讓人開心!

 子路第十三譯文

《論語-子路》中一共包括三十篇孔子與弟子的言行,可以說包括了很多爲官、爲人之道,仔細讀來可以說是受益匪淺,其中很多的言語已經在現代社會成爲了固定的成語,可見儒家學說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時間磨礪不僅僅沒有褪色,而是更加的顯現出了其特有的魅力。  

孔子爲什麼要使子路取水試之 子路率爾而對曰什麼意思 第6張

《論語-子路》第十三篇中孔子只說了一句話:“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說如果自己的行爲品德比較端正的話,那麼管理政事就沒有什麼困難的,如果自己的行爲品德不能端正,那麼就沒有辦法去要求別人的行爲品德端正。我們現代人說“正人先正己”就是從這裏衍伸出來的。

孔子的這一主張是要求爲政者不僅僅要制定法律、準則,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做好這些行爲與準則,特別是老師,作爲老師教育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先使得自己是一個可以學習的榜樣,做到自己的品行端正,不然的話,就是紙上談兵,所說的那些道德理論就是海市蜃樓,讓學生懷疑老師的理論,那麼就會沒有任何的教育作用,甚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正人先正己,這是對爲政者的要求,也是孔子對自身的要求,更是孔子對自己的學生的要求,對於學生從政或者是從事任何職業的一種要求,可以說也是儒家的一個道德要求,儒家學說之所以被很多統治者推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