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什麼學說?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什麼學說?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譙國銍縣,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治書侍御史嵇昭之子。嵇康自幼聰穎,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衆。他博覽羣書,廣習諸藝,尤爲喜愛老莊學說。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爲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司馬氏掌權後,隱居不仕,拒絕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隸校尉鍾會構陷,而遭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什麼學說?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蹟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着巨大影響。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啓發。又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今有《嵇康集》傳世。

家族出身

嵇康生於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年),一作黃初四年(223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會稽上虞(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其曾祖父後爲躲避仇家,遷徙到譙國的銍縣,並改姓爲嵇。嵇康的父親嵇昭,官至治書侍御史。嵇康的兄長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從軍,後歷任太僕、揚州刺史、宗正等職。

恬靜無慾

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成人。他幼年聰穎,博覽羣書,學習各種技藝。成年後喜讀道家著作,身長七尺八寸,容止出衆,然不注重打扮。後迎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孫女長樂亭主爲妻,因而獲拜郎中,後任中散大夫。嵇康與長樂亭公主育有一兒一女(其子即嵇紹)。

嵇康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煉養性服食內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他讚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蹟,嚮往出世的生活,不願出仕爲官。

嵇康曾經遊于山澤採藥,得意之時,恍惚之間忘了回家。當時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認爲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見到隱士孫登,嵇康便跟他遨遊。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麼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啊?”嵇康又遇到隱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頭的精髓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餘下一半給嵇康,都凝結爲石頭。又在石室中見到一卷白絹寫的書,立即喊嵇康去取,而書就再也不見了。王烈於是感嘆道:“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啊!”

嵇康與阮籍等人共倡什麼學說?成爲“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第2張

堅拒出仕

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欲禮聘他爲幕府屬官,他跑到河東郡躲避徵辟。司隸校尉鍾會盛禮前去拜訪,遭到他的冷遇。同爲竹林七賢的山濤離開選官(尚書吏部郎)之職時,舉薦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堅決拒絕出仕。史稱“大將軍(指司馬昭)聞而怒焉”。嵇康對於司馬氏採取不合作態度,因此頗招司馬昭的忌恨。

廣陵絕響

景元四年(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嵇康的好友呂安的妻子徐氏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姦。呂安憤恨之下,欲狀告呂巽。嵇康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勸呂安不要揭發家醜,以保全門第清譽。但呂巽害怕報復,於是先發制人,反而誣告呂安不孝,使得呂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憤怒,出面爲呂安作證,因而觸怒了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進言,以陷害嵇康。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

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朝廷赦免他,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任教,他們的這些要求並沒有被同意。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陽的影子,知道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在要失傳了。”

(據傳,《廣陵散》並非嵇康獨作,而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爲一古人所贈)說完後,從容就戮,時年四十歲。海內的士人沒有不痛惜的,司馬昭不久後便意識到錯誤,但追悔莫及。東晉名士謝萬將其列爲“八賢”之一。袁宏在《名士傳》中也稱嵇康等七人爲“竹林名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