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華胥引·秋思》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華胥引·秋思》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華胥引·秋思

周邦彥 〔宋代〕

川原澄映,煙月冥濛,去舟如葉。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嗚軋。紅日三竿,醉頭扶起還怯。

離思相縈,漸看看、鬢絲堪鑷。舞衫歌扇,何人輕憐細閱。點檢從前恩愛,但鳳箋盈篋。愁剪燈花,夜來和淚雙疊。

譯文

《華胥引·秋思》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清澈的水流穿過廣闊的原野,與天光雲影共輝映,煙霧迷濛中,月色昏暗,遠舟像一片片樹葉漂在水面。長長的河岸邊是平順的沙洲,留宿於蒲葦叢中的大雁正在寒冷的秋水中覓食吞嚥。對着曉風嗚嗚鳴響,那是江樓上的孤角在吟唱秋意。酒後初醒,體軟頭暈,太陽已高高升起。

離別的思緒相互纏繞,仔細瞧瞧、兩鬢髮絲已不堪夾鑷。舞衫綢扇,品物依舊,可如今還有人來憐愛細看嗎?細數曾經的恩愛時光,只有書箱裏裝滿關於她的書信和詩箋。帶着愁容剪下燃盡的燈芯,昨夜淚眼與燭光相互映照。

賞析

此詞寫歌女秋思,由送別情人到訴離別之苦,詞意綿密,守託着一片深心。相思心切,霜染雙鬢,表現了歌女的執着愛情。川原望遠,秋月迷濛,道盡了天涯情味。

詞的上片抓住一個“秋”字,處處表現秋悲。遙遠的愛,悽切之情,逐一盡顯紙上。“川原澄映,煙月冥濛,去舟如葉。”一派秋涼景像!廣闊的原野,掩映在清澈的江面上;雲影秋月迷迷濛濛,灑下悽清的寒光。親愛的人已登船啓航。他就這樣走了,越行越遠,船兒變得像一小片樹葉漂向遙遠的地方。這裏表面上在寫景,實際是寫心境,寫難捨難分之情。

《華胥引·秋思》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長長的河岸邊是平順的沙洲,菖蒲已老,河水浸人,彷彿還留下大雁呷吃東西的聲音。再寫悽清之景,加強秋涼之感。“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鳴軋。”孤角,角即畫角,古樂器,用竹、木、皮或銅製成,外加彩繪,發音哀厲高亢。《玉臺新詠》梁簡文帝《和湘東王折楊柳》:“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這裏是說,又聽到孤獨的畫角奏出哀厲的調子,詠歎這悲涼的秋色。伴着清晨的秋風陣陣,發出嗚嗚的聲音。越寫秋涼秋悲,越加深情思。“紅日三竿,醉頭扶起還怯。”昨夜借酒澆愁,今朝醉意難醒。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了,腦子還昏昏沉沉,連擡起頭來都有幾分害羞。言愁之深,真像病了一樣,連牀都起不來了。

下片抓住一個“思”字,處處表現相思。憶舊日恩愛,相思伴着寂寞淚,相思愁得鬢髮白。秋思苦,入憔悴。

“離思相縈,漸看看、鬢絲堪鑷。”離別後的思念時縈心懷,一天天過去,漸漸地鬢髮變白,都已經可以拔下銀絲了。真個是憂愁催人老呀。“舞衫歌扇,何人輕憐細閱。”過去舞蹈穿的衣衫,歌唱用的綢扇,品物依舊,可如今哪裏還有人來憐愛細看呢?意思是,一個可憐的歌女,只有你曾經真心愛我,同情我,憐惜我。而今你已遠去他鄉,我就更孤獨無依了。“點檢從前恩愛,但風箋盈篋。”想起你,我翻開書箱,那裏有你用美麗的信箋寫來的滿滿一箱情書呵!它記錄着我們往日的恩愛, 撫慰着我這孤寂的心。“愁剪燈花, 夜來和淚雙疊。”然而愁思難消,獨坐在燭臺前,毫無睡意,越想越孤單,越思越悽切,止不住熱淚長流;傷心的淚水和蠟燭的淚,雙雙疊印在一起。人們常把蠟燭熔化稱爲流淚,孤苦的人和淚觀燭,更增傷悲;淚眼與淚燭映照,加深了相思和悽苦的描寫,確是妙筆。

全詞一氣呵成,從晚到早,又從早到晚,內在聯繫緊密;朝朝暮暮,相思無限,牽心掛腸。詞中景隨情轉,情依景移,哀婉妻切,動人心魄。走筆有如游龍,意味深厚。“川原”、“煙月”、“去舟”、“孤角”;“鬢絲”、“鳳箋”、“燈花”、“疊淚”,都連着秋思,堪稱絕構。詞家深得味外之味, 可說是寫別情的動人篇章。

創作背景

據清代詞學家黃蘇《蓼園詞選》記載,周邦彥晚年不願與蔡京奸黨合作,被逐出朝廷,由徽猷閣待制出知順昌府、處州等地,此詞或在順昌府、處州兩地寫成。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