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解悶十二首(其一)》杜甫所作,注滿了明媚和愉快

《解悶十二首(其一)》杜甫所作,注滿了明媚和愉快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他被後世譽爲“詩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杜甫所作的《解悶十二首》其一吧。

生活一地雞毛,磊落大志抵不過尋常消磨。歡樂今宵的後半夜,是圓睜雙眼的失眠。愉悅總是暫時的,長久光臨心間的,仍是孤單。

《解悶十二首》其一

【唐】杜甫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女得錢留白魚。

永泰元年(765年)夏春之交,杜甫再次離開成都,到達夔州(今重慶奉節)。在夔州居住將近2年,他的內心一直徘徊着,處於居留兩難的地步。這裏兩年的時間,對於詩人而言是難能可貴的,是其創作豐收的兩年,詩作達430多首。

《解悶十二首(其一)》杜甫所作,注滿了明媚和愉快

“草閣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飛初”,草閣,詩人居室;柴扉,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南朝樑範雲《贈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由此可見,貧窮其實一直沒有離開過詩人,直至終其一生。

簡陋的草房子,貧困的家庭條件,這些都改變不了詩人追求美好的心境,至少還有漫天星辰可以欣賞,陪伴度過漫漫長夜;夜色深沉,江面之上黑漆漆一片,什麼都看不到,只可以聽到浪花翻滾的聲響,有迸濺的水沫飄灑,使人懷想到雨水飛散的初始。

詩人擇其要領,取近景,眺遠觀,一一描繪,如在眼前。所居之處,“草閣”之陋,盡顯貧困久矣;所看之闊,“翻江”之興,昭示心悶大哉。無論是“柴扉星散”,抑或是“江黑雨飛”,都透露着詩人的彷徨無助之感,以及漂泊不定之鬱。他的心,始終都是忐忑不安的。

《解悶十二首(其一)》杜甫所作,注滿了明媚和愉快 第2張

“山禽引子哺紅果,溪女得錢留白魚”,山禽,山中之鳥,南朝陳張正見《陪衡陽王遊耆閣寺》詩:“秋窗被旅葛,夏戶響山禽。”引子,帶領着雛鳥。溪女,有人作“溪友”,簡直莫名其妙,不通。留,給,當時口語,杜甫詩中“留”字多是此意思。

山中的鳥兒將妻挈子,成羣結隊,自由自在,飛翔在崇山峻嶺之間,降落在果樹上,啄食着成熟的果子;山中溪水潺潺流淌,村女四處輾轉,起勁打撈着魚兒,可以換取些微銅錢,賴以養家餬口。

詩人由前面兩句潑墨似的手法,忽然轉變成爲工筆畫法,精雕細琢着“山禽食果圖”及“溪女撈魚圖”,兩幅畫面行雲流水般展示在衆人面前,生動活潑。在細微之處見功夫,“山禽引子”見其伴侶,“溪女得錢”,隱其窮愁。詩人之缺失,字句中多可見。

《解悶十二首(其一)》杜甫所作,注滿了明媚和愉快 第3張

此詩一二句對仗,三四名亦對仗,似乎成爲老杜慣常手法,不由令人想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來。杜甫善於在無意之內隱其精神,若多注重其詩作上的形式,則過於浮淺。雕詞琢句,不是詩人目的,只是表現手段,愈工整,愈耗工夫,亦因此更顯詩人之苦悶矣。不可對人言,只好專注於詩句。

然而詩人終究不是尋常的,他一直圍繞着“解悶”二字而定。前面兩句,首重在於一個“悶”字,不管是“柴扉星散”,貧中多困,還是“江黑雨飛”,愁裏帶苦,都離不開心門鬱結成“悶”;結尾兩句,則注目在一個“解”字,“引子哺紅果”和“得錢留白魚”,無不是抱着悠閒心態,以眼前景釋心中情。

杜甫給人的形象似乎總是愁眉苦臉的,其實誤解於其流傳甚廣的名篇佳作之中,如“三別”、“三吏”之“詩史”當然是沉重大於歡悅之情,然而其生活安定之時的明快,如“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也是注滿着明媚和愉快的。

畢竟,滿腔家國情懷的大詩人杜甫,對生活一直充滿着朝氣蓬勃的深愛,從來不曾放棄對美和愛的追求。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