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論語》述而篇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論語》述而篇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論語》述而篇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述而篇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閒居在家裏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閒自在。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孔子說:“以道爲志向,以德爲根據,以仁爲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說:“只要自願拿着十餘乾肉爲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孔子在這一天爲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幹;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論語》述而篇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2張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冉有曰:“夫子爲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爲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雅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