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成語典故 >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陳勝吳廣,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陳勝吳廣,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衆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揭竿而起的歷史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揭竿而起,意思是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出自《過秦論》,指的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事件。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陳勝吳廣,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徵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賦稅、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着趕路,怕誤了日期。因爲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勝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裏離漁陽有幾千裏遠,怎麼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勝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着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陳勝吳廣,關於它有什麼歷史典故? 第2張

於是陳勝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

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勝、吳廣爲首領,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佔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臨近的農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勝被擁戴爲“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

但是因爲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一,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

陳勝從謀劃起義,到稱王立國,再到兵敗被害,前後不過半年時間,但他點燃的反秦烈火燒紅了大半個中國。“陳勝雖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進行反秦鬥爭。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鉅鹿大敗秦軍主力。於此同時,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主峯西南。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爲“隱王”,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並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